商铺卖不动了何去何从(25平米商铺适合做点什么)
商铺更高楼层 商铺老是卖不动怎么办?那就拿来做点别的
要说一个地产项目里哪种指标是最难啃的骨头,大部分操盘手恐怕都得指向商业指标。商铺的市场需求量这几年比较低迷,但却通常有着全盘更高的单价,走货相当困难。
明源君与一批营销操盘手聊过,都表示即使是好地段、好项目,能卖动的大多也是一楼的街铺。二楼再往上的商业指标简直如一潭死水,变着花样卖也卖不动,连自持运营都有很大问题…
但不遂人愿的是,近年来无论招拍挂还是旧改项目,商业指标的占比都在提高,有些一线城市项目的商业占比甚至达到25%以上!作为当地 来说,出发点是希望借助商业空间的发展来带动经济活力、为人居服务。
愿望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天量“有价无市”的指标积压在手,开发商心里的苦只有自己知道…卖又卖不动、自持又难以经营,难怪业内总是谈“商”色变!
在和商业指标死磕的过程中,操盘团队也逐渐摸索出了许多的应对手法。今天明源君就整理了几种主流的产品突破方式,看看各地是如何解决商业指标的转换和去化问题的。
设计复合式街区商业Block
激活商业形态,创造更优的经营条件
商业指标“过剩”时做强排通常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全部堆到街口的集中式商业里去,二是均匀铺在外围的裙楼上。但对于商业运营能力较弱的房企,这两个选择其实都不是好事。
如果集中式商业体量过大,可回现货值瞬间降低,自持经营的压力也会大幅增加。对于小规模的房企来说,整个项目的账可能都算不过来。
而如果街铺楼层铺得太高,上到了2、3层甚至是4层,那营销团队的压力就真的是太大了。2层及以上的商铺卖不卖的动不说,价格折损率也会是一层的一半以上!
面对这种尴尬抉择,有些项目选择了第三条路,就是改变商业形态,引进内街、开辟动线,设计出BLOCK式的复合商业街区。
比如仁恒置业位于深圳沙井的一个综合体项目,就规划了一个街区式的商业体。他们没有用加高街铺的做法,而是将塔楼让到地块外围,将中心区域腾出来,给予商业体块更大的铺排空间。
这个街区中规划了口袋广场、BOX盒子式街角主力店以及连接4个地块的环状内街动线。成功开辟出了更长的沿街界面和灵活的商业流线,增加了街铺数量,也激活了社区内外人流进入商业区的机会!
△仁恒深圳项目鸟瞰图(图片来源官方公众号)
在商业指标较多的情况下,项目选择只在街区中心位置局部加高商业楼层,将更多2层以上指标布置在BOX主力店的周边。这样能够在街区中心形成数个“迷你mall”,在业态主题的规划上会更加灵活 。
△仁恒深圳项目商业街区效果图(图片来源官方公众号)
他们还在空中规划出连廊,增加2、3层店铺的外摆空间并提高其可达性和昭示性,更大限度地提升这些高层铺位的人流触点。
△仁恒深圳项目商业鸟瞰图(图片来源官方公众号)
还有一个更加彻底的商业街区规划案例,是位于深圳福田的深业上城。这个项目生生创造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商业小镇”!他们将大量的商业指标设计为许多个2-3层高的小独栋,散落排列在塔楼围合而成的平台之上。
△深圳深业上城商业小镇鸟瞰图(图片来源官方公众号)
看似无序、散漫的小镇动线和四处可见的连廊、梯级,为访客制造出了一种小镇漫游的惬意体验。
独立的商业体块中引入了多个主力店,集中了大量文创+休闲类业态,使得整个街镇在商业的基础上,披上了一层艺文气质,成为城市中一个知名的休闲去处和网红打卡地。
△深圳深业上城商业小镇实景(图片来源官方公众号)
街区式商业Block是一种注重消费体验、场景沉浸的商业形态,能够将工作、生活、社交与消费等多个场景进行整合。
这种规划手法也是解决大体量商业指标的好 ,且非常适合发展品位消费、享乐消费业态,在发达城市、城市中心区域值得尝试。
但需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街区式商业是开放式空间,对风雨及寒冷天气适应性差。这类形态相对更适合在南方城市,或四季分明的城市应用。
二是此类商业形态对于商业运营能力、业态规划和招商方向把控的水平都有比较高的要求。能找准适合此类商业形态的招商定位,才能真正实现它的价值!
↑更多地产干货请关注↑
商业转为LOFT公寓或精品酒店
经营方式灵活多变!
商改公寓是许多房企喜欢采用的指标转换方式,其有两个显而易见的好处
1、改公寓后户型具有居住性质,也能以较低的总价入市,受到小投资客的青睐。在一线城市更是经常出现抢货场面,堪称商业指标的救星;
2、商业指标具有难以替代的层高优势,能做出更敞阔、宜居的LOFT空间,溢价能力直接盖过普通公寓和办公,从难以去化的硬骨头摇身一变成为明星产品。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益处。商业改公寓无论是在建筑形态还是经营方式上,都更加灵活。
在建筑规划方面,指标既可以铺在裙楼,也可以作为一个建筑单体;经营方面既可以销售、也可以自持运营,还可以引进酒管集团或长租公寓品牌长期合作。
在多种有利预期的加持下,商改公寓的路子是房企走得最多的,主要实现方式有3种!
