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中央城市广场效果图(青岛中央城市广场)
青岛乘坐地铁可以带运动剑吗 让城市会客厅更“好逛”!青岛五四广场拟打造全新“地下城”
青岛的城市地标——五四广场即将迎来一次更新和蝶变:打造土地利用更集约、配套功能更完善、公共活动空间更多样的高品质城市会客厅,向地下“再生长”。
根据《青岛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市 *** 令271号)《青岛市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办法》(青政办字〔2018〕127号)等文件的要求,8月5日,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五四广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情况公示》,启动五四广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公众参与和风险评估工作。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让生活更美好,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是青岛的不懈追求。
当下的青岛,正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未来之城,把城市更新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业态重塑、整体环境提升紧密结合起来,持续改善城市功能品质,在历史城区保护更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地铁建设及地铁沿线开发建设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建设工程和重点片区的城市更新改造,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让城市环境更美好,让市民生活更舒适。
城市地下空间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在城市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下,已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增长极和关键驱动力。合理、适度开发城市地下空间是提升城市功能、医治“城市病”的重要途径之一。
青岛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积极推进土地复合利用,推广“一地多用”和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深化前海地下空间综合开发规划设计”写进了今年的市 *** 工作报告。
城市广场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作为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攻坚行动的承载项目,五四广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的启动实施,是青岛以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次探索,对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土地资源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将让这座城市地标更加迷人,让“城市会客厅”更具人气。
01 城市的精神地标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有多个著名景点和城市地标。其中,建置初期就修建的百年青岛象征——栈桥,以及新世纪的象征——五四广场广为人们熟知。
五四广场是青岛市标志性建筑,是一处集草坪、喷泉、雕塑于一体的现代化风格广场。从地理位置上看,五四广场北与青岛市级机关办公楼相望,南临浮山湾。
五四广场 王雷/摄
资料显示,1996年,青岛东海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就新建广场规划方案面向社会征集方案,收到天津大学等单位递交的规划稿20余个,正式启动施工准备工作。1997年3月,五四广场开工建设,同年10月22日建成并对外开放。2004年11月,文化部授予五四广场“全国首批特色文化广场”称号。
整个广场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东海路为界分为南北两区:北区以绿荫大道间的草坪为主,中央建有喷泉;南区由露天舞台、点阵喷泉和观海迎月台等组成。广场主体雕塑“五月的风”采用螺旋向上的钢体结构组合,坐落在观海迎月台上。离岸160米的海面上,建有全国喷射水柱更高的海中喷泉。
对青岛而言,五四广场有着浓厚的红色基因,凝聚着这座城市的红色记忆。五四广场为纪念由于青岛 *** 问题引发的五四运动而命名。可以说,一百多年前的五四运动塑造了青岛在中国城市格局中的特殊地位,才有了今时今日之青岛。
五四广场主体部分“五月的风”雕塑,直径达27米,高约30米,重达700吨,以螺旋上升的风的造型和火红的色彩,喻示出一种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雕塑以单纯简练的造型元素排列组合成旋转腾空的“风”,顶部装置有火炬头,通体火红,寓意青岛与五四运动的渊源,五四运动是点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火种”。
五四广场已经成为青岛的地标、市民游客重要休闲场所,以及城市精神的核心载体。
02 变身城市综合体
白天,蓝天白云映衬下,高楼大厦林立,蔚蓝色大海尽收眼底;夜间,海风习习,璀璨的“灯光秀”流光溢彩,扮靓最美海岸线……
作为外地游客来青岛必到的景点之一,五四广场是青岛的网红打卡地,一直是青岛旅游业的流量入口和人气担当。每逢节假日,“五月的风”雕塑前人头攒动,游人如织,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在这里驻足游走,体验着这座“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魅力。
五四广场的大流量,离不开便捷的交通条件。以地铁为例,地铁3号线和2号线都在五四广场设站,其中3号线五四广场站2016年开通,2号线五四广场站2017年开通。
地铁五四广场站内人流如织
这两条贯通主城区的地下“动脉”,为东西南北方向的客流快速抵达或离开提供了公共交通服务保障。在刚刚过去的七夕(8月4日)这天,青岛地铁线网客流量达到123.64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五四广场站以12.64万人次的客流表现,力压台东站(10.67万人次)、青岛北站(10.45万人次),成为当天线网客流量更大的车站。
