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县级城市地名(湖南各地州市的地名代表什么)

生活常识 2023-05-14 20:35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k996是临时火车还是常久火车 湖南省县级城市地名由来及命名方式

长沙市

芙蓉区1933年设城东区,1952年改设东区,1996年改现名;因湖南古称芙蓉国,毛主席曾有“芙蓉国里尽朝晖”的名句得名

天心区1933年设城南区,1952年改南区,1996年改现名,以境内天心阁得名;阁因《尚书》“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得名

岳麓区1933年设城西区,1952年改西区,1996年改现名;因境内岳麓山(麓山、灵麓峰)得名;据南北朝《南岳记》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因名岳麓山

开福区1933年设城北区,1951年改北区,1996年改现名;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以境内有古开福寺得名

雨花区1996年由郊区更名;因区境南部雨花亭得名,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因雨花亭得名

望城区1951年长沙县析置望城县,以县人民 驻今岳麓区麓望城坡得名,据《中国地名辞源》望城指遥望长沙城;2011年6月设区

宁乡市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长沙县玉潭镇析置宁乡县,县名取其民安宁、乡土安宁之意;另据《汉书》孔永封宁乡国为食邑,以故国为名;2017年4月设市

浏阳市东汉建安年间临湘县北境析置浏阳县,因县南浏阳水(浏水、浏川河、浏渭河)为名;据《中国地名辞源》古称浏水,可能因刘姓得名,三国吴置刘阳县,东晋改为浏阳县,以地处浏水之北得名;河名随县名称浏阳河;1993年1月设市

长沙县隋开皇九年(589)临湘县更名长沙县;据《东方朔记》南郡有万里沙祠,自湘川至东莱,地可万里,故曰长沙;另据张谓《长沙风土碑铭并序》称长沙以星得名;另据《通典》轸旁有小星名长沙,应其地而名

株洲市

天元区1997年由株洲县、郊区析置;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以境内天台山和园艺场取首字连缀并谐音得名

芦淞区1969年设株洲市南区,1997年改现名,因境内芦淞桥得名;另说以芦淞路得名,据《株洲市南区志》公路建成后,组织修桥的庄权,颇感于卢沟桥事变和淞沪会战爆发,遂命名为芦(卢)淞路,以纪念中国军民抗击日军入侵

荷塘区1997年由株洲市东区改为现名,因 驻地得名,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因境内有清咸丰年间所建驿站荷塘铺得名

石峰区1997年由株洲市北区更名,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因境内有石峰公园得名,因公园西濒临湘江有海拔167米的石峰头,园内峰峦起伏,石脉嶙峋,故名

渌口区1965年株洲市析出株洲县,县以市名;2018年6月设区,以其地处渌水汇注湘江处,故名

攸县西汉高祖五年 (前202) 始设攸县,因县北有攸溪(攸水、伯水)得名;据《水经注》:县北带攸溪,盖即溪以名县也

茶陵县西汉高祖五年(前202)置茶陵县,县以山名,因县在茶山之阴,山因产茶得名;一说县东北有景阳山(茶山),以多生茶茗,故名;一说洣水自酃入,亦曰茶陵江,相传炎帝葬于茶山之野即此,县以江名;另据唐陆羽《茶经》茶陵者,所谓陵谷生茶茗焉;又说西汉荼陵县,设治今县东北荼王城,以陵谷为名;后改现名

炎陵县南宋嘉定四年(1211)茶陵县析置酃县,以酃湖(零湖)为名,据《水经注》县东有酃湖可酿酒,故名;或说取西汉所设古酃县为名;1994年以境内有名胜炎帝陵而改现名

醴陵市1985年由醴陵县改设,市沿县名,县北有陵,陵上有井,涌泉如醴(醴泉),因以名县;另据《史记》汉高后四年,封越以醴陵国为食邑,东汉初临湘县析置醴陵县,乃以故国名


湘潭市

雨湖区1980年由河西区析置,因境内雨湖得名;据《潭城史迹》相传约六百年前明吉王三世偕徐妃春游于此,途中遇雨,见雨滴荷钱,千万珠跳,感景而命名;另说雨湖地势低洼,积雨成湖,故名

