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鱼群泛滥视频(长江水面出现大量野生鱼群)

生活常识 2023-05-14 20:35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河里被毒了鱼多久才开口 长江鱼群泛滥多到水面发黑,连续三年拍到极危物种,但还不能解禁

自2021年1月1日长江实施“十年禁渔”计划后,全流域野生鱼的数量直线上升,就连岸边浅滩附近都能看到群鱼嬉戏的场面,而深处的大型肉食鱼种也是活的格外“滋润”。

前段时间,湖北宜昌的一位钓鱼爱好者便在此钓到一条长达1.6米的大鱼。此鱼刚一上岸,就引起众人惊呼围观。

有钓友兴奋表示“这辈子头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鱼,看着最起码要有70斤,我肯定是抱不动。”

甚至还有人愿意拿20块钱出来和大鱼合照,只为能够分享这一刻的喜悦。

被钓上来的大鱼名为鱤鱼,也叫水老虎。这种鱼生性凶猛,是一种大型肉食鱼种,就连我们所知的黑鱼也是它的食物之一。

而这么大的水老虎,一年所吃的鱼可能都要超过数千斤以上,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长江禁渔的效果。

长江鱼种如此丰富,为何禁止渔民捕捞?

实施禁渔计划后,长江的水产资源恢复效果究竟如何?

当“鱼满为患”时,捕捞政策是否会重新恢复?

长江流域为何“十年禁渔”?

“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

长江被誉为“鱼类基因宝库”,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流域有淡水鲸类2种、鱼类424种、浮游植物1200余种、浮游动物753种、两栖动物1008种。

这个数据表明,只要是能想到的淡水生物,都可以在长江找到其生活痕迹。

但自从2000年以来,长江就在工业经济和渔业经济的发展下面临着威胁,其流域生态状况一年不如一年。

2020年《长江生命力报告》中显示长江干流的生命力指数仅为0.66,整体状态为B-,而长江各大附属湖泊的生态情况更是令人堪忧,鄱阳湖和洞庭湖的评级为C,太湖为D,巢湖为D-。

这些湖泊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水域中含有大量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从而促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繁殖,有机物产生速度远超过消耗速度,从而导致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水域“富营养化”的现象就发生在我们周围,这些水面往往呈现出不同颜色,或蓝、或红、或白、或绿等,这都是水生生态平衡被破坏的结果。

除此以外,很多长江特有的物种也在近20年的时间内慢慢消失。

长江鲫鱼在1974年的捕捞产量为1575吨,但在90年代时,这种特产却几乎绝迹。而被誉为“长江女神”的白鳍豚和有着“淡水鱼之王”的白鲟更是消失了踪影

白鳍豚作为长江仅有的两种淡水鲸类之一,早在4000万年前就已经生活在这片流域上,它比大熊猫还要古老,是真正的“活化石”。

因人类活动的影响,白鱀豚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威胁。

1998年,年度考察中发现白鱀豚的数量仅剩7头,宏观估计总数不足15头。

2004年,长江南京段发现一只搁浅死亡的白鱀豚,之后再无白鱀豚的身影。

同样令人心痛的还有白鲟。白鲟作为一种古老的水生生物,有着“水中大熊猫”的称号,其体重更高可达300公斤,更大体长有7.5米,是一种大型凶猛性鱼类。

饶是如此“凶兽”,却依然抵不过环境恶化的结果。2019年12月23日,长江白鲟被正式宣布灭绝。

人类的生活变好了,环境却越来越差,原本的青山绿水仿佛被镀上了一层“病态”。

是的,长江“生病了”。它在高强度的开发、捕捞、污染下,变得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而水下的“原住民”也死的死、伤的伤、直至家园被完全侵占。

生物多样性的下降,让整个长江流域生态圈出现了问题,那些原本就濒危的物种,更是逐步走向了灭绝。

渔业资源的枯竭,不仅让长江面临“无鱼可捞”的场景,野生鱼群的缺少,同样让人工饲养的鱼种走向死亡。

为此,国家不得不暂停长江开发项目,全面禁止“电、炸、毒”等各种非法捕捞手段,实施“十年禁渔”计划。

长江的水产资源恢复效果究竟如何?

