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考点知识点(茶馆知识点归纳)

生活常识 2023-05-14 20:35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是什么意思 《茶馆》知识点学生自读

《茶馆》教学设计

一、作家作品老舍(1899-1966),本名舒庆春,字舍予,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担任过小学校长等职,1922年任南开中学国文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9年夏,绕道欧、亚回国。1981年夏,到山东大学任文学系教授。抗日战争期间,到武汉、重庆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任常务理事、总务组长,并组织出版会刊《抗战文艺》。1946年3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年,期满后,留美写作。1949年底返回北京。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及书记处书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剧协和中国曲协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骆主要祥子》《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作品小说集《赶集》(贫血集》《月牙集》,以及通俗文艺作品集《三四一》等,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人物评价现代文学家、戏剧家,曾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

二、写作背景1956年, 提出了“百花齐故,百家争鸣”的双方,鼓励文艺繁荣发展。老舍先生积极响应号召,同年8月,完成一部歌领人民普选的作品《一家代表》。故事从戊戌变法开始,一直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普选,其之一幕的场景,就是清末民初的一家大茶馆。北京人艺的曹禺等艺术家认为,之一幕茶馆里的戏非常生动精彩,后几幕则较弱,建议以之一幕为基础发展成一场戏,之后老舍创作了《茶馆》。

1958年5月,老舍在《剧本》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的文章,文中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戏虽只有三幕,可是写了五十来年的变迁。在这些变迁里,没法子躲开政治问题。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没法子正面描写他们的促进与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我要是把他们 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吗,我就决定了去写《茶馆》。”

三文学常识

戏剧相关知识

1. 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物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它是题材的基本内容,情节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主旨显现的决定性依据,具有尖锐激烈、高度集中展紧张、曲折多变等特点。戏剧冲突包括下面三种类型1然情况下造成的(灾难、命运);②自然情况下心灵方面所引的(社会、文化);③心灵本身的分裂和矛盾(个体心灵)

2. 戏剧语言

戏剧里有两种语言

一是舞台说明,包括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道具,布景的说明,人物的表情,动作、声调,上下场等的说明,这些说明对刻化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刷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一般出现在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

二是人物语言,戏剧上称为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潜台词等。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即隐在台词中的言外之意,它常用双关、暗示、隐喻等手法。台词作为一个重要的戏剧元素,在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推进戏剧冲突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戏剧语言是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我们探究艺术形象要从分析戏剧语言入手。

3. 人物形象

戏剧中的一切因素,都集中在人物身上。一出戏的与否,关键在于人物能否在舞台上“站立”起来,这就要求人物形象必须具有典型性——个性和共性的统一,只有这样,人物才能栩栩如生。

课堂精读

整体性、宏观性阅读

1. 文脉架构冲突一常四爷出直言。二德子抖威风→爱国者与地痞的矛盾

冲突二刘麻子拉纤。穷康六卖女→统治者与下层民众的矛盾

冲突三刘麻子兜售洋表。常四爷深表忧虑→洋货冲击与清廷无能的矛盾

冲突四黄胖子调解鸽子之争。老人家感慨人不如鸽→穷人富人生活和情感的矛盾

冲突五秦仲义作势涨房租。王利发恭顺笑应酬→民族资本家与小商户的矛盾

冲突六常四爷怜悯乡妇母女。秦仲义大谈实业救国众→民族资本家与正义民的矛盾

冲突七秦仲义舌战庞总管。众茶客纷议谭嗣同→维新派与保守派的矛盾

冲突八常四爷被捕。庞总管买妻→保守派与下层民众的矛盾

2. 主旨归纳本剧描写了裕泰茶馆里形形 的人物的种种活动,通过众多角色的对话,自然形成戏剧冲突,展现人物与时代的矛盾,透视了戊戌变法发生与失败的前因后果,描绘了帝国主义扩张渗透、流氓地痞横行、农民破产、宫廷生活腐败荒淫、爱国者横遭迫害的社会现实,逼真地勾勒出晚清统治的真实图景,揭示其必然败亡的命运。

