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有多鬼才(鬼才王勃完整版)

生活常识 2023-05-14 20:34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王勃短命的原因 “鬼才”王勃(原创首发)

提起王勃,凡是熟悉中国古代史和喜欢古代文学的人都会马上想起两个字“鬼才。”在他只有短暂的27年人生中,最出彩的就是他14岁时作的那篇至今无人超越的骈体文《滕王阁序》了。

,说他是鬼才,也的确名副其实。

《新唐书.王勃传》介绍他的文字,是这么描述的

唐高宗麟德初年(即公元664年),官员刘祥道奉旨巡行关内,考察吏治民风。王勃给刘祥道写信,毛遂自荐,展示自己的才学。刘祥道读了他的信后非常赏识他,便上表朝廷,推荐这个年轻的人才。

高宗皇帝召见王勃,当面询问考察。王勃引经据典,侃侃而谈,立刻得到了皇帝的赞赏。当时还不满二十岁的他,就被授予朝散郎的官职,可谓少年得志。

王勃才华横溢,文思敏捷,朝廷每有庆典大事,他都能写出精美的颂文,一时间在京城名声大噪。皇子沛王把王勃请到自己府中,担任专门的著作工作,修撰《平台秘略》一书。

书成以后,沛王对王勃更加信任宠爱。,王勃毕竟年轻不懂事,不知道世道险恶,更不清楚皇族内部的规矩、忌讳,以及皇子之间的微妙关系。,闯祸就成了一种必然。

当时,皇子们之间经常玩斗鸡游戏,王勃少年心性,也动了童心,竟然替沛王写了一篇声讨英王鸡的檄文,大概是这篇文章写得火药味十足,太像刀光剑影的战场上的战斗檄文了,英王受不了,竟然和沛王闹起了意见。

说起来,这本来是青春少年们的游戏,高宗皇帝听说以后,非常生气,认为这样下去势必会挑起皇子之间的矛盾、纠纷,便把王勃作为替罪羊,轰出了王府。

王勃被逐出王府后,自然没人再敢接近他。在长安城里待不下去了,便只好四处游历。到了四川以后,他听说虢州的山上盛产草药,想起政治险恶,便动了研究医学的念头,求托贵人门路,弄了个虢州参军的小官。可是,王勃是天才,自然脱不了天才的通病,那就是骄傲自大,目中无人。故此,他周围的人缘极差。

正巧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了罪,跑到王勃家里。王勃一时心软,就把此人收留、隐藏了起来,过了些日子,风声有点紧,王勃担心事情暴露受到牵连,情急之下,下手杀了这个官奴。

事情败露之后,王勃以杀人罪被判了死刑。也是他命不该绝。行刑前,恰好遇上朝廷大赦,死罪免去,贬为庶民。

由于王勃这次祸闯得极大,他父亲王福畤作为雍州司功参军,也受牵连贬了官,远远地跑到偏远的交趾县做了县令。父亲被自己牵连,王勃不忍,便去看望了父亲。在回程路上乘船渡海的时候,遇上了风暴,王勃失足掉进水里,在大风暴中连淹带吓死了。可怜他当时只有二十七岁。

王勃的一生尽管短暂,就像天上的流星一样一闪而过,但也留下了他应有的耀眼光芒,在中国古代史和文坛上占据了他应有的位置。

为什么说王勃是鬼才呢?大概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王勃年龄太小就极有才气,人们实在弄不清楚他的这些连许多写了一辈子的文人都写不出来的华美文章究竟是怎么写出来的。二是见过少年王勃写文章的人都说,他的文章一气呵成,想都不想就挥笔而就。写以前不思考,写完以后也不改动。

我们常说,一般人写文章要打草稿,打完草稿还需要反复修改;高明的人不在纸上打草稿,打的是腹稿。也就是说,在心里酝酿成熟以后,一挥而成。“腹稿”的典故,有人考证,大概就是出自王勃。据说,王勃写文章以前,并不认真思考,而是磨一大池墨,然后美美地喝上几杯酒,拉起被子便蒙头大睡。睡醒之后,提起笔来,刷刷点点,一气呵成,一个字不改。有人考证,他的许多书稿、文章都是这么写出来的。

这样的少年才俊,岂不就是鬼里鬼气的“天才”吗?