长江禁渔政策虽从21年1月1日落地,但实际展开保护早在2019年便已经开始,如今经过两年多的时间,长江水产资源开始逐渐恢复了起来。

今年3月份时,人们在扬州段流域上发现大量鱼群,从高空俯视,密密麻麻,预估鱼群范围达30米以上。每逢水波浮动之际,鱼儿便一跃而起,场面十分壮观。

从媒体上传的照片来看,鱼儿体型相对较大,鳞片靓丽,这便是生态恢复的证据之一。

除此之外,芜湖十里江湾也因长江桃花汛的缘故,岸边浅滩附近也出现大量顺江水而来的鱼儿。

这些鱼儿数量众多,个头也大,随着清风拂过,桃花落在水面,便会出现鱼儿顶着桃花前行的场面。鱼水之欢,十分融洽。

很多当地居民看到后纷纷表示有几十年都没见过这么多鱼,没见过这种场面了。

不仅如此,在嘉临江武胜段也有鱼群翻腾的画面。这些鱼儿从不同的支流顺水而下,汇入嘉陵主江。沿途过程中,它们在水流较缓、地势较平、水草茂盛的地方产卵,为沿途各地水域留下丰厚的“资产”。

更让人感到惊喜的是,有一种极危物种也在生态恢复后,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长江江豚。

长江江豚作为长江流域中顶级的捕食者,是属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但随着该流域生物数量的减少,长江江豚也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如今随着生态恢复,各种水生生物数量增加,长江江豚的生活环境也好了起来,没有人类与其争夺食物后,江豚每次进食都像是参加“自助餐”。

但尽管如此,长江的生态真的恢复完全了吗?

要了解问题,需要先知道生态链是什么。最简单解释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水草”。

若是系统解释,一个健康的生态链中需要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长江水域中,浮萍水草等水生植物就是生产者,以此为食的小鱼小虾是一级消费者,而像长江江豚、鲟鱼、鱤鱼这些大型肉食鱼种则为顶级消费者。

这些种类之间通过捕食低等级物种来维持生态链的平衡,从而保证不会导致某一方过多过剩。

但在长江禁渔期间,没有人类干预后的食草类鱼种得到恢复,并以其强大的生育能力迅速占领大片水域,导致浮萍水草数量锐减。又因大型食肉鱼种恢复速度慢,缺少天敌的鱼类可以说活得非常自在。

除此之外,曾经消失三年之久的中华鲟也重新被捕捉到产卵信号。

作为长江旗舰物种之一的中华鲟,早在很多年前就被国家组织保护,可无论是推动保护区等级提升、进行人工繁育还是动员社会力量进行保护,短时间都无法改变物种濒危的严峻形式。

据科研人员检测显示,自2013年开始,中华鲟就因过度捕捞、航运、栖息地变化等原因出现自然繁殖中断,族群数量逐渐减少的状况,而在2017年至2020年三年中,甚至出现没有监测到中华鲟产卵的现象。

如果按照这种情况下去,中华鲟自然种群将面临灭绝的危险。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危起伟表示

想要打破中华鲟保护的困境,需要五大举措。恢复人工群体的生物学自然特性;大幅度提升科学有效的人工增殖放流;改善产卵场环境,放流人工培育亲本以恢复葛洲坝下中华鲟自然繁殖;新建通道仿自然产卵场,扩大自然繁殖;修复索饵场等关键栖息地,提高子代存活率。

并且在危主任的论文中也提到长江中华鲟自然分布广泛,贯穿上中下游和近海,是长江水生生物的典型代表,而中华鲟也因其特殊性和濒危程度,导致保护措施有着地域广、领域多、涵盖渔业、工程、政策法规和长江水域及沿岸社会经济方方面面。