岳塘区1954年设下摄司区,1963年更名岳塘区;因辖区内有两口相连的大塘名为岳塘得名,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因境内岳塘得名

湘乡市东汉始设湘乡县,1986年设市;市沿县名,县以湘江得名,另据《郡县释名》县以在湖水之乡,故名;又据《元和郡县志》湘乡县本汉湘南县之湘乡,东汉立为县,因乡得名

韶山市1990年由湘潭市韶山区改设,因韶山得名,相传虞舜南巡经此,演奏韶乐,因名韶山;据《嘉庆重修一统志》相传舜南巡时奏韶乐于此,因名

湘潭县据《中国地名辞源》沿用始立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是湘潭县之名,以攸县界的阴山潭为名;一说认为因湘江之最深处的昭潭得名,因其靠近东晋南朝湘州治所而被称为湘州潭;又说县有玉山,潭水所出,县界于湘水、潭水之间,故名


衡阳市

雁峰区2001年4月由城南区更名,因境内南岳衡山72峰之首的回雁峰而得名,相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或谓峰势如雁之回旋得名;另据《中国历史大辞典》峰势如雁之回旋,故名

石鼓区2001年4月由城北区更名,因境内石鼓山(石鼓嘴)得名;山因形如鼓而得名,另说湘江浪击石崖,声若鼓鸣而称石鼓;据《水经注》山势青圆,正类其豉,山体纯石无土,故以状得名

珠晖区2001年4月由江东区改设,因境内珠晖塔得名,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以地处茶山坳镇拜亭山上珠晖塔得名;塔为与湘江西岸来雁塔互相平衡,协力压住河床深处的一根金扁担而建,有积珠玉放光辉之意

蒸湘区2001年4月由郊区更名,因湘水向东北流经衡阳北与蒸水(草河、承水、烝水、沙江)汇合,称蒸湘得名;据《徐霞客游记》: 谓之蒸者,以水气如蒸也;相传洞庭湖中的君山,为舜帝之妃湘君所游之处,且湘君又是湘江水神,故名湘江或湘水;另说湘在古越语中意为象;因流经地区的古越人曾以象为图腾得名

南岳区1984年由衡山县析置,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因衡山古称南岳得名

衡阳县隋开皇九年(589)由临蒸县、新城县、重安县合置,因县在衡山之南得名;据《舆地纪胜》衡州衡阳自隋始为州,以其居衡山之阳,故名

衡南县清乾隆二十年(1755)衡阳县析出清泉县,因清泉山得名;1912年并入衡阳县,1952年衡阳县析原清泉县地设县, 因在衡山之南得名

衡山县三国吴太平二年(257)湘南县析置衡阳县;西晋永熙元年(290)改衡山县,后存废频繁 ,1953年由衡阳县析置;以境内衡山(岣嵝山、虎山)为名;另说因在衡山和衡阳县南,故名;山以其宿当翼、轸,度应机、衡,故名;又据《今县释名》西北衡山,是为南岳,山如车盖及衡轭之形,故名;或谓衡山者,朱陵之灵台,太虚之宝洞,上承翼珍,钤总万物,故名衡山

衡东县1966年1月由衡山县湘江以东析置, 以其境在衡山之东得名,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以在衡山之东,故名

祁东县1952年9月由祁阳县东北析置,以在祁山之东得名;另说因县境内区域大部分位于祁阳县之东故名

耒阳市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置耒县,因耒水在县东为名;西汉高祖五年(前202)改耒阳县,因在耒水(洡水)之阳得名;另说因县治处于耒水之阳得名;1986年设市;据《中国地名辞源》耒水上游湍急,自城关往下河道弯曲,故名;耒为耕具曲柄,此借喻河流的弯曲

常宁市三国吴析耒阳县置新宁县,据《今县释名》吴分耒阳置新平县,刘宋因蛮寇止息,遂号新宁;天宝元年(742年)改名常宁县,取义常久安宁,为意愿地名;1996年11月设市


