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三大法宝(雍正皇帝真实伙食)

生活常识 2023-05-14 20:35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黄帝吃肉吗 雍正初次大祀之典,给了乾隆一块白水煮肉,虽然难吃,寓意深刻

自周朝开始,中国历朝历代的皇位继承大都秉承着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根据《春秋公羊传》的表述\"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这种以嫡长子优先、公开立储为特点的制度,确实能有效地将皇子之外的人排除在继承范围之内,从而杜绝来自其他血缘关系的竞争。

,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皇子之间的竞争也是越演越烈,在至高无上的皇位面前,昔日的手足之情已然被对皇位的占有欲死死压制,因争夺皇位而大义灭亲的事件在历史上更是屡见不鲜……

经历数千年的继承与发展,直到中国一个封建王朝满清的横空出世,才打破了长此以往的嫡长子继承制,为单调的皇位继承制增添了其他形式。

同以往的朝代相比,清朝皇位继承制度所具有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皇位继承形态的复杂性、多样性,且随时代发展不断变化,曾先后出现汗位推选制、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秘密建储制、懿旨确立嗣君为主的4种模式。

而我们今天所讨论的弘历(乾隆皇帝)继位就属于其中之一,至于雍正帝为何要采取\"吃白水煮肉\"的形式以及背后所体现的皇位继承制,笔者将为各位细细道来。

可能在看到标题时就有读者产生疑惑,这随处可见的白水猪肉,它怎么就会仪式感浓厚呢?

答案不尽其然,这种白水煮肉并非是市井小民的日常下酒菜,而是一种用于祭祀供神的猪肉。

有史书记载古代之时,人们在祭祀先祖时,会拿一块用清水煮熟的猪肉来拜神。祭祀结束后,便将这块猪肉分而食之。这就是所称的\"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又叫\"分胙\"。南宋诗人在《家居》一诗中写道\"卜日家祭灶,牲肥酒香清。馈浆烦郡府,分胙媿乡邻。\"说的便是这种情况。可见,\"分胙\"的历史其实由来已久,并非是满族人的原创。

清军入关之前,他们的祖先一直生活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有着属于自己的传统祭祖仪式。在与 长期的交往中,这种外族习俗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他们也养成了祭祖拜神时杀猪煮肉的习惯。

入关之后,满族统治者也不忘故乡的习俗带到千里之外的紫禁城来。每到重大节日,朝廷就会在坤宁宫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其中的一个环节就是现场杀掉几头肥猪,放入大铁锅内用白水煮熟,拿来敬神。祭祀仪式结束,敬神用的猪肉并不会被长久搁置或直接扔掉,而是由在场的皇帝、王公大臣以及宫廷侍卫等一起食用,表示大家分享神灵的赐福。

清朝史学家昭梿《啸亭续录·贵臣之训》\"坤宁宫祭神胙肉,皆赐侍卫分食,以代朝餐,盖古散福之义。\"就是对这个仪式感浓厚的场景的记载。

?作为众皇子之一的弘历能分到肉确实很荣幸,应该趁热赶紧吃下沾沾福气。可事实上分到胙肉的幸运儿对于吃肉却是十分抗拒的,毕竟这肉的口感确实不敢恭维。

?这胙肉是用一锅白水煮的,且大部分是肥肉。而且,为了表示对祖先的尊重和缅怀,胙肉的烹制是不添加任何调料的,就连最常用的食盐也位列禁品之中。对于吃惯了山珍海味的满清贵族而言,吃上一口这样油腻荤腥,难以下咽的胙肉实属是对肠胃的折磨,似有忆苦思甜之意。

可对乾隆皇帝而言,父皇赏赐的这份胙肉却有特殊的含义:

据《清高宗实录》记载:\"雍正元年,癸卯,春正月,次辛祈谷礼成,是为世宗登极后初次大祀之典。召上入养心殿,赐食一脔,意巳为他日付托之本。志早先定,仰告昊苍,故俾承福受胙也。\"

多年以后,已经当了皇帝的弘历回想起这件事情,明白了父皇的心意。正是从那一刻开始,弘历得到了雍正皇帝的肯定,即\"承福受胙\"。最终,雍正皇帝默默将弘历确定为皇位继承人。

,说仅凭一块难以下咽的胙肉来作为挑选皇位继承人的方式,确实是戏说历史,有些贬低了雍正帝的眼光,承福受胙说到底也只是一种流于形式的继承仪式罢了,弘历能够继承皇位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文章开篇我们已经提起过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如何避免皇子相残,怎样立储传位,都是令皇帝深感伤脑筋的一件事情,即使像父辈康熙这样英明的皇帝,也曾被皇子之间你死我活的竞争弄得心力交瘁。

雍正认为若是不提前定继承人,很容易引发许多争端,造成国家动荡。若是定下继承人,继位者早早吃下定心丸,又容易变得骄奢放纵,秘密立储才是一个完全之策。

于是,雍正帝即位后,吸取了历代围绕预立太子发生的皇子、后妃之间为争储位明争暗斗、倾轧不休、骨肉相残、造成混乱的教训,以及自己争夺皇位的亲身经历,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

从此,内廷不再公开立皇太子,而是秘密立储,直到自己驾崩之后,由谁来继承皇位才真相大白。具体 是由皇帝亲书立储谕旨一式两份,一份密封在锦匣内,安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另一份皇帝自己保存。待皇帝驾崩时,由御前大臣将两份遗旨取出,共同拆封,对证无误后当众宣布由谁继位。

纵观雍正皇帝的一生,也可谓是多子多福,在他还没来得及享受十个儿子的孝心之前,大部分就已夭折。

1723年,雍正皇帝即位后,只有皇三子弘时、皇四子弘历、皇五子弘昼在身边,看似困难重重的皇位争夺也就变成了三分之一的宿命论题。

三子弘时年少轻狂,倚仗威势,傲慢任性,肆意妄为,很快被抹杀。

据《汉文谕旨汇编》记载雍正十三年十月二十四日,总理事务王大臣奉 (乾隆)上谕从前三阿哥年少无知,性情放纵、行事不谨,皇考雍正特加严惩以教导朕兄弟等使知儆戒……

五子弘昼呢,本身就表现得疯疯癫癫,只身一人上演了皇室的悲剧。只是因为管了点不该管的小闲事,就用三尺白绫结束了另类王爷荒唐的人生,死在了自己所不愿意的看到的结局之上。

相比之下,弘历则显得优势十足,且不说受到父皇雍正的重视,光是爷爷康熙的特殊关照就足够让他拥有超越两位继承人的优势。

据乾隆皇帝在晚年期间的本人回忆,爷爷康熙在没有政务的时候,会和他一起背诵古书,有军国大事的时候,就带着他一起处理公务……不得不说乾隆的皇帝之位确实是受康熙的影响。

而真正彰显乾隆帝人格魅力的则是《雍正遗诏》,其中也是对他顺利继承皇位的原因有着详细的记载:

宝亲王皇四子弘历,秉性仁慈,居心孝友,圣祖皇考于诸孙之中,最为钟爱,抚养宫中,恩逾常格,雍正元年八月朕于乾清宫召诸王、满汉大臣入见,面谕以建储一事,亲书谕旨,加以密封,收藏于乾清宫更高之处,即立弘历为皇太子之旨也……

雍正皇帝真实伙食 雍正亲授三字秘诀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