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鲜美的海鲜我们都不敢吃(印度海鲜泛滥成灾不敢吃)
什么是毛蚶 这种又特别又好吃的海鲜,居然有这么多人不敢吃,实在太可惜
很多内陆的朋友往往分不清毛蚶和血蚶。实际上,除了个头大小不同外,两种贝类的区别还是很大的。相对于毛蚶,血蚶的肉质更加脆嫩鲜甜,滋味更好。
血蚶最为吓人却又最为独特的是体内有汁似血,蚶肉呈鲜红色,味道极为鲜美。沿海地区的民间以为是“血肉丰满”之物,视为大补。补不补不好说,不过血蚶的确有化痰、治胃酸过多之效,还能解酒。
《本草纲目》中说到,血蚶“味甘性温,功能除了补血外,还可以润五脏、健胃、清热化痰、治酸止痛,主治痰热咳嗽、胸胁疼痛、痰中带血等”。
早些年,我们这里的妇女坐月子,时兴吃血蚶,说是能补血。这里的男人同样视血蚶与血蚶酒为滋补佳品,他们将血蚶放进滚热的黄酒里,稍一烫,血蚶就有六七分熟,即可食用。
吃了血蚶,黄酒也要一饮而尽。六七分熟的血蚶味更佳,掰开后血汁横流,若烫的时间太长,血蚶壳全张开,壳里的血都流光了,肉缩成一小结,苍黄干瘪,老涩难嚼,寡淡少味。
海南人视血蚶为吉祥物,有大年初一吃血蚶的习俗,他们把蚶壳当作两扇“门”,把蚶肉视为“元宝”。大年初一吃蚶是开门见宝,开门见红。无独有偶,厦门、潮州的朋友也跟我说,在他们那里,血蚶是过年时讨口彩的小菜,按照习俗,除夕围炉时,他们的年夜饭会有一道血蚶。
除夕食蚶,意取金钱众多,反复可数的意思。吃了血蚶,他们把蚶壳抛进床底,到年初五再收拾,嘴里还念念有声“蚶壳钱,赚大钱。”如此这般,意味着来年会“旺财”——因为蚶壳相磨所发的音响,极似铜钱声音,所以这些地方称蚶壳为“蚶壳钱”。
难怪张爱玲说“中国人过年,茶叶蛋,青菜,火盆里的炭塞,都用来代表元宝;在北方,饺子也算元宝;在宁波,蛤蜊也算元宝。眼里看到的,什么都像元宝,真是个财迷心窍的民族。”
在冬季的小寒至大寒期间,血蚶血量最多,这时的血蚶一打开,肉质饱满鲜红,可与烈焰红唇媲美,我有一个朋友,极嗜血蚶,吃得性起,有时唇齿间免不了“血迹斑斑”,跟吸血鬼无异,让人疑心他还在茹毛饮血。
不过,还是有不少内陆地区的朋友不太敢吃这玩意儿,说血渍乌拉的,有点恐怖。经过我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及言传身教,才把筷子伸向血蚶,却把血蚶放杯里涮上几涮,说是把血水涮掉。这种吃法,真是暴殄天物啊,看得我痛心疾首。
更有甚者,竟然把血蚶煮熟了吃,那肉质干硬的味道想想都浪费。
各位亲爱的朋友,你吃过这种血淋淋的鲜美海鲜吗?期待您的留言和分享!
?#吃在中国##新星计划##美食品鉴官#
印度海鲜泛滥成灾不敢吃 这种常见的海鲜唤起你味蕾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