邵阳市

双清区1997年8月由东区更名,因宝庆十二景之双清览胜点缀其间而得名

大祥区1997年8月由西区改名,区境内大祥坪得名,旧称打枪坪,为练枪和枪杀犯人的场所;解放后成为邵阳市体育场,取其谐音,寄予其美好的愿望更名为大祥坪

北塔区1951年置郊区,1997年8月改现名,缘于资江北岸的北塔得名

新邵县1952年由邵阳、新化县析置,以二县首字得名,据《中国地名辞源》取新化和邵阳二县首字为名

邵阳县西汉初置昭陵县,元始五年(5)县东南境为昭阳侯国;三国吴改昭阳县;西晋初避司马昭讳改昭为邵;1913年改宝庆县,1926年复称邵阳县;昔时城居邵水北,故名邵阳;另据《元和郡县志》在邵水之阳,故名

隆回县1947年由邵阳县析置,因基本辖明洪武年间设置所置隆回巡检司地域(治隆回市,今寺门前),故沿用隆回之名;另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因隆回乡命名

洞口县1951年武冈县析出雪峰办事处,同年改洞口办事处,1952年设;因县治在洞口镇得名,据清朝戴宗槐《洞口记》洞口以双壁对峙地貌得名;另说以名胜洞口潭得名;平溪江斩断雪峰山形成峡谷,相传峡谷为悬崖覆盖,江水穿洞而去,至此形成深潭,故名

绥宁县北宋崇宁二年(1103)朝廷派军队对飞山蛮实行剿抚并用,复置莳竹县并更名绥宁县,寓绥之以宁、安抚太平之之意;据《中国地名辞源》县名取义安定

新宁县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由武冈县析置,因朝廷平定当地蛮夷,以新近安宁之意得名;或谓取“绥定之后,不可不有新之宁之”之意;另据《今县释名》:县境邻接蛮猺,有新寨水自县西来,似因新寨水得名,又寓安宁之意

城步苗族自治县明弘治十七年(1504)武冈州之城步巡检司改设城步县,1956年设自治县;因城步砦而得名;据清同治《城步县志》城步在宋即有城步寨,步者水陆凑会之名,城者言有故城也

武冈市三国吴宝鼎元年 (266) 都梁县改武冈县(另说西汉初设县),因武冈山(都梁山)为名,据《水经·资水注》县左右二冈对峙,重阻齐秀,间可二里,旧传后汉伐五溪蛮,蛮保此冈,故曰武冈,县即其称焉;另说东汉桓帝元嘉元年(151)武陵人詹山起义,詹山撤出都梁城后,来到西北都梁山,据此加强武力严防死守而更名武冈山;或传宣和年间吕洞宾经此,见山城物产丰富,风景秀美,在石壁上写下止戈两个大字,止戈合为武字,联想起周围起伏的山岗得名;1994年2月设市

邵东市1952年邵阳县析置邵东县,因原为邵阳县东部地域得名;另说因位于邵阳县东和邵水之东得名;又据《中国地名辞源》因在邵阳市东,故名;2019年7月设市


岳阳市

岳阳楼区1996年4月由南区与郊区合置,因境内有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得名;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以境内岳阳楼命名

云溪区1984年临湘县析置岳阳市北区,1996年改现名,因 驻云溪镇得名;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境内有新桥溪,两岸山峦重叠,云雾缭绕,又名云溪

君山区 1996年设区,因境内有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君山岛得名,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因境内君山岛得名,相传君山岛为舜妃湘君游处故名;另说秦始皇南巡泊此故名

湘阴县南朝宋元徽二年(474)由罗县、益阳县、湘西县析置,因湘江在县治西南,故名;另说以居湘水之阴得名,据《中国地名辞源》以地处湘江之南得名

岳阳县南朝梁置岳阳县,故城在今湘阴县南,以县治位于天岳山(幕阜山)之南得名;1913年由巴陵县更名,据《舆地纪胜》谓幕阜山,亦称天岳,地居其阳,故名

华容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安南县更名华容县,袭汉代华容县之名,取古华容城以名之,为华丽的容城之意;另说县北有华阳江、西涌水,皆东南入洞庭湖,县以江名;又据《中国地名辞源》由章华台和容城两者首字得名

