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论剑(雪中悍刀行夫子论剑)

生活常识 2023-05-14 19:24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唐宪宗为何毁西平铸剑地 《雪中》论剑

雪中论剑

——由《雪中悍刀行》引出中国剑文化

及古代著名铸剑地

《雪中悍刀行》电视剧宣传海报(图片来源 )

年前有一部热播武侠剧《雪中悍刀行》,相信很多小伙伴也都追过,同名原著小说《雪中悍刀行》所构建的武侠世界蔚为壮观,笔者作为书迷也是之一时间追完了这部剧。

既然是武侠剧,那就离不开剑和剑客。剑是江湖侠客最常用的兵器之一,乃是兵中王者,被美称为“百兵之君”。剑客也是一个令人心生向往的职业。太白《侠客行》诗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写尽了剑客的潇洒与风流。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诗仙”李白其实也是一名剑客,师从剑圣裴旻。

李白不爱喝酒的剑客不是好诗人(图片来源 )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剑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远远超出了其本身的实用价值。君子佩剑之风古来有之。由于铸剑工艺复杂,远比其他兵器耗时耗力,在古代只有有权势的人才有资格和实力拥有一柄宝剑。因其可用以防身,且携带方便美观,所以古代名士贵族、文人墨客多佩剑,久而久之便成为了身份的象征甚至具有了明显的等级观念。古代那些名人雅士无一不身穿华服、腰悬宝剑,就连“兵仙”韩信在发迹之前饭都吃不上都快饿死了也不忘费尽心思搞一把佩剑挂腰上显摆。

越王勾践剑,历经两千多年不朽,仍锋利无比 湖北省博物馆藏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雪中悍刀行》中描述了不少剑客、名剑以及铸剑圣地,如“天不生我李淳罡,剑道万古如长夜”的剑神李淳罡,佩剑“木马牛”,乃是天外陨铁所铸;“桃花剑神”邓太阿,佩剑为古剑“太阿”,出自吴家剑冢;“棠溪剑仙”卢白颉,佩剑名曰“霸秀”,剑出棠溪剑炉;剑九黄的剑匣九剑,天下十大名剑有其六,有东越剑池等剑道圣地。

《雪中》剧照剑九黄的剑匣(图片来源 )

《雪中悍刀行》虽然是一部虚构的武侠小说,但书中描述的一些人物、名剑、铸剑地却是有历史原型,并非胡编乱造。如“霸秀”剑,原型为“秀霸”剑,剑主人为汉光武帝刘秀,“太阿”剑更是与“龙泉”剑齐名的古代名剑。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剧中的名剑总是有一定出处,如吴家剑冢、东越剑池、棠溪剑炉等地,并非随便在哪儿铸一把剑就能成为名剑。在历史上也是如此,名剑总是出自一些著名的铸剑圣地。剧中的铸剑地也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型存在。

古代著名铸剑地(底图来源标准地图服务系统)

棠溪剑炉原型为河南省西平县棠溪村,是历史上著名的冶炼之乡,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保护最完整的冶铁遗址区。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述“西平棠溪春秋属楚,战国归韩,方圆480平方公里,时有冶铁铸剑工匠7000余人,乃著名冶铁铸剑圣地。”西平县至今仍保存有被国务院批准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冶铁铸剑残炉。

战国冶铁残炉遗址(图片来源 )

汉代王充《论衡·言毒》“铸多非一工,世称楚棠溪。”《战国策·韩策一》“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溪子、少府、时力、距来,皆射六百步之外。韩卒超足而射,百发不暇止,远者达胸,近者掩心。韩卒之剑戟,皆出于冥山、棠溪、墨阳、合伯、邓师、宛冯、龙渊、大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鹄雁,当敌即斩坚。甲、盾、鞮、鍪、铁幕、革抉、芮,无不毕具。”《史记》“天下之剑韩为众,一曰棠溪、二曰墨阳、三曰合伯、四曰邓师、五曰宛冯、六曰龙泉、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干将也。然干将、莫邪剑名也,其剑皆出西平县。”《吴越春秋》记载“棠溪在西平,水淬刀剑,特锋利,为干将莫邪所从出,亦名川也。”《中国通史简编》“西平有龙渊水,淬刀剑特坚利”。

棠溪剑炉自春秋战国起已有2700多年的冶铁历史,开创了灿烂的铁器文明。自秦至唐宪宗元和年间的上千年,历代中央 均在西平设置铁官,督办兵器制造。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冬,唐宪宗发兵平定中原叛乱,将棠溪冶铁城夷为平地,自此,棠溪宝剑从历史上消失。