一、多角度、多层面阅读

任务(一)经典的语言,鲜明的个性——赏析戏剧的语言和形象

《茶馆》的语言魅力被人交口称赞,老舍自己也有自信。他说“我有一些旧社会的生活经验,我认识茶馆里那些小人物。我知道他们做什么,所以也知道他们说什么。以此为基础,我再给这里夸大一些,那里润色一下,人物的台词,成为他们自己的,而又是我的。”剧本中人物语言有丰富的潜台词,富有动作性,很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让我们看到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课文赏析

1. 作为裕泰茶馆掌柜的王利发,对不同人采取不同态度,反映了他鲜明的个性特征,试结合下面的语言简要分析。

(1)(夺回手去)算了吧,我送给你一碗茶喝,……这是我的相法,比你的更灵验!

(2)(向宋恩子、吴祥子那边稍一歪头,低声地)说话请留点神!(大声地)李三,再给这儿沏一碗来!(拾起地上的碎瓷片)

(3)是!出去吧,这里坐不住!

(4)哎哟!秦二爷,您怎么这样闲在,会想起下茶馆来了?也没带个底下人?二爷,您说得对,太对了!可是,这点小事用不着您分心,您派管事的来一趟,我跟他商量,该长多少租钱,我一定照办!是!嗻!

参考答案①对唐铁嘴之流,厌恶仍笑脸相迎,精于处世。②对地痞特务,讨好,巧应付,怕得罪,圆滑世故。(3)对难民,同情,但无能为力,只好表现出强硬的一面。④对房东秦仲义,表示同意涨房租,吃了亏,受了气,还要乐呵呵、热呼呼地赔礼奉承,精明,干练,善于应酬。

2. 赏析剧中马五爷与二德子的两句对白

马五爷 (并未立起)二德子,你威风啊!

二德子 (四下扫视,看到马五爷)喝,马五爷,您在这儿哪?我可眼拙,没看见您!(过去请安)

答参考答案二德子是地痞流氓,正在向常四爷寻衅,但信洋教的马五爷端坐茶馆一角,“并未立起”,只消说一句“二德子,你威风啊!”,就让二德子“威风”扫地,赶紧过来向马五爷请安。短短两句对白,就把马五爷不可一世、二德子欺软怕硬的个性充分地表现出来,从而也生动地表现了“洋人的侵略势力越来越大”的晚清的社会现实。

3.秦仲义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如何理解庞太监出场时与秦仲义的语言交锋?

参考答案

①秦仲义是一个民族资本家,他财大气粗,自命不凡,对穷苦人很少同情,考虑着多赚钱,想搞实业数国。2讲维新的秦仲义见到保皇派庞太监说“庞老爷!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表面上好像在恭维庞太监,骨子里其实是在嘲讽他。庞太监听出了对方话里的刺儿,便索性把他的保皇气焰发作出来“那还用说吗?天下太平了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由此可以看出,秦仲义对清王朝的统治存在着阶级本能上的对立,在与庞太监的对话中,软中有硬,绵里藏针,表现了新兴阶级的一种挑战和锐气,从而真实地揭示了资产阶级的本质特征。

4.老舍是语言大师,你认为本课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参考答案(1)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老含善于根据人物的身的同性格,选取符合他们心理的个性化语言。王利发的语言谦恭、周到,应酬各种人物时反应机敏,对答如流.符合他茶馆掌柜的身份。常四爷的语言则豪爽耿直,带有多年陶荡社会的侠气和饱经沧桑的沉重感。宋恩子吴样子的语言则狡猾奸诈、傲慢无礼,具有老牌特务的特点。

②幽默的语言风格。老舍谈《茶馆》时说,作品写了“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 ”。他把对黑暗社会的讽刺、批判与内心强烈的爱国热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联系起来,在微笑中蕴藏着严肃和悲哀,形成自己特有的幽默的语言风格。如“庞老爷!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秦仲义表面上是应酬和讨好,实则是暗讽,这两句话的台词是“你只是暂时安稳,前些日子你也有惶惶不安的时候不要太得意,高兴得太早”。