平江县唐景龙元年(707)湘阴县析置昌江县,因昌江河得名;五代唐同光年间因避讳而改县名;以诸水合流无奔溃得名;另说以“县治周围地势平坦,江水至此平静无波”得名;据《郡县释名》昌江、纯江诸水合流,至此无奔溃,始平而入江,故曰平江

汨罗市1966年湘阴县析置汨罗县,1987年设市,市沿县名;以汨罗江得名;另说因境内有汨水、罗水会合,其下游名汨罗江,因以得名;据《史记集解》引应劭曰汨水在罗,故曰汨罗也,或谓因有汨、罗两水相汇得名

临湘市北宋淳化五年(994)设王朝县,至道二年(996)改临湘县,因湘江在县西,故名;以滨三湘名,或云临湘古长沙县名,宋袭其名;另据《中国地名辞源》以地临湘江得名


常德市

武陵区1988年4月由县级常德市改设,因武陵山脉止于境内得名,武陵之名最早见于春秋时楚国灭庸国而设武陵县,源于今湖北省竹山县的武陵河(堵河)

鼎城区1988年由常德县改设,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以昔之常德县城于宋代曾为鼎州治所,有鼎城之称,因名;另说在沅水、澧水汇合处有鼎水,昔有神鼎出乎其间得名

安乡县隋开皇九年(589)设县,县境左挹洞庭,右接兰澧,取“洞庭、兰澧诸水各安其流”之意;另据《今县释名》吴于县地置南安县,安乡盖因南安县为名;又据《三国志》封曹义为安乡侯,以故国为名

汉寿县东汉阳嘉三年(134)索县更名汉寿县,取汉王朝长寿不衰、汉祚长绵之意;据应劭《汉书集解》顺帝更名汉寿,取义汉室永寿;三国吴赤乌十一年(248)改为吴寿县并析东南境置龙阳县;1912年龙阳县复称汉寿县

桃源县北宋乾德元年 (963) 由武陵县析置,以桃源为名,以相传武陵山桃花源得名;另说县西南有桃沅山即陶渊明《桃花源记》所记地,故名;又据《中国地名辞源》因境内的桃源山、桃花源(桃源)得名

临澧县西晋太康四年 (283) 充县改为临澧县,临侧澧水,故以为名;清雍正七年(1729)安乡县、石门县、慈利县析置安福县,取安福旧所得名,1914年以其与江西省安福县重名,因袭西晋所置临澧县为名;另据《中国地名辞源》因近澧水得名

石门县西晋太康四年(283)置澧阳县,以治所濒澧水北岸得名;南朝改现名;据明隆庆《岳州府志》县以天门山名;又谓石门之山有石门二,一县西十五里官道中,两崖壁立如门,一江滨水道中,或曰县名取此,其实以天门郡改也

澧县1913年由澧州改设,据《太平寰宇记》澧州州在澧水之北,故取为名;另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因县西南有澧水,故名

津市市1950年由澧县析置,以驻地系由渡口发展起来的集市命名;另说因地处澧水北岸,为水陆要津得名;另说因为古为澧州重要津渡,又是附近农民、渔民集市贸易之地,故名津市,源于问津于市一语;据明袁中道《澧游记》涔、澧交会之处,西上十余里,有千家之聚,名曰津市


张家界市

永定区明初设大庸县,因曾是商周时古庸国而得名 ,寻废入慈利县;清雍正十三年(1735)设永定县;1914年春因与福建省永定县同名而改大庸县,取明代古地名;1988年设区,以清代古地名为区名

武陵源区1988年设区,因武陵源风景区得名

慈利县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设慈姑县;西汉高祖十二年(前195)改零阳县;隋开皇十八年 (598)改县名,取“土俗淳慈,产物得利”之义,据《慈利县志》山孕五矿,民以铜、铅、铁、锥之利相擅,地利饶给

桑植县宋仁宗年间设桑植宣抚司,因司治桑植坪得名(今五道水镇);元朝改桑植安抚司,清雍正七年 (1729) 再改桑植县,以县境内遍植桑树得名;据隆庆《岳州府志》以地产桑名其地


益阳市

资阳区1994年由益阳市区北部设置,因在资江北岸,故名;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以处资水资江之阳得名

