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过冬至的讲究(冬至的习俗和讲究)

生活常识 2023-05-14 20:35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炒新不炒旧炒大不炒小什么意思 家乡过冬至的讲究

饺子(网图,侵删)

眼看就冬至了,就想说道说道家乡过冬至的讲究——炒冬和熬冬。

小时候,那是真冻,穿戴不好也不合身,大的穿过小的穿,不是长一片就是短一扇,虽有件合身的,也不知甚时候扯烂了,就那么凑合着穿,空心子穿袄子,顺着脖子肚皮贯风,从头顶冷到脚底。抱着膀子往阳崖跟跟跑,往避风湾湾钻,忽腥打扇,突鼻囊桑,谁也不会笑话谁,都就那个憨样。

滚铁环(网图,侵删)

冷危了,就疯跑二杠,就滚铁环,就砍棒,就搧元宝,既暖了身子,也红火热闹了。再不行就打野火,既是取暖,也能煸豆豆。大多是偷着煸豆豆,只有到了冬至这一天才名正言顺,而且大人亲自操办,美其名曰炒冬。

网图,侵删。

炒冬也叫炒百足虫,炒黄豆、炒套黍、炒麦子、炒麻子,凡是能炒的都炒,各家也只是炒一样两样的,意思是冬至炒一炒,来年好一好。

奶奶很会讲究,她只炒玉米豆豆,但比我们煸的豆豆好吃得多。她用的玉米是专门种的小玉米,白粒的,棒子小,日月小,产量也少,嫩的时候煮着吃很甜,老了就用来炒豆豆。

太阳冒华,就到阳崖上取回黄土圪垯,捣碎,用旧箩子筛出细土,倒在铁锅里。

铁锅炒豆豆(截频,侵删)

再用石块支一个临时的灶火,把锅放好,架上柴火,先把土炒热。

倒上半碗玉米炒,用两根筷子一样的棍子扒拉,噼里啪啦,一会儿就煸成玉米花了,用笊篱捞出来,放在簸萁里,接着再炒,一会儿炒上一两升生玉米。这是年年冬至要做的事情。

炒完了,就给我们姊妹几个分上一两把,装进裤兜或袄口袋,剩下的就抬起来了。我们常常吃不够,先吃花花,后吃哑豆豆,那时觉得哑豆豆才好吃,有玉米的清香,也耐嚼,而且越嚼越香。

到了晚上,一家大小没事了,说着家长里短,吃着炒豆,就算是过冬至了。,大人们是象征性地吃一点点,好像不爱吃似的,后来都成了我们的零食。

炖骨头(网图,侵删)

其实,我们老家还有熬冬的说法。冬至这一天,家家户户收拾羊脑、羊蹄、羊骨头,放上调料一锅煮,锅里格腾腾地冒着大气,我们着急地等,好像一晚上也煮不熟似的,瞌睡得迷迷糊糊,才能啃上骨什,吃不了两口就睡着了,这就是熬冬饭,意思是冬至熬一熬,来年好一好。

冬至是头九,两手藏袖口。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正式进入冬季,所谓数九寒冬,其实不会冻那么久,而是有数的几天罢了。谚语说得好,“头九二九,冰上行走;三九四九,拦门叫狗;五九六九,水到浮头七九八九,沿河看柳;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

所谓的“数伏数寒,数九数暖”,说的就是数伏是越数天气就越冷,数九是越数天气越暖。

虽说冬天有九十天那么长,最冷也就是三九四九,二十来天,但太阳下来,人们还是该干甚干甚,一点事也不耽误的。

娃娃们突着鼻子,猫着腰子,照样东跑西奔,无所畏惧。

饺子(网图,侵删)

更流行的,是冬至吃饺子,说怕冻耳朵,所谓“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现在的人,在家有暖气,出门坐汽车,即使走在路上,头裹围巾,身穿皮草,冻是冻不着,但讲究还是要有的,也只有吃饺子还算是地道的。

炒豆豆变成了爆米花,熬骨头变成了大排骨。好吃,干净,但尝不到炒豆上的干土香,闻不到煮骨什的蒸汽味,幸福得似乎缺少了底蕴。

冬至的习俗和讲究 过冬至的讲究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