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公司赴美国ipo首日开盘破发(水滴公司恢复ipo计划)

生活常识 2023-05-14 20:35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水滴承穿解释 水滴公司即将赴美IPO靠保险经纪业务盈利,资本真的看好吗?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葛爱峰 见习记者 郭浩仪 深圳报道

日前,水滴公司正式递交美股上市申请,计划在美国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WDH”。此次美股上市的承销商为高盛、摩根士丹利、美银证券等。

对于水滴公司,人们更加耳熟能详的称呼是水滴筹,类似“水滴筹发起筹款,为患病的XXX筹款100万元”的链接曾出现在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也,水滴筹成为人们“公益爱心筹款”“大病筹款”等筹款活动更先想到的机构。

很多人把资金捐给水滴公司,以为水滴公司从中收取部分中间费用,进而盈利。而真实情况是,水滴公司的盈利主要靠水滴保,也就是其经营的业务之一——保险经纪业务。以水滴筹为宣传推广窗口吸引流量并构建数据入口,进而实现部分流量向水滴保的转化,最终以水滴保实现盈利才是其真实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捐助者小何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每次捐了钱,后面都会弹出投保广告。”

水滴公司的盈利模式本质显露,资本市场上的投资机构真的看好水滴公司吗?对于用户的质疑以及水滴公司业务模式的情况,水滴筹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并没有做出正面回应。

水滴公司超过40亿元人民币的累计融资额,相比于即将在美股上市的滴滴出行、哈啰出行来讲确实是一个小数目。虽然说“腾讯系”的水滴公司得到了诸如腾讯投资、IDG资本、高榕资本的青睐,但这些投资机构对水滴公司分配的投资额度并不大,滴滴出行E轮后一个55亿美元的融资就是水滴公司上述融资总额的近9倍。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公益筹款为名,吸引流量并构建数据入口,进而导入商业化服务,这近乎一种误导式消费,在商业逻辑上存在投机取巧的瑕疵,对于多数机构投资者而言会比较审慎的看待,以免在舆论上引火烧身。一旦引发政策监管或法律诉讼,可能会付出不菲的代价。

资本真的看好吗?

近期将于美股上市的企业中,滴滴出行、哈啰出行以及作业帮获得大量关注,尤其是滴滴出行。滴滴出行美股IPO估值约为1000亿美金,预通过IPO募集资金约100亿美元。而据相关媒体报道,水滴公司会在近期进行一轮上市前的融资,该笔金额约5亿美金,综合预测,水滴公司上市后估值将达百亿美金。水滴公司与滴滴出行的IPO估值及IPO融资金额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这一现实在多轮次的融资额度上也能窥见一斑。

在水滴公司众多轮次的融资中,金额更大的一笔为2020年8月21日的D轮融资,价值2.3亿美元,约合15亿元人民币;是C轮融资,10亿元人民币;D轮后的战略融资价值1.5亿美元。水滴公司种子轮至D轮后战略融资总额超40亿元人民币。

水滴公司的多轮次融资额并不在高位,滴滴出行与其存在强烈的反差。2016年6月16日,滴滴出行E轮及以后融资45亿美元,投资方为招商银行、蚂蚁金服、软银集团、阿里巴巴、腾讯投资、Apple苹果、中国人寿。不到一年以后,滴滴出行又获得软银中国资本、交通银行及银湖投资55亿美金的融资。

而哈啰出行的融资额也堪称华丽。E轮及以后融资中,2018年9月1日,融资金额达40亿元人民币,投资方为蚂蚁金服、春华资本;2018年6月1日,融资18.9亿元人民币,投资方依然是蚂蚁金服。纵观哈啰出行的融资历程,A轮、A+轮、B轮都有磐谷创投、纪源资本的身影,其中A轮还包括了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愉悦资本。

出行行业在Uber兴起之时就被业内人士预测是一条火爆的赛道。滴滴出行和哈啰出行之所以和同将在美股上市的水滴公司有如此大的差距,其实一定程度上与整体的“大势”分不开。随着共享经济渐入人们的生活,出行的刚需为资本的进入起到一个基础性的作用,“市场足够大、赛道足够宽”可以准确形容当下的出行行业。而水滴公司所在的保险行业还未见创新性因素带动整体行业价值大幅提升而吸引更庞大的投资。