赫山区1994年4月设区,因区内有闻名的赫山庙得名,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昔有赫山庙,传为明代修建,区名缘此

安化县北宋熙宁六年(1073)益阳县、湘乡县析置设安化县,取民安德化、归安德化之义;据《今县释名》:本为梅山蛮地,宋收复其地,置安化、新化二县,安化取安抚教化之意

桃江县1952年由益阳县析置,因境内有著名的桃花江(桃江、獭溪、杨柳溪)得名;据《方舆纪要》 澬江(澬水)经县南六十里,谓之桃花江,以夹岸多桃也;另说因县治在桃花江口,故名

南县1913年南洲厅改南洲县,次年改现名,据 《中国地名由来词典》秦时郡在南部边境,故曰南郡,后世因之不改,故名南县;一说以南洲为名;因长江洪水泛滥,在清同治末年,洞庭湖北部淤积若干洲渚,其中乌嘴和北洲南岸新淤一个狭长的湖洲,因地处北洲之南而得名南洲

沅江市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安乐县始名沅江县,因沅水在县西南,故名;另说以沅水(沅江、别称芷江)归宿之地得名;又据《中国地名辞源》因沅江而得名;1988年7月设市


娄底市

娄星区1999年1月由县级娄底市改设,据传天上二十八星宿中的娄星和氐星在这里交相辉映而得名

冷水江市1960年新化县析置冷水江市,以市区处冷水江(连溪)畔得名;连溪两岸多井,井水冰冷,汇入溪内,流入资水,故名冷水江;另据《中国地名辞源》此地俗称老鼠港,方言变为书面语即成冷水港,后演变为冷水江

涟源市1952年3月安化县、湘乡县、邵阳县析置蓝田县,因与陕西省蓝田县重名,同年9月更名涟源县,1987年设市,以处涟水(湘乡河、骆马江、甘溪、蓝田水)上源得名;另据 《中国地名由来词典》因地处涟水源头,故名

双峰县1952年由湘乡县西南析置,以双峰山得名;另说因县城东南有双峰山屏立其侧,即以为名; 据清同治《湘乡县志》载双峰山在治西南百二十里,两峰排列,尖如笔颖

新化县北宋熙宁五年 (1072) 设县置,取新归德化、新归王化等义;据《今县释名》自晋以后皆为蛮地,宋平猺大洞,以其地置县;欧阳忞曰收复梅山,以其地置新化县,赋新开化之意


郴州市

北湖区1994年由县级郴州市改设, 以市区内北湖(北湖公园)命名,据《湖湘文化大辞典》传说湖底有一百个岩洞出水,又名百湖;另有白龙的传说而称白湖

苏仙区1994年由郴县析置,因境内名胜苏仙岭(牛脾山)得名;据《清一统志·郴州一》苏仙岭以苏耽得名,传说汉苏耽于此得道飞升称今名

桂阳县1913年由桂阳直隶州改设,据《舆地纪胜》桂阳军以其在桂洞之南,故曰桂阳;另说旧治在桂水之阳,以为郡名;又说因当时治所位于桂岭之南得名

宜章县隋大业十三年(617)郴县南境析置义章县,因县有大章、小章二水得名,据《中国地名辞源》因章水而得名;北宋太平兴国初年以避太宗赵光义讳而改现名

永兴县北宋熙宁六年(1073)由高亭县改现名,取永远兴旺之意;据《方舆纪要》宋熙宁中,太宁李士燮以古便县基据郴江上,舟楫往来,贸易相通,可建邑居而设场市,乃更徙治焉,名曰永兴

嘉禾县崇祯十二年(1639)由桂阳州、临武县析置,因地产嘉禾,以为祥瑞得名;据《今县释名》明崇桢十二年(1638年)析桂阳之禾仓堡置县,因名;相传炎帝之世,天降嘉禾,帝拾之以教耕,以其地为禾仓(谷仓、粮仓),置县因名嘉禾