3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这个特点在本文中表现得很明显。老舍本人熟悉北京方言特别是北京市民的语言,在本文中恰当地运用地道纯熟的北京方言,使作品更具地方色彩,也更真实。

任务(二)

戏剧的结构与冲突欣赏戏剧的核心要素

分析戏剧结构,可从戏剧是否具有贯穿全剧的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是否具有统领全剧的中心人物等方面入手。

戏剧冲突主要有三种人与人的冲突、人物内心的冲突,人五与环境的冲突。又因剧作情节结构的不同分为单一型冲突和多样型冲突,《茶馆》就属于多样型冲突,这多样的冲突又统一于更大的冲突——人物与时代的冲突。

课文赏析

茶馆(节选)》独特的结构有什么特点?结合课文内容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写人来带动情节的发照,人物虽多但关系并不复杂。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单一的,人物之间的联系也基本上是单线的、在小范围之内的。整幕剧由一个个发生在茶馆中的小情节、小故事组成,是平面展开的,形成卷轴式的平面结构。这与中外传统戏剧的写法完全不同。②这一幕出场的人物有二十几个,这些人物没有特别突出的主次之分,每一个人的台词也不多,有的人物在茶馆中一闪而过。比如松二爷的出场不过反映了他那类封建遗老的没落;就连起着贯穿全剧作用的王利发也没有什么重头戏,只是在与茶客的交流中表现着自己的性格。③随着情节的推进,这些人物渐次登场,共有多达八个故事片段。这些故事之间有的存在关联,比如康六卖女与庞总管买妻;而有的则没有什么关联,比如麻子卖表、秦仲义涨房租、茶客议论谭嗣同等故事之同题没有直接的关联。

6.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茶馆(节选)》的戏剧冲突是什么?主题又是怎样体现的?

参考答案(1)戏剧冲突《茶馆(节选)》所采用的是特殊的戏剧冲突。本剧自始至终没有一个贯穿整体的冲突,一幕之中由众多独立的事件构成各自的戏剧冲突,众多各自独立的、零碎的冲突合在一起,使戏剧的每一幕都充满 ,也构成全剧更大的冲突——人物与时代的矛盾冲突。

(2) 主题体现主题体现在剧中人物的命运和人生轨迹之中。剧中人物仿佛是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按照自己的轨迹必然地运行,各自遵循着自己的道德准则行事。常四爷、王利发等正直、善良的人无法摆脱厄运的袭击,二德子、王麻子、黄胖子、宋恩子等地痞流氓和封建势力的鹰犬各有各的蝇营狗苟。作者通过对这种与人们认知期望相悖的社会现实的展示,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旧时代,深刻地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所造成的农民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黑暗,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这一深刻主题。

二、曹禺曾称赞《茶馆》之一幕说“这之一幕是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之一幕。”对于这“罕见”,有人认为是说老舍“大茶馆小社会”的构思,有人认为是说老舍写人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编剧手法,还有人认为是说老舍对事件与情节的巧妙选择。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说说理由。

A:老舍“大茶馆小社会”的构思“罕见”。课文中的茶馆是个三教九流的聚会处,可容纳各色人物。这样就出现了两个在世界戏剧史上罕见的情形一是A人物众多,在《茶馆》之一幕里光是有台词的人物就的有20多个;二是人物杂陈,在《茶馆》之一幕里,社会身份殊异的人物——上至在宫廷内当太监总管的权力人物、家道殷实的民族资本家、吃洋饭的恶霸,下至卖小东西的老人、卖亲生女儿的乡妇——同处一个舞台空间,能够更大限度地反映广阔的社会现实。

B:老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编剧手法“罕见”。在《茶馆》之一幕里,有好几个仅仅出现在这一幕而又分量不小的戏剧人物,老舍先是让他们出场,通过他们的舞台亮相鲜明地反映出剧本所表现的当时中国社会的本质特征;完成使命之后,老舍又让他们“闪退”。尽管像马五爷、庞太监这样的人物都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但这些人物又都能给观众与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这种编剧手法罕见,即使是一闪而过的人物形象所产生的戏剧效果也不同凡响,让人难忘,从整体上呈现出一幅色彩斑驳的时代图画。

