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以小见大(乘风而行逍遥游)
乐逍遥下一句是什么 逍遥游以乐,通达以恬生
庄子对于个性的尊重,对于自由的追求,向来是不加掩饰的。世人趋之若鹜的物质和欲望,也正是他弃如敝屣的东西。而他之所以要坚决摒弃的原因,正是因为这些外物会扰乱正常生命、侵害独有人性;而之所以要“保全人性”,乃是为了“自处自乐”;之所以要把“自处自乐”看得如此重要,最终是为了让个体独有之生命达到“全身葆真”的境界。
也就是说,一旦拥有这种尊生惜己护命的人生理念,一定是抓大放小、懂得取舍的,也一定是将自己放在宏大宇宙中取悦自己,全身葆真,活着时逍遥自乐,去世后精神永存。
,《庄子》一书,是将“自处自乐”作为一个很重要的生命理念加以阐释的,而其《逍遥游》篇中的“逍遥”,《至乐》篇中的“至乐”,《达生》篇中的“达生”,对于这种“自处自乐”之人生理念的阐释,又各有侧重点不同。
逍遥,便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庄子《逍遥游》告诉我们,若想达到这样的境界,那就要把自己放入宇宙与自然的大环境中,做到乘物以游心。
逍遥,强调的是“大自在”。
至乐,更高的快乐便是无乐。庄子《至乐》篇告诉我们,若想达到这样的境界,那就是要时刻记得自己是宇宙和自然的一员,个体渺如尘埃,最终复归于土,那就没有什么值得在乎与执著追求的,只要一心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让自己在纷乱的世界里不受干扰地享受自性的舒展即可。
至乐,强调的是“全放下”。
达生,通达生命,那便是弃世与无累。忘却自己,没有“我执”;忘却外物,无所追求。做到无所其适,自养其养,顺应万物,自得自足。
达生,强调的是“无所累”。
《庄子·内篇·逍遥游》《庄子·外篇·至乐》《庄子·外篇·达生》,这三篇,在《庄子》一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一个人的一生,如果能做到大自在,全放下,无所累,那么其定然能够享得一份生命逍遥与自乐之趣。,《庄子》其余篇章,也从各个角度分别阐释了其“自处自乐”的生命理念。
由此得之,在庄子看来,一个人要获得快意人生,最重要的是处理好物我之间的关系,重中之重是精神内守,内心归一。如果说,庄子对于物我关系的阐释,凝炼于“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庄子·内篇·人间世》)“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庄子·内篇·德充符》)两句,那么,其对于内心归一的阐释,便集中于一句“反己而无穷”(《庄子·杂篇·徐无鬼》)。
顺应外物,驾御外物,让内心自由自在;寄托所有外部世界的不如意,都用来濡养自己的内心。明白外部世界的不遂人愿与无可奈何,还是要安于一切、顺应一切,仿佛本来就是这样。
——这是处理物我关系的更高智慧。
返归自我内心,让自性保持自由,这样才能自足自乐。一个人的内心才是真正的生命本源,才是让生命得以“全身葆真”的真正源泉与内在驱动力。
——这是一个人生存于世的至高智慧。
,庄子理念可贵,值得芸芸众生品味;大道至简,看似深邃不可触及的庄子之道,其实一旦参悟其精髓,一定会受益无穷。
尤其是后疫情时代的人们,若能从中汲取些许精华以滋养自身,定能提升生命价值,提高生命质量与幸福指数。为能对庄子的处世理念更好地加以阐释,本书后半部分便就“如何看待外物”与“如何看待内心”这两方面来具体探讨庄子的“逍遥”自乐人生之境的哲学思想。
本篇选自姚丹华专著《心游——自乐之道》,该书于2022年12月由中国思潮出版社正式出版。若购书以枕,定能护佑一生。
乘风而行逍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