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禁止的野味种类(拒绝野味少往人多地方走)
熊掌冷冻保存多长时间 野味可能会少活5-10年
过去10年,我国共查获209起穿山甲走私案件,涉案穿山甲12000多只。中国动物学会副秘书长张立说“2008年我国穿山甲数量约为两三万只,比2002年减少了一半,大约全国一半省区穿山甲已经绝迹。”
“穿山甲公子”“穿山甲公主”被连续曝光,让“野味”这个话题再成热点。触犯法律者,必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在法律保护范围之外,追求野菜、野生动物的人并不罕见。
为什么人们如此钟爱野味?吃野味对人究竟有什么好处?著名学者、协和医学院教授王晨光表示“吃野味绝对是一种误解,绝非正确选择,要承担物种失衡、损害健康等多方面风险。”
吃野味可能会少活5—10年
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驯化了许许多多动物和植物,它们更美味,也更营养,可为什么还有人认为野生的动植物更好呢?
王晨光认为“人类驯化动植物的历史很短,这种驯化至今仍在进行中,只是手段变得更高明而已。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北美科学家通过杂交技术,研发出一种双低油菜(指菜油中芥酸含量低于3%,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低于30微摩尔/克的油菜品种;双低油菜中的油酸含量达60%,被称为“最健康的油”),减少了油菜中影响人体健康的成分。这样的研发其实一直都在进行中,驯化的目的,无非是提高产量、增加有利于人体的元素,或减少对人体有害的元素等。既然驯化依然在进行,就需要不断寻找野生种,可能一些人会觉得科学家都在找野生种,岂不就证明它们更好更健康吗?”
人类在进入农耕阶段前,经历了漫长的采集渔猎时代,相比于农耕,采集渔猎成本低,食物种类多样,劳动强度也小得多。据估算,采集渔猎人群每天只用工作2小时,而在成熟的农耕社会中,年均工作时间达3000—3500小时。由于小农状态下食物种类单调,造成农耕者骨骼钙含量不足,平均身高较采集渔猎人群矮5-10厘米。这可能使先民产生了野味更有营养、更美味的错觉。
,在今天大农业的背景下,农业产出种类与质量均大幅度提高,现代人平均身高已高于采集渔猎人群。
虽然农耕人群体质弱于采集渔猎人群,但平均寿命较后者长5—10年,因野味不洁净,可能含有致命细菌或病毒,这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采集渔猎人群后来都转向农耕。
对于许多人至今“执迷不悟”,王晨光说“不排除有猎奇的因素,有一些人觉得越稀少越珍贵,事实未必如此。,许多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人们钟爱野味,这可能是因为野味成本较低,而发达国家就很少出现这样的现象。这些国家设有专门的打猎季,但那是出于控制物种之类的原因,并不是为了获取食物。”
野生的比养殖的更好吃吗
“宁吃飞禽一口,不吃走兽半斤。”很多老饕会吹嘘自己吃过某种新奇的野味,认为是平生更大享受。野味真的更美味吗?
王晨光说“口感是一个没有标准的概念,很难说哪种食物口感更好。有人说野生动物活动量更大,肌纤维发达,脂肪含量少,口感更筋道,但这也并非野生动物的专利。事实上,现在有很多散养的牛羊猪,在山上圈一大片地,任凭动物自由活动,这样的动物和野生动物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所有野味跟同种的人工养殖动物相比,味道上都有差距。如野猪比家猪滋味差,野鸡比家鸡滋味差。
可为什么总有人声称野生的比家养的好吃呢?原因不外乎几类。
一是没有将此野生种与人工驯化种做对照,比如穿山甲,比如巨蜥,就没有驯化种。
二是拿普通速生品种跟野生精品比。有人楞说野鸡比家鸡味道好,可你做比较的是菜市场几块钱1斤的速成鸡,如果你拿散养土鸡去比,拿竹丝鸡、贵妃鸡和乌骨鸡去比,野鸡哪能比?