三、类文阅读拓展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茶馆(节选)

老舍

时间与前幕相隔十余年,现在是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指使中国军阅进行割据,时时发动内战的时候。初夏,上午。

地点同前幕。

幕启北京城内的大茶馆已先后关了门。“裕泰”是硕果仅存的一家了,可是为避免被淘汰,它已改变了样子与作风。现在,它的前部仍然卖茶,后部却改成了公寓。前部只卖茶和瓜子什么的,“烂肉面”等已成为历史名词。厨房挪到后面去,专包公寓住客的伙食。茶座也大加改良,一律是小桌与藤椅,桌上铺着浅绿桌布。墙上的“醉八仙”大画,连

财神龛,均已撤去,代以时装美人,“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保存了下来,而且字写得更大。王利发真像个“圣之时者也”,不但没使“yu泰”亡灭,两且。使它有了新的发展。

[因为修理门面,茶馆伴歇了几天业,预备明天开张。王淑芬正和李三忙着布置,把桌椅移了又移,摆了又摆,以期尽善尽美。

[王淑芬梳时兴的圆髻,而李三却还带着小辫儿。

[二三学生由后面来,与他们打招呼,出去。

王淑芬(看李三的辫子碍事)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

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王淑芬也不能那么说!三爷你看,听说西直门的德泰,出新桥的广泰,鼓楼前的天泰,这些大茶馆全先后师儿关了门!只有咱们裕泰还开着,为什么?不是因为栓子的爸爸懂得改良吗?

李三哼!皇上没啦,总算大改良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是要做皇上。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今个打地,明几个关城,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

王淑芬到顽固啦,三爷!人家给咱们改了民国,咱们还不随着走吗?你看,咱们这么一收拾,不比以前干净,好看?专招待文明人,不更体面,可是,你要还带着小辨儿,看着多么不顺眼哪!

李三太太,您觉得不顺眼,我还不顺心呢!

王淑芬哟,你不顺心?怎么?

李三你还不明白?前面茶馆,后面公寓,全仗着掌柜物跟我两个人,无论怎么说,也忙不过来呀!

王淑芬前面的事归他,后面的事不是还有我帮助你吗?

李三就算有你帮助,打扫二十来间屋子,侍候二十多人的伙食,还要沏茶灌水,买东西送信,问问你自己受得了受不了!

王淑芬:三爷,你说的对!可是呀,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能有个事儿做也就得念佛!咱们都得忍着点!

李三: 不了!天天睡四五个钟头的觉,谁也不是tie打的!

王淑芬:唉!三爷,这年月谁也舒服不了!你等着,大栓子暑假就高小毕业,二栓子也快长起来,他们一有用处,咱们可就清闲点啦。从老王掌柜在世的时员你就帮助我们,老朋友,老伙计啦!

王利发老气横秋地从后面进来。

李三老依计?二十多年了,他们可给我长过工钱?”什么都改良,为什么工钱不跟着改良呢?

王利发哟!你这是什么话呀?咱们的买卖要是越做越好,我能不给你涨工钱吗?得了,明天咱们开张取个吉利,先别吵嘴,就这么办吧!All right?

李三就这么办啦?不改我的良, 不下去啦!

[后面叫李三!李三!

王利发崔先生叫你快去!咱们的事,有工夫再细研究!

李三哼!

王淑芬我说,昨天就关了城门,今儿个还说不定关不关,三爷,这里的事交给掌柜的,你去买点菜吧!别的不说,咸菜总得买下点呀!

后面又叫李三!李三!

李三后边叫,前边催,把我劈成两半儿好不好!(忿然地往后走)

王利发栓子的妈,他岁数大了点,你可得.….…

王淑芬他抱怨了大半天了!可是抱怨得对!当着他,我不便直说;对你,我可得说实话咱们得添人!

王利发添人得给工钱,咱们赚得出来吗?我要是会干别的,可是还开茶馆,我是孙子!