沈萌表示,融资规模的大小主要和市场关注度以及投资者需求有关,滴滴是因为一直作为中国乃至全球更大的出行服务企业,受到市场关注,加之有多个知名投资机构参与,在市场上的粘性较高。一些保险行业公司,大多属于规模较小、知名度不高,特别是在国际投资者心目中缺乏足够的信心。

水滴公司是继中国人寿后第二家登陆纽交所的中国保险概念股。但就企业体量和营收方面来讲,水滴公司远不及中国人寿。2020年中国人寿集团合并营业收入近1万亿元,合并保费收入超7500亿元;而水滴公司2020年营收则达人民币30.28亿元。基于体量和规模,水滴公司并没有什么优势,对于投资机构而言,下重注于水滴公司并不是一个值当的选择。与其说不能简单的将中国人寿长期积累起来的业绩与水滴公司作比较,不如说业务模式重点突出、背景深厚的中国人寿更加受资本的青睐。

根据IT桔子《2021年Q1中国新经济创业投资分析报告》指出,2021年Q1,我国新经济股权投资交易数量达到1391起,同比涨幅达到60%,总投资金额为3345.96亿元,同比增长了50%。其中,北京发生了316起有公开记录的投资交易数,交易金额高达927亿元。

这说明资本市场正在“回暖”,市场上并不缺资金,且资金投向了诸如前沿技术、生物制药、社区团购等细分领域。社区团购领域的两笔大额融资分别为兴盛优选的30亿美元的融资、十荟团的7.5亿美元融资。而结合水滴公司的数据,这也恰恰表现出资本的天平并没有向水滴公司倾斜,机构只是给了它一个“合适的价格”。

难承其重的水滴筹

水滴公司的业务由三部分构成,分别为水滴筹(公益筹款业务)、水滴互助(保险互助业务)、水滴保(保险经纪业务)。2018年至2020年,水滴公司的营收呈增长趋势,分别达到2.38亿元、15.11亿元、30.28亿元。但其净利处于亏损状态,2020年亏损6.64亿元,2019年同样亏损,数值达3.22亿元。连续三年(2018至2020年)亏损或许也是它无法在国内上市而赴美上市的原因。

在水滴公司的营业收入中,占比更大的为保险经纪收入,2018至2020年该项收入分别占总营收的比重为51.3%、86.6%、89.1%,2020年该收入已近27亿元。水滴公司曾表示,平行于水滴保的水滴筹是水滴公司为大众提供的筹款工具,不为公司带来营收,且公司并非公益组织。

虽说水滴公司将公益组织的身份与自身撇清关系,在大众心中,水滴筹已与水滴公司划上了等号,以“水滴筹发起筹款”开头的朋友圈链接将公益组织的形象深深植入用户心中。如果水滴公司承认了以水滴筹为窗口部分转化成水滴保用户的盈利模式成立,那么水滴公司是否就可以确认是带有公益性质的公司呢?用户小李向本报记者道出了自己的想法“公益和商业难以兼得。公益事业不是拿来赚钱的生意。”

,也有部分网友给出了偏向正面的评价“水滴筹确实帮助了很多看不起病的人,不能一棒子打死。”“收入从卖保险中获得,也不是什么坏事,中国的保险业需要一个咨询平台,给老百姓量身推荐保险品种,往这方面发展,利用自身巨大的流量,或许也能闯出一条路来。”

对于水滴公司的商业模式,沈萌认为,水滴筹的商业模式缺乏理直气壮的逻辑基础,盈利方面也不敢大张旗鼓的推广,除了高速成长之外,难以拿出更令人信服的证明。

说到公益筹款就想到水滴筹,这并非小众的想法。显然,带着爱心光环的水滴公司难以承受住以公益为幌子做保险经纪生意的非议之重。2020年9月,银保监会在《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分析及对策建议研究》中载明“有的 互助平台会员数量庞大,属于非持牌经营,涉众风险不容忽视。”2021年3月,水滴互助关停。水滴公司将业务在赴美上市之前理清,多半是避免业务不合规而产生的漏洞和异议。

水滴公司恢复ipo计划 水滴公司正式赴美ipo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