如今许多生态农庄的养殖能力有限,遇到大规模客流时,经营者只能去市场购买成品,名义上是土鸡,其实是普通的西装鸡,不能拿这个和野鸡比。
现代养殖追求速度和产量,可能会影响口味。以鸡肉为例,鸡肉的香味很大程度上由其中的“呈味核苷酸”决定,而“劲道”“有嚼头”则是由肉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决定。这些决定风味和口感的成分跟鸡的生长期长短有关。生长时间越短,“鸡味”越淡,也越嫩。不过,如果选择非速生鸡,则味道就会比野鸡更好。
王晨光说“养殖与种植的动植物是人类长时间筛选出来的,且仍在不断筛选和驯化中,所以就营养价值来说,肯定比野生的更好。”
野味中有特殊元素吗
不少野味追求者认为,野生动植物中有平常食物中缺乏的元素,,吃野味也是进补,可补充日常饮食中的不足。
王晨光认为“这是错误的,事实恰恰相反。,即便种植养殖的动植物中某些营养元素确实含量稀少,也并不代表野生的就多。,人类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如杂交、饲料配比等 ,增加某种缺少的元素。比如不饱和脂肪酸,使用现代化的种植或养殖技术,可以大大增加食物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营养学家曾经把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的营养成分进行过仔细分析,结果发现家禽、家畜的营养成分和野生动物的营养成分,实际上是相差无几的。比如说等量的熊掌和等量的鸭掌,所含的营养素的含量是差不多的。野生动物能治疗疾病这种说法,从现在医学来讲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反而是野生动物引起的人类重大疾病比比皆是。
王晨光说“有时候,现代养殖种植的动植物,和野生的相比,确实缺少某些元素,但缺少的往往是对人有害的,是人为去掉的”。
天然就更健康吗
在许多人眼中,野生绿色、健康、安全,但在科学家的眼里,事实并非如此。
野生动物自生自灭,生存环境大多较差,极易于各类病菌大量繁殖,因而大多数野生动物体内都携带有大量的病菌和寄生虫,它们携带的病菌、寄生虫往往是人工饲养动物携带的二三倍甚至还要多。由于野生动物的交易多是地下渠道,卫生检疫部门对此很难有效监管。尤其是一些病菌寄生于动物的肌肉、血液和内脏器官中,即便是进行高温烹煮,有时也难以将病菌消灭。这些病原体进入人体之后能引起多种疾病,如狂犬病、结核病、鼠疫、炭疽、甲肝等。
王晨光说,“生物多样性非常重要,一种生物的灭绝会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必然影响到人类自身。为了口腹之欲导致物种消失,有些得不偿失了。”
据调查,接近一半的野生青蛙体内携带有裂头蚴寄生虫,人吃野生青蛙时,极容易将蚴虫一起吸收进体内。裂头蚴虫寄生在人体,可能会引起多种疾病如钻进眼睛里,可能引起失明;若进入大脑,会导致癫痫或瘫痪;要是闯入内脏如肝、心、肾,也会造成巨大的伤害。蛇类动物身上的病毒进入人体,会引起腹痛、腹泻、持续性发热等症状。,越是生长在潮湿、污秽环境中的野生动物,如鼠类、蜥蜴类、蛇类等,身上携带病毒的数量也越多,对食用者的危害也就越大。
风险并不意味着一定受害,导致一些人抱有侥幸心理,王晨光说“除了一些特殊的病毒,一般的寄生虫、病毒经特别处理,如冷冻、高温后,就不再具备活力。但在烹调野生动物时,难免要与它发生接触,有些病毒可通过皮肤感染,如果手上有伤口,感染几率就更高”。
生食比熟食更营养吗
这些年来,生食已成为潮流,王晨光认为“生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但可以确定的是,生食不是拿来就吃,也要经过处理。”
王晨光说,“现在很多人吃生鲜、寿司之类,有一次我看到过吃三文鱼的,从海里捞上来,切了片就吃,这肯定不行,很可能有寄生虫。”
王晨光介绍说“有些是绝对不适合生食的,比如豆科植物,不做熟有毒,肉食更好不生食,如果非要吃,必须经过特别处理,比如冷冻。而蔬菜水果,在保证干净的情况下,生食是有好处的。要说明的一点是,许多人认为烹饪会让某些元素流失,这是不准确的,加热的过程确实会让一些元素流失,但也有一些元素通过加热,反而能增加,说生食一定更好,那是不确切的。”
野味可以治病养生吗
中国人讲食药同源,许多动植物本身也有药用的用途,,食用野生动植物常被视为治病养生的良方,但在王晨光看来,这样的观念也未必正确。
王晨光说“不仅是中医药以动植物入药,现代药物也有很多这样的现象,比如青蒿素,提取自黄花蒿之中,还有一种紫杉醇,提取自紫杉,具有强烈的抑制肿瘤的作用,今天依然作为化疗药物。但这不意味着吃到肚子里就有效。”
,野生药材中含有的药用元素,现代化种植养殖的未必没有。
,许多药材,直接吃未必有用,如青蒿素,确实是从黄花蒿中提取,直接吃黄花蒿,即便是有效,但就算整天不吃别的只吃它,也未必达到治疗的用量。紫杉醇也是同样的例子,一颗百年紫杉,提取的紫杉醇,只够一个人一星期的用量,一个人一星期能吃掉一颗百年大树吗?何况紫杉醇是制剂,口服未必有用,就是吃多少树叶树皮,也没效果。
王晨光说“我们常有一个误区,即尝鲜。比如钓鱼,国内钓鱼者从很脏的水沟里钓上来的鱼,也常常舍不得扔掉,而是拿回去吃。但在发达国家,很多人即便在非常洁净的水中钓到鱼,也并不一定会吃它。” 文/迟乾
【 】急聘新媒体运营人员,编辑、记者、广告销售岗也有空缺,欢迎优秀人才加盟《中国家庭报》!简历投递zhongguojtb@163.com
拒绝野味少往人多地方走 野味有必要禁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