但是,与火爆的客流相比,地铁五四广场站内的综合开发利用略显缓慢,特别是商业资源开发利用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事实上,围绕五四广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早已现端倪。去年印发的青岛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香港中路商务区重点对轨道站点周边广场、绿地地下空间进行开发利用,加强地下空间与地铁站点的互联互通,提高地下空间使用效率,设置地下步行系统、地下停车设施、地下文体服务设施,形成“五核(延安三路、五四广场、南京路、奥帆基地、燕儿岛路地铁站)发展,轴带(地下空间廊道)相连”的规划结构。
此次五四广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将扮靓这张蜚声中外的“城市名片”,让“流量”转化为“留量”和“增量”。
公示信息显示,该工程位于市南区现状五四广场地块内,北至香港中路、南至东海路南侧,总占地面积约6.68公顷。本次结合地铁五四广场站地下空间进行整体开发,打造集特色商业、文化娱乐、生活服务、体育休闲为一体的综合体,并配套地下停车泊位;新增香港中路、东海路地下过街通道,结合地铁出入口、地下人行走廊建立地下人行体系,实现地铁出入口与五四广场地下空间的连通。项目的建设可为城市居民和游客提供良好的、多样的公共活动空间,展示青岛的城市形象。
项目初步方案示意图
集聚商业生活休闲娱乐等功能、配套地下停车泊位、地铁出入口与五四广场地下空间的连通……随着站点周边区域地下空间一体化以及地上地下相衔接的统筹开发模式推进,五四广场站将导入多元复合型城市功能,实现地铁站站城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五四广场的品质和颜值,助力五四广场打造成为吸引力更强的地标性商圈。
03 加速打造“地下城”
“看不见的才最迷人。”
地下空间是城市的宝贵资源。近年来,城市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另一方面,随着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国内很多地铁城市都重视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结合地铁建设对地铁沿线进行大规模、多方面的开发。
位于地铁1号线与13号线交汇处的西海岸新区长江路地下空间开发项目——“长江地一城”主体已完工,计划12月底开门纳客
2021年12月,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以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联合发布的《2021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蓝皮书》显示,中国以地铁为主导的地下轨道交通、以综合管廊为主导的地下市政等快速崛起,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呈现规模发展态势,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大国。
面对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发展困境,青岛向地下要发展空间,深挖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潜力,酝酿着打造一座“地下城”。
2020年,《青岛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条例》开始施行。该《条例》进一步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地下空间,促进地下空间高质量系统性开发建设,打造互联互通和高效利用的地下空间,为青岛合理、有序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提供了重要的法制保障。
伴随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快速推进,青岛地下空间开发规模逐年快速增长,功能类型也向多元化、复合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地下交通、地下公共服务设施、地下商业综合体、地下人防工程、地下街区等地下空间利用设施投入使用,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先说说地铁。从2015年3号线北段通车,到现在的6条线路、总长284公里的地铁线网,青岛地铁运营里程在短短几年间跻身全国前十。线网覆盖面更广,出行里程更长,让更多人选择了地铁出行。
今年,随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全面起势,“轨道上的青岛”开启建设“加速度”:一期、二期4条线路加紧建设,三期规划线路全部开工。目前,青岛在建地铁线路已达到11条、219公里。这座城市的地下“生长轴”正在不断延展,辐射延伸到越来越多的城市角落。
再看看管廊。与目之所及的城市更新建设同频,如今,我们的脚下也正在进行着一场“看不见”的城市进化——截至去年年底,青岛建成各类管廊达160公里。点连成线,线连成片,东至蓝谷核心区,西至西海岸新区贡北路,北到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地下管廊网图上已然多点开花,悄然改变着青岛地下的城市“生命线”,让城市的发展既有“面子”也有“里子”。
今年3月,崂山区在王哥庄街道打造建成了首条智慧化地下综合管廊
除了地铁和综合管廊,青岛还在加快推进一批地下空间建设重点项目。比如,正在建设的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台东商圈等项目;青岛地铁深入落实TOD开发理念,结合轨道交通建设加快布局沿线及站点周边地下空间开发;在老城区,青岛正结合改造对早期地下空间资源赋予新的功能,加大地下停车场、综合管廊、污水处理、垃圾收集转运等地下公用设施建设力度。前海一线的地下交通工程也在研究谋划中。
刚交付不久的李村路停车场
筑梦地下,未来可期。随着五四广场等越来越多的地下空间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矛盾将得到极大缓解,青岛将加速构筑起节约高效的地下空间格局,更好地支撑城市发展能级和城市竞争力提升。
作者 | 周建亮 摄影 | 王雷 等
青岛中央城市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