临武县西汉始设临武县,以南临武溪水(武溪、武江、武阳溪、西河)得名;据《水经·溱水注》 县侧临武溪东,因曰临武

汝城县东晋升平二年(358)由晋宁县析置,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或因汝川而得名;后曾更名为卢阳县、义昌县、郴义县,北宋改为桂阳县;1913年复名汝城县

桂东县南宋嘉定四年 (1211) 设县,因西北有小桂山,桂水所出,且县在桂阳之东,故名;据明曹学佺 《名胜志》 以在桂阳之东而名

安仁县五代唐清泰二年(935)析潭州置安仁场,北宋乾德三年(965)因安仁场置安仁县,县因场名;取仁化安抚之意;另据清同治《安仁县志》得名于《论语》仁者安仁之义

资兴市唐咸亨三年(672年)复置晋兴县并改名资兴县,以县东南资兴水(资兴江、青溪水、清溪水、乙陂江)得名;南宋绍定二年(1229)因水患迁治于管子壕(今兴宁镇),改名兴宁县;1914年因与广东省兴宁县同名而改复名;1984年设市


永州市

零陵区1995年11月县级永州市改为永州市芝山区,2005年6月改现名;名于舜葬九疑,据《史记·五帝本纪》 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或说舜陵的别称零陵,源于娥皇、女英千里寻夫的动人故事,零市涕零,即落泪之意

冷水滩区1961年析零陵县始设冷水滩市,1995年设区;因河滩得名,据《零陵县志》因其地有滩、滩东有崖、岭崖下泉流成溪,独注湘江,因溪水冷凉曰冷溪,故名

双牌县1964年零陵县、道县、宁远县析置潇水林区管理局,1969年设县;因县治原名双牌,故名;另据《中国地名辞源》因双牌镇得名;县名为泷泊转音而来,船行至此,水势始缓,方可停泊,故名泷(shuāng)泊铺,谐音为双牌

祁阳县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析泉陵县始设,因县治位于祁山之南得名,《方舆纪要》祁山“山高峻,远望如城壁, 县因以名”;另据《中国地名辞源》因祁水(小东江)得名

东安县北宋雍熙元年(984)东安场升为东安县,县北有东山,取东山安宁、东方安宁之意;另据《郡县释名》宋雍熙初立为县,从驿场故名也;《太平寰宇记》析零陵县置东安场,以近东安江岸为名

道县1913年由道州改设,道州以营道山(营阳山、南营山、洪道山、龙山、弘道山)得名;另说县以古道国为名;又据《汉书·职官志》县有蛮夷曰道,县名源于此

宁远县曾有梁兴县、唐兴县、武盛县、延唐县、延昌县等旧名,北宋乾德三年(965)由延喜县更名,取远方安宁、取远人绥宁之意;另据《中国地名辞源》以境内的宁远河(宁远江、冷水江)得名

新田县明崇祯十二年 (1639) 由新田营改设,据《今县释名》因其地旧有新田堡(新田营)得名;另说因境内的新田河得名

蓝山县唐天宝元年 (742) 由南平县更名,因县南蓝山为名,据《今县释名》:蓝山在县北,一名蓝岭,四时苍翠,故名;另说因境内“山岭重叠,荟蔚苍萃,浮空如蓝”得名

江永县唐天宝元年(742)永阳县改永明县,以都庞岭(永明岭)得名;1955年江华县局部划入,次年改现名;江华、永明二县各取首字为名;另说潇水古称泥江,自永江乡入境又称为永江(永水),故名;又据《中国地名辞源》以境内永明河又名淹水得名

江华瑶族自治县唐武德四年(621)冯乘县析置江华县,因其治所设在寒亭(今沱江镇老县村)之北、阳华岩之南得名;另据《今县释名》县东有瑶山,县内有练江,溪流纵横,故名;1955年11月改设自治县


怀化市

鹤城区1997年由县级怀化市析置,因为怀化的地形图象一只鹤,有鹤洲、鹤城之称而得名

中方县1997年由县级怀化市析置,因 驻中方镇得名;中方旧址在潕水西岸,昔东南至安江、西南至黔城、东北至泸阳、西北至芷江各有旱路30千米,其地居其中心得名;迁至东岸后沿用旧名