东越剑池历史原型为浙江德清县莫干山剑池或是浙江龙泉县剑池湖,因地处吴越,《雪中》作者在小说中将其化名为“东越剑池”。相传莫干山是干将、莫邪为吴王阖闾铸剑之地,莫邪、干将在此铸雌雄宝剑,磨以山之石,淬以池之水,则铦利倍常。相传欧冶子亦在剑池铸成“龙渊”、“泰阿”、“工布”三剑献于吴王。《太平寰宇记》中说“昔人就水淬之,剑化龙去,故剑名龙泉。”清《一统志》载“浙江龙泉县南有水曰‘龙渊’,唐时避高祖(李渊)讳,改曰‘龙泉’,宋又改曰‘剑池湖’,相传剑池湖位于城南秦溪山边。古时,山南侧有七井,如北极星形分布,井水甘冽,铸剑先师欧冶子在此汲水淬剑,能增强刚度,不易生锈。”

欧冶子、干将、莫邪铸剑的传说尚未有定论,亦有为楚王铸剑之说,铸剑地亦有争议。安徽庐江冶父山铸剑池相传为春秋越国欧冶子为楚王铸剑之所,铸剑池又称龙泉,相传欧冶子以龙泉水淬火,为纪念“冶炼之父”欧冶子遂得名冶父山。

1

2

3

莫干山剑池(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位于山西省泽州县的大阳古镇亦是历史上著名的冶炼重镇。大阳古称阳阿,冶炼铸造业可追溯到春秋时期,据清初学者毕振姬考证,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阳阿古剑”就产生于此。毕振姬在《四州文献》中说“古有阳阿之剑,可‘陆断牛马,水截鸿雁’”。在烽火连天的战国时期,大阳成为韩国的兵器生产基地,使得韩国在战国七雄中以兵器锐利著称。

大阳古镇全貌(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大阳的冶铁铸造业不仅创造出了“阳阿古剑”这样的神兵利器,在铸造生活器具方面亦是名扬海外。晋国最早使用的炼铁鼓风炉,在大阳发明和使用。明、清两代,大阳的采煤、炼铁和铸造行业最为鼎盛,不仅产有铁锅、铁钉、铁锁等生活用具,而且镰刀、斧头、铁锹、犁铧等农具样样齐备,其中以钢针最负盛名,被誉为“九州针都”。据德国李希霍芬在《中国——亲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为根据的研究》中说“大阳的针,供应着这个大国的每一个家庭,并且远销中亚一带”。

大阳古镇冶铁作坊

大阳古镇冶铁匠人

大阳古镇冶铁条炉

大阳古镇锻造的宝剑,21世纪的阳阿宝剑

古法冶铁

大阳古镇陈列的中国制铁领先西方世界的故事

大阳古镇打铁花,滚烫的铁汁洒向空中如烟花般绚烂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棠溪、大阳等地能够成为历经千年的冶炼重镇,使得天下名剑尽出于此,必然有其共同的原因所在。在古代交通不便,铸出的宝剑、铁器可以远销海内外,但不太可能从遥远的地方购买原材料用以冶炼。毫无疑问,这些冶炼之乡无一不是依山傍水,矿产资源丰富,为冶铁铸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如棠溪位于伏牛山余脉,铁矿藏量丰富,这是它的之一大优势。第二,棠溪周围群山之中生长着棠棣木,棠棣木生长缓慢、木质坚实、纹理细腻,是制做剑鞘的上佳材料。第三,棠溪水水质清冽,且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晋书》记载,棠溪水淬刀剑非常坚利。

又如大阳,《山海经》曾记“虎尾山之阴有铁矿”,指的就是大阳至今还仍在开采的虎尾山矿区。大阳所在的山西省晋城市被誉为“煤铁之乡”,煤矿、铁矿储量丰富,采煤业、冶铁业的鼎盛必然促进铸造业的兴盛。古泽州有着“铸铁之都”的美誉,泽州铁货至今依旧远销海外,极负盛名。

《中国影像方志》报道的虎尾山铁矿(图片来源 )

棠溪、大阳等冶铁重镇开创了灿烂的铁器文明,大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变革,使中国由青铜时代走入了铁器时代。岁月匆匆,两千多年过去,曾经的辉煌早已消散于历史云烟之中,“龙泉”、“太阿”、“干将”、“莫邪”等名剑亦仅存于传说之中。

苏州旅游剑池虎丘,传说埋葬名剑三千把的地方(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战国鎏金嵌绿松石剑 苏州东吴博物馆藏(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剑客风采(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编辑万鹏

美编许宏玺

校对周星星 刘淇郡

雪中悍刀行夫子论剑 武当雪中论剑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