中华鲟的保护不仅是对单项种族的保护,更是对长江整体生态的保护,而此中成败,更是长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恢复成败的关键。

中华鲟种族如何能够恢复,现在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而如今十年休渔正是中华鲟野生种群修复的契机。

早在1988年12月葛洲坝全部竣工后,就有人提出截流在保证水域情况的,也会切断中华鲟生殖洄游的道路。

果然,原本截流前分布在金沙江水域的19个中华鲟产卵场全部无法利用,但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葛洲坝重新形成了一个产卵地区,虽然此地不足原有面积的1%,但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由于生态容量不断减少,栖息地愈发紧张,中华鲟在经过一个生活史周期后,自然补充群体严重不足,进而威胁到整个种族的后续存活情况。

于是,解决中华鲟自然产卵中断成了当时最突出的问题

危主任对此曾表示中华鲟在2005年以来产卵区不断被迫缩小,产卵条件逐步恶化,这和人类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长江口滩涂湿地的围垦工作导致中华鲟幼鱼索饵场减小,再加上长江污染日益严重,渔民捕捞和航运影响,使中华鲟的繁殖率降低,死亡率升高,这时,人工繁育技术也就开始尝试。

但近40年以来,中华鲟在葛洲坝附近采取的人工增殖流放措施并未有效实施,其中各方因素,皆有影响。

例如从在人工增殖流放初期,因为没有突破苗种培养技术,只能选择开口前后的仔鱼作为流放主体,这也导致这些没有越过死亡高峰的仔鱼,不属于有效流放数量,是不适宜的人工流放规格。

不过随着十年休渔的开始,中华鲟的生存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流放的存活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至此,十年禁渔初显成效。

当“鱼满为患”时,捕捞政策是否会重新恢复?

捕捞政策肯定会在合适时机进行开放,所以大家不用着急,而且有的地方已经计划“生态捕捞”。

如今之所以会出现“鱼满为患”的现象,本质上还是人类长期破坏的结果。

因为缺乏天敌,繁殖能力强的鱼类数量激增,像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这“四大家鱼”在缺少人类的捕捞后,迎来了种族繁荣的景象。

但水域中的“生产者”总归是有限的,如果像四大家鱼这类的消费者不断增加,迟早便会面临食物不够吃的问题。

等到那时,大批鱼群面临饥荒,无法裹腹之下,只能迈向死亡。而这些鱼类的尸体,不仅会污染水源,还将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为了让水域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湖北五湖(喜鹊湖、沙滩湖、磨湖、小湖、小南湖)实行了生态捕捞

有些网友可能会觉得生态捕捞属于“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路子,但其实生态捕捞和常见的生产性捕捞有着云泥之别。

要知道,一个水域是有自己的生态承载量的,以鲁湖为例,它的更佳生态承载量为350万斤,但经“禁渔”保护后,湖中生态总量超700万斤,这个数字便超出鲁湖所能承受的“压力”。所以为了环境可持续发展,人们不得不进行“生态捕捞”。

,这种捕捞并不是一网下去随便捕,而是需要在捕捞前向当地有关部门提前申报捕捞计划、讲明预计捕捞数量后才可实行。

而且捕捞上来的鱼还需好好甄别,不再申报范围内的鱼类必须放生,还没有参与繁衍的幼苗也要将其放回。

不过长江和“五湖”的性质还不相同,长江的生态承载量很大,鱼群可以自由迁徙。而且生态环境也非常复杂,就算短时间内某种鱼类数量激增,也不会对长江本体生态系统造成太大影响,所以短时间内不会出现“鱼满为患”的问题。

长江作为灌溉江南大地的母亲河,不仅在经济上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在生态维持上更是举足轻重。

如今十年禁渔刚刚开始,生态恢复之路任重道远,希望大家多一份理解,少一些抱怨。

毕竟,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长江水面出现大量野生鱼群 长江鱼群增多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