洪江市1950年由会同县洪江镇析置,由洪江镇得名;另说因江水得名,洪大水之意;因沅江先后纳了清水江、渠水、舞水和巫水,江面至此宽阔,气势宏大,故名

沅陵县汉高帝五年(前202)设县,境内有沅江,为汉顷侯吴阳邑,故名;另说因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沅水从南向北流过,故名;又据《水经·沅水注》“因冈傍阿,势尽川陆,临沅对酉,二川之交会也”,县以此名

辰溪县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 设辰阳县,旧治在辰水之阳,故即名焉;隋开皇九年(589)改现名,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以辰溪(辰水、锦江、麻阳河 名锦水)流经,故名

溆浦县唐武德五年(622)由辰溪县析置,因境内溆水(序水、序溪、溆川、双龙江)得名;另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因叙水所经,一名溆水,故名;浦水边之意,

会同县北宋崇宁二年(1103)由三江县更名,县名取义于《周礼》“时见曰会,殷见曰同;另说因沅水、巫水、若水、渠水四水会合之地得名

麻阳苗族自治县唐武德三年(620)设麻阳县,1988年10月设自治县,县名源于南朝陈天嘉三年(562)于今麻伊溪口设麻阳戍;据《今县释名》县治在麻溪口,麻伊溪原出芷江县界,北入辰水,县以此名;又说因境内麻阳河而得名

新晃侗族自治县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设晃州直隶厅,因唐羁縻晃州得名,又说因西晃山为名,或说厅公署后枕晃山得名;1913年改晃县;1956年改现名,以体现新社会新制度得名;另据《中国地名辞源》因自治县辖境与原晃县辖境有别,故加新以示之

芷江侗族自治县清乾隆元年(1736)设芷江县,以芷水(芷溪、芷江、茞江)得名,水因两岸多生杜蘅白芷得名;另说因江和民族而得名;由《楚辞》“沅有茞兮醴有兰”之句得名;清同治《芷江县志》芷溪源出明山,流入潕水,向产芷草,邑之得名以此;1986年设自治县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北宋崇宁二年 (1103) 以安靖之意改诚州为靖州;1913年改设靖县;据《中国地名辞源》县沿州名,州名取义远人安靖,1987年因居民属族改为今名

通道侗族自治县北宋崇宁二年(1103)设罗蒙县,次年改为通道县,因县为西至贵州,南到广西之大道,故名;据《大明一统名胜志》通道者,以广西所由之路也;1954年5月设自治县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吉首市1913年乾州直隶厅改乾县,因与陕西省乾县重名,1914年改乾城县;1953年驻地所里更名吉首,县因更名;据《中国地名辞源》苗族称地名时常对一些位置比较险要的地方带上吉声作词头,于是称所里为吉所(里),又因所与首谐音而得名;1982年设市

泸溪县唐武德二年(619)沅陵县析出卢溪县,清朝改现名;县名得自武水(武溪、泸溪、潕溪、卢溪、卢江);另据《宋史·蛮夷传》沪溪县城所濒之武水,又名泸水,古时称泸溪,故县以此得名;又说因武水出口一段名卢水及水北有卢山得名

凤凰县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设凤凰厅,因当地有凤凰山得名,山因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得名;1913年设县,以县西南凤凰山为名;另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因县西有凤凰山,上有凤凰营,故名;凤凰营以凤凰山得名

花垣县1952年由永绥县更名,以县治花垣寨得名,花垣原为明朝保靖宣慰司彭氏的花园堡,清嘉庆三年(1798)筑城垣,年久惯称花垣而定名;另据《中国地名辞源》因境内的花垣河又名松桃河得名;又说县在酉水支流花垣河流域,故名

保靖县清雍正七年 (1729) 由保靖州宣慰使司改设,地古为少数民族居聚区,曾经不服朝廷统治,多次发生冲突,取永保安宁之意;另据《中国地名辞源》保靖与保静意思一样,即永远靖宁或保持安静之意

古丈县1913年由古丈坪厅改设;以政权机关设在古丈坪得名;据《古丈坪厅志》古丈坪原为古仗坪,古则居今追昔之辞,仗则两军对敌之号,坪即王道平平,履道坦坦之谓也;另说苗民推牛伐鼓,各饮牛血,称为吃牯脏,传说苗俗每逢开年时,当地人在坪场里击鼓驰驱,以鼓祛瘴疠,因而坪场时称之鼓瘴坪;后来演变为古丈