一、商业指标集中布置于独立建筑
将部分商业指标集中在独立的一栋建筑内,形成约10层以内的独立商业公寓楼,内部户型可以全部规划为约中小户型的LOFT产品。
这么做的好处是与其他业态互不干扰、便于管理,户型能像一般住宅一样享受一定的景观视野,也利于运营品牌的独立引进。
这种单体建筑的设计形态更受酒管集团的青睐,有机会作为精品酒店甚至四星级酒店进行运营管理。那么不仅对于业主有机会做到返租承诺、促进销售,也可以同步提升项目的整盘形象。
但这种方式前提是用地条件相对宽松,而且必须遵照商业设计规范,公摊面积是比较大的。这种手法也存在一定的报建风险,因为部分地区相关部门已经禁止了商业类公寓产品。
二、商业指标集中于塔楼低区
在用地空间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将需要改造的商业指标排布在办公或公寓塔楼的低区,也是比较常见的做法。
这么做户型同样能够享受一定的景观视野,因为排布比较集中,也可以作为独立的长租公寓或酒店来经营,处理相对灵活。
三、商业指标沿商铺裙楼叠铺
商业指标实在太多、用地又紧张的情况下,那就不得不沿着商铺的裙楼往上铺了。通常按照不同地块的形状,会出现一字、U型、L型甚至是回字形的铺排形态。
△华南某项目商业指标叠铺于裙楼
这样的的排布形态容易产生大量的走道,品质感不如前两类。如果不得已采用回字形排布还可能出现暗房的情况,需要预留天井解决采光的问题。
商业升级为商墅,整合商务+居住功能
抓牢改善客群与商务客!
商墅目前还是相对小众的改造方式,毕竟其高企的总价和市场风险摆在这里,地产项目对待这类产品是非常谨慎的。但市场发展至今,商墅的优势也已经逐渐显现出来。主要益处有3点
1、在别墅用地逐渐退出行业视野的时候,市场中的改善型置业客群却在逐年增加。商业指标有机会做出“类别墅”的产品,这是对高端改善型产品线的一种有力补充;
2、商墅的设计可以做到和一般住宅别墅一样,给予业主大量的赠送面积,而价格却通常比住宅别墅低,且不占用购房名额,对于多次置业的改善型客户来说是具有性价比的选择;
3、商墅层高优势明显、内部空间规划灵活,且立面能够做出更多个性化设计。这对于企业客户而言,不仅功能更复合实用,且独门独院的空间也更利于彰显企业形象,还比城市中心的高端写字楼投资门槛更低。
商墅的潜在客群类型相对广泛,溢价能力也在一般商改公寓之上。许多既有指标转换需求,又不甘心放弃溢价机会的项目,纷纷开始深挖商墅的价值和可行性。商墅在形态设计上通常有2种方式
1、在用地空间相对宽裕的情况下,可以将商业指标规划为独立的商墅建筑群,每一栋都由一层地面独立入户。位于深圳前海的万科企业公馆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整个项目规划了30多栋独栋商墅,作为企业会馆、办公场所运营。
△万科前海企业公馆(图片来源万科前海国际会议中心)
2、在用地空间比较紧凑时,无法规划独立的商墅建筑,那么也可以在商业裙楼之上设置商墅。首创置业位于华南的某项目,就将商墅放在两层商业裙楼之上,一共规划了8个双层独栋商墅,并赠送了屋顶花园等空间。
△首创华南项目效果图(图片来源首创置业)
,商墅能够利用商业指标独特的层高标准,来做出更加灵活的空间安排。比如在裙楼2-3楼布置商墅产品,在后期可以利用5.4米的商业层高,将10.8米的两层空间改造为层高3.6米的三层商墅!
改造后还能创造出屋顶花园和入户小院的赠送空间,实现产品附加值的更大化,尽可能地提升这部分指标的溢价能力。
对于商墅产品,目前还未有明确监管行为出现,在规划和报建上较商改公寓更易实现。其主要难点在于受地块条件影响很大,并且在宣传上也需要注意规避居住功能的口径。
很多时候各地 对于地块指标的想法和安排,往往决定了一个项目的成败。尤其商办类指标的占比越来越高,虽然出发点是站在城市服务的角度,市场现状常常与愿望相悖,极大地考验着操盘团队的应对能力。
商业指标虽然是硬骨头,但在产品形态层面仍然有许多突破的办法。拿到大量商业指标的时候,不必之一时间被吓退,而是要看到更多的产品组合可能性。能够积极应对任何指标条件的操盘手,一定会比其他同行走得更远!
25平米商铺适合做点什么 商铺租不出去又卖不掉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