著名的《滕王阁序》,就是王勃在去交趾探望父亲的路上,路过钟陵(即今天的江西南昌),留下的一段千古佳话。

九月九日重阳节,当地的都督阎公在滕王阁大宴宾朋,本意是让自己的女婿事先作好一篇序文,准备在滕王阁上大庭广众面前炫耀一番。都督阎公为了表示客气,先让大家写,大家知道这是虚让,便都没有动笔。

王勃是个生客,不知道这里头的奥妙,又恃才傲物,目空一切,他拿起笔来就写,把人家都督的女婿晾在了一边。都督阎公起先很生气,但又不好发作。为了表示、发泄他的不满情绪,都督阎公愤然离开了现场。心想哪儿来的大胆狂徒,连这么简单的规矩都不懂!但都督阎公又天生爱才,便又忍不住想看看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孩子究竟有什么本事。便让属下官员盯着王勃,王勃写一句就给他往里传一句。结果阎公发现王勃越写越精彩,特别是看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时,都督忍不住从里屋跑了出来,大力夸赞王勃是天才,两人结成了忘年交、好朋友。这篇文章,就是后来传诵千古的《滕王阁序》。

人人都知道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以诗文著称。其实,他虽然短命,仍然不失为一位极有造诣的学者,做过不少学术研究工作。他对《易经》和汉朝以来的天人感应、五德终始之类的学说也很有研究,提出过自己的全新观点,不承认魏晋以来的王朝是正统。他甚至认为连北周和隋朝都不是,唐朝直接继承的是汉朝。王勃的这个学说,在唐朝时曾经发生过重大影响,被各种政治势力利用。武则天时代,李嗣真建议唐朝继承周汉,而废弃北周与隋;唐中宗时代又恢复过来,提高了北周、隋的地位;唐玄宗天宝年间李林甫执政时,采用王勃的学说,继承周汉;杨国忠执政时,因为自己和隋朝同姓,再一次颠倒过来。学说被政治斗争利用虽然显得可笑,但毕竟说明了王勃这一学说对后世造成的重大影响。

王勃一家,几乎全是才子。哥哥王剧,弟弟王助,都是进士,也都作了官。最初,王勔、王剧、王勃弟兄三人出了名,被杜易简称为“三珠树”。后来,王助、王劼也长大了,都在当时的文人中很有名,“三珠树”就变成了“五珠树”。王劼很可惜,和王勃一样,也是年纪轻轻就死了。他们的小兄弟王劝长大了也是才子。因为几个儿子全都很有出息,他们的父亲王福畤自然脸上有光,平常更爱向别人夸赞自己的儿子,被朋友们称为有“誉儿癖”。王福畤就让儿子王助拿出文章给朋友看,朋友看了,说“生了这样有才气的儿子,自然应该夸一夸。”

王勃是初唐诗坛上一位非常有才华的诗人,只活了27岁,确实令人痛惜。

关于王勃的生卒年,至今学术界仍有分歧。有人说他活了29岁,也有说27岁,或28岁的。杨炯《王勃集序》说他于唐高宗上元三年,也就是公元676年卒,年28岁。据此,王勃应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649年。而王勃《春思赋》载“咸亨二年(也就是公元671年),余春秋二十有二。”据此推算,则王勃应该是生于高宗永徽元年,也就是公元65O年。这是王勃自述,应该是最可信的。所以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王勃是生于永徽元年(即公元650年),卒于上元三年(即公元676年),也就是说王勃去世那年,应该是27岁。

鬼才王勃完整版 王勃鬼才壁纸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