永顺县清雍正七年(1729)设县,取名永顺,寓吉祥之意

龙山县清雍正七年(1729)设县,因县有龙山得名,来源有三说县城民安镇坐落于河谷微突的山坡,其形状似龙得名;二是龙山境内,山连山,岭接岭,蜿蜒逶迤,像群龙昂首,向酉水边延伸,故名;三是说地当酉水两岸,左龙右凤,龙凤呈祥,故名据《龙山县志》龙山之名当取诸龙岩山无疑,龙岩山即今遵义市西北之石狼山


湖南省县级地名命名方式?

1、以古建筑命名天心区、开福区、雨花区、珠晖区、北塔区、岳阳楼区、赫山区、

2、以山体等地貌形式命名岳麓区、茶陵县、韶山市、雁峰区、石鼓区、南岳区、衡山县、衡阳县、洞口县、武冈市、君山区、岳阳县、桃源县、石门县、南县、双峰县、苏仙区、桂阳县、桂东县、冷水滩区、祁阳县、东安县、道县、蓝山县、新晃侗族自治县、泸溪县、凤凰县、龙山县

3、以水(河流湖泊等)命名浏阳市、攸县、茶陵县、雨湖区、岳塘区、湘乡市、湘潭县、蒸湘区、耒阳市、邵阳县、新宁县、湘阴县、华容县、汨罗市、临湘市、临澧县、澧县、资阳区、桃江县、沅江市、冷水江市、涟源市、桂阳县、临武县、汝城县、桂东县、资兴市、祁阳县、东安县、宁远县、新田县、江永县、沅陵县、辰溪县、溆浦县、麻阳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泸溪县、花垣县

4、以典故、传说命名芙蓉区、长沙县、南岳区、桃源县、津市市、嘉禾县、安仁县、零陵区、会同县、古丈县

5、组合地名天元区、新邵县、华容县、江永县、沅陵县

6、以驻地命名望城区、荷塘区、洞口县、云溪区、津市市、桃江县、双牌县、中方县、洪江市、花垣县、古丈县

7、意愿地名宁乡市、常宁市、绥宁县、新宁县、汉寿县、慈利县、安化县、新化县、永兴县、嘉禾县、东安县、宁远县、新晃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保靖县、永顺县

8、以古地名(古代政区、古国)命名宁乡市、醴陵市、湘乡市、隆回县、城步苗族自治县、华容县、临湘市、安乡县、汉寿县、石门县、澧县、永定区、道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9以方位命名浏阳市、衡阳县、衡南县、衡东县、祁东县、耒阳市、邵阳县、邵东市、湘阴县、岳阳县、资阳区、南县、桂东县、祁阳县、

10、以其他地理实体(星辰、道路、桥梁、公园等)命名长沙县、芦淞区、石峰区、娄星区、北湖区、桂阳县

11、以境内小地片(含古代军事设施)命名大祥区、南县、安仁县、嘉禾县、东安县、新田县、洪江市、麻阳苗族自治县、凤凰县

12、纪念性历史事件地名芦淞区、常宁市、绥宁县、新宁县、零陵区、、新晃侗族自治县

13、以描述地理形态命名渌口区、醴陵市、岳塘区、湘潭县、蒸湘区、平江县、汨罗市、临湘市、武陵区、鼎城区、安乡县、临澧县、津市市、沅江市、涟源市、临武县、江华瑶族自治县、沅陵县、会同县、新晃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

14、以风景区以及名胜古迹命名炎陵县、双清区、洞口县、岳阳楼区、君山区、武陵源区、苏仙区

15、因避讳而改的地名邵阳县、平江县、宜章县

16、以所在地别称命名鼎城区、鹤城区

17、以物产命名桑植县、慈利县

18、以少数民族语言、谐音、方言命名冷水江市、双牌县、吉首市

图片来自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湖南各地州市的地名代表什么 湖南省有哪些州的地名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