[远处隐隐有炮声。]

王利发听听,又开炮了!你闹,闹!明天开得了张才怪!这是怎么说的!

王淑芬明白人别说糊涂话,开炮是我闹的?

王利发别再瞎扯,干活儿去!嘿!

王淑芬早晚不是累死,就得叫炮轰死,我看透了!

(慢烫地往后边走)

王利发(温和了些)栓子的妈,甭害怕,开过多少回炮,一回也没打死咱们,北京城是宝地!王淑芬心哪,老跳到嗓子眼里,宝地!我给三爷拿菜钱去,(下)。

7.下列对剧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经过了停业改良的裕泰茶馆准备重新开展,老伙计李三海抱怨工资少而事务多,这一情节按时出茶馆的前景暗淡。

B. 文中说“王利发真像个‘圣之时者也”,这句话表明了王利发精明干练,善于经营,善于改良,能多项应时代。

C. “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由此可见李三老于世故,也可见他对清王朝的愚忠。

D. “可是呀,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能有个事儿做也就得念佛!”王淑芬的这句话道出了当时人们生存的艰难与无奈。

解析选C ,C项,“可见他对清王朝的愚忠”错误,李三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他见惯了军间混战,“你方冒罢我登场”的情景,对社会改良失去了信心。

8.下列对剧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的舞台说明属于社会环境描写。“莫谈国事”的纸条是剧中的重要道具,对它的交代属于细节描写。“字写得更大”,影射社会更加黑暗。

B。“王淑芬正和李三忙着布置,把桌椅移了又移,摆了又摆,以期尽善尽美”既摹动作又写心理,表现出他们对茶馆即将开业的期待和兴奋。

C. “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运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在无奈而悲凉的语气里折射出李三对社会改良的失望,这是一种含泪的幽默。

D. 在影视片或戏剧中,有时会出现一种画外音。文中的“远处隐隐有炮声”就是画外音,与开头的时间交代相照应,暗示了时代背景。

解析选B 。B项,“表现出他们对茶馆即将开业的期待和兴奋”错误,这些动作描写,主要是表现此时没有顾容光临,他们无事可做以及对茶馆前景的不自信。

9.《(茶馆)一剧中,王淑芬是一个不具有主角光环的人的,但在上述节选部分中,她形象丰满,性格鲜明,请简要分析其形象特点。

参考答案1勤劳。作为老板娘,她并没有把自己放在主子的位置上吆三喝四,而是和伙计一起忙前忙后,里外操劳。②善良。从王淑芬对李三抱怨的理解中可以看出她比王利发更能体谅别人,内心更为善良;她还劝王利发添人,既是出于茶馆的实际需要,也是出于对李三忙不过来的关照。③能够顺应时代潮流。王淑芬是裕泰茶馆的老板娘,也许是平时见惯了三教九流的人,所以她的思想比较超前、活跃,在急剧变革的时代,她没有因循守旧, 变革;她梳着时兴的圆髻,看不顺眼李三的小辫儿,又劝李三不要顽固,既然改了民国,就应该随着走。

10.矛盾冲突是戏剧的灵魂,一部优秀剧作中的矛盾冲突往往是多层面、立体性的。上述《茶馆》节选部分主要揭示了哪些矛盾冲突?请简要分析。

解析节选部分有三组矛盾冲突一是雇员李三与老板王利发之间的薪酬利益冲突。“二十多年了,他们可给我涨过工钱?什么都改良,为什么工钱不跟着改良呢?”“添人得给工钱,咱们赚得出来吗?”二是新思潮与旧思想之间的冲突。“王淑芬梳时兴的圆髻,而李三却还带着小辫儿”“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三是小人物与大时代之间的冲突。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军阀割据,社会动荡,开茶馆的王利发、老板娘王淑芬,以及伙计李三一干人等,尽管他们努力经营,可还是生意惨淡,难以维持生计。

参考答案1雇员(李三)与老板(王利发)之间的薪酬利益冲突。②新思潮(王淑芬时兴的圆髻)与旧思想(李三的小辫儿)之间的冲突。③小人物(王利发一干人等)与大时代(军阀割据)之间的冲突。

