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杂拌的家常做法(烧杂拌徐州)
烧皮肚的做法 烧杂拌
烧杂拌为声名显赫的传统名菜,也是徐州地区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佳肴。它会让你享受无上口福的,感受到日子的和美与滋润。
烧杂拌之由来与烹饪祖师彭祖有关,至今已有四千年的历史。相传彭祖八百岁时,子孙们为他做寿,当时暴雨不断,无法购买食物。这时,彭祖想起家里有采来的竹笋、山菌、鸡蛋、猪蹄筋,还有园子里的蔬菜,于是他把这些食材混在一起烹制,取名全家福,寓有家人安详、和睦、美满之意。此菜经后人改良创新,取名为烧杂拌,并在民间流传开来,一直“烧”到今天。
烧杂拌的食材复杂多样,有皮肚、蹄筋、海参、红丸、白丸、笋片、木耳、腐竹、鹌鹑蛋、鸡蛋皮、鸡蛋卷、豆腐泡、青菜心、西红柿等,中间许多食材均可替换,唯有皮肚、红白丸及高汤是必需的。烹制前,先把诸多食材泡好洗净,或切成片或切成丝待用。皮肚、丸子等主菜以外,一锅纯正的高汤也是确保其色美味鲜的前提,讲究的是用鸡骨、鱼骨、猪骨混煮,最起码要用圆骨熬煮。
烹制时,先用油把花椒、大茴、葱段、姜片炸出香味,加入高汤煮出味道,用漏勺打出,按顺序依次投入食材烩烧,像青菜心等容易熟的食材后放,然后勾芡,烧开即可。淋点麻油,撒上香菜,一盆色形味俱美的烧杂拌即可上桌。因配料杂,其味道也有些复杂,然杂则杂也,特色却鲜明,热热的,辣辣的。这辣,不是辣椒的辣,而是胡椒粉的辣,别有一番滋味。
古人吃菜讲究器皿雅洁,汤汤水水要一目了然。烧杂拌则是反其道行之,讲究的是五味杂陈、各显神通,讲究的是醇厚质朴、汤浓味美。杂拌所取的食材可随心所欲,爱吃什么就加什么。正是那种热气腾腾、黏稠浓烈的味道,更能 人的食肠,让人情不自禁一勺一筷地大快朵颐,尤其是那浓浓的胡椒粉味让人的胃暖暖的,即使外面寒风刺骨,整个身子也是暖的。
千年来,烧杂拌一直是餐桌上的招牌菜,在民间的红白喜事上,更是被作为头菜推出。若是红事,掌勺的大厨要在上面放些“红意思”,如一片西红柿或一块山楂糕,结婚的雕成双喜,过寿的刻成寿字,象征着红火、吉利、喜庆。有主角落座的那一桌,待烧杂拌上桌后,要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喜钱放到长盘里,让端盘者端给厨房里的师傅。钱数随意,主要是对掌勺师傅的慰问以及对其厨艺的认可和感谢。
在村子里,每逢红白喜事,炉灶支起来后,掌勺大厨开火的之一件事是烹制皮肚,为烧制杂拌做好准备。先将风干的猪皮洗净晾干,用温油泡软,慢慢浸透,露出小泡即捞出,再将油大火加热,将晾干的皮肚往热油锅里一放,“滋啦”一声,皮肚就起来了。然后,将其放入温水中,用食用碱水浸泡,再将残留的油花冲洗出来,以保证皮肚口感丝滑,且汤汁饱满。
烧杂拌并非宴席专用,也是寻常人家常吃的美味,有汤有菜,荤素搭配,爽滑鲜美,实乃为老少皆宜之良物!过年过节,家人团聚,凉菜、炒菜边喝边叙,等到热火朝天时,定会端上一大盆烧杂拌,团聚亦跟着热气腾腾的烧杂拌进入佳境,欢笑声四起。印象中,我家过年的压轴菜就是烧杂拌。每一次,母亲都要烧上一大盆,每一次,都一扫而尽,不剩一点儿汤水。
烧杂拌是家喻户晓的全家福菜,菜市场无论大小,都有专门的食品柜出售,食材亦五花八样,除了皮肚、海参、蹄筋、腐竹、笋片、木耳等,都是提前发好的,牛肉丸、猪肉丸、鱼丸等都是现场汆制,货真价实。,大骨汤、香菜之类的,店家通通配好,可按自己的喜好随意挑选,拿回家后,开火一煮,再调个味,就可以吃了,简单省事,可口又美味,又被人戏称为“懒人菜”。
烧杂拌,体现了中华饮食文化丰富多彩的特色。如今,这道炖在一起的“全家福”,已成了百姓饭桌上的常客,它热气腾腾地端坐在宴席中央,氤氲缭绕中,让人在恍惚中回忆起曾经的美好与快乐,且开胃、养人、暖身,三美兼之,何乐而不为呢?(吕峰)
烧杂拌徐州 烧杂拌需要放什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