(一) 美文阅读——审美鉴赏提升品位

《茶馆》时代是英雄的时代,生活却是人民的生活

一开始总是读不懂老舍,偶尔读懂的还是他的救世情怀。从《骆驼祥子》到《茶馆》,我看见的是人世的辛酸。

老舍是旗人,一个被时代舍弃的身份。老舍出身贫寒,如果清王朝没有颠覆,我想老舍应该过得很不错,只是时代更迭,错过的就永远错过了。

北京至今还有一个茶馆名字叫作“老舍茶馆”,这大抵是对老舍的祭奠。这里的茶馆不是书中真正的茶馆,只是取其名号罢了。

《茶馆》的内容有着跨时代的意义,跨越的时代较长,从清末到民初再到抗战胜利,三幕话剧写尽了中国从故步自封到抗战胜利作出的斗争,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在茶馆里,兴也国事,败也国事。

书的一开场就是茶馆的掌柜王利发,尽管受尽压迫,王掌柜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随和的秉性让这个茶馆得以开下去。在乱世中,能够娶妻生子,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毕竟在那个人人自危的年代里,生命都是挂在裤腰带上的,随时都有丧命的可能。由此可见,王掌柜还是一个善于生活的人。

好景不长,随着战争的爆发,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那些为虎作伥的坏人总想从你手里夺取点什么。悲剧从这个时候开始发生,再也维持不了表面上的太平。

王掌柜让自己的儿孙后代离开了茶馆,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办法保住茶馆。这一生,王掌柜的生命以及心血都在茶馆里,生于茶馆,死于茶馆。既然已经改变不了茶馆变成舞厅的既定事实,就留下来,陪着茶馆一起变成记忆中最美好的样子。

王掌柜终究是无力反抗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最终悬梁自缢,自缢在茶馆里。茶馆在,王掌柜在;茶馆亡,王掌柜亡。

秦二爷属于资产阶级,他有着一颗救世的心,他准备开工厂救国人,这时的他只是被眼前的壮志满怀冲昏了头脑,完全不知道前方的路有多困难,在各种打压下,秦二爷的踌躇满志无疑变成了别人口中的笑话。这得有多可笑,可笑到让人不禁哭了起来。

常四爷似乎已被清王朝的改革伤害得遍体鳞伤,尽管如此,常四爷对自己的生活还是有着最直接的思考,他选择卖花生米自食其力。尽管抗日战争胜利,但 特务和美国兵还在北京横行,本来能够看见希望的三个人,一点希望都看不见了。

王掌柜的茶馆经历了由盛到衰,由衰到盛,再由盛到衰的阶段,王掌柜终究是撑不下去了。三个人齐聚茶馆里喝茶,希望能够得到生命的解脱,只是再也没有办法得到解脱。三个人在活着的时候祭奠自己,希望死后能超生。三个人的生命在历史的改革中根本不算什么,在悠悠的历史长河里有多少人献出了鲜活的生命?

老舍的内心充满了孤寂,侥幸从抗日战争活到新中国成立,已经很不容易,已经不再想经历人生的大起大落,索性选择自杀。

心疼老舍,心疼那个时代里献身的文人,也心疼死去了那么多人才换来如今的太平盛世。感恩历史,铭记历史。

[美之领悟]

本文对老舍《茶馆》的解读富有时代意义。老舍是戏剧大师,在老舍笔下,《茶馆》既是老北京街头现实生活的多角度呈现,也是三个历史时期50年间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缩影。当年有人批判老舍为何只写清末和民国,而不据歌新中国,这与那些评论莎士比亚写李尔王分国土犯了逻辑错误的荒谬如出一辙。老裕泰茶馆没了,老板上吊了,这个人吃人的社会早该彻底地被推翻,这就是写给旧中国的一曲挽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揭露黑暗比歌领光明往往更具说服力,这正是戏剧大师的匠心所在。

茶馆知识点归纳 茶馆阅读 及步骤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