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电子密盾(北京银行官网京e盾)
北京对公账户哪个银行好 北京银行京行E警通
来源2022年度城市金融服务优秀案例评选
获奖单位北京银行
荣获奖项年度十大优秀案例奖
一、项目背景及目标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虽然经济发展前景向好,但也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较大影响,经济发展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国内商业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风险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局面,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控压力持续加大,资产质量持续承压,对风险预警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在金融科技赋能商业银行数字化、智慧化、敏捷化管理的历史变革时期,为了主动把握传统银行向智慧银行转型的新机遇,更好地适应未来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趋势,积极应对上述风险挑战,北京银行为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积极落实国家及北京市“十四五”规划,加大数字化转型发展工作力度,并按照监管要求加大风险预警的智慧化、智能化管理力度,于2020年启动全面风险预警管理平台建设工作,全面风险预警管理平台PC、APP品牌统一命名为“京行E警通”,该平台作为北京银行“211工程”、“京匠工程”重点项目之一,历时1年时间实现系统上线并取得阶段性应用成果。
“京行E警通”平台的建设目标是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前沿的信息化应用技术,搭建集数据、工具、场景应用一体化的全面预警管理生态服务体系,倾力打造全景化风险画像能力、智能化预警决策能力、移动化预警作业能力、数字化预警评价能力、敏捷化应用整合能力,实现企业级全口径的风险监测及预警管控,建设符合北京银行特色及发展方向的大数据智能化预警平台,推进风险预警管理由“人控”向“机控”、“智控”转变。
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全维度信息应用平台,形成客户风险画像;遵循统一逻辑对全口径业务预警规则进行集成,对风险预警全流程进行整体规范,全面提升全行风险预警在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的数据应用、精准推送、立体监控服务能力;强化风险预警类信息的应用,建立多维度、多层次、图形化的客户预警视图和管理者全景视图,实现预警信息的全面、及时共享,并遵循“迭代建设、急用先行”的项目建设原则,按照“小步高频”策略逐步迭代优化,助力北京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智慧赋能、科技赋能、数字赋能”。
二、项目方案
“京行E警通”平台的项目从数据层面出发,建设预警规则模型体系、搭建双渠道应用平台、推进风险信息共享,实现全口径、全业务、全客户预警监控管理的目标,初步探索“冒烟指数”模型体系,以主动、前瞻的预警为信用风险管控工作赢得充分时间。
1、内外部数据有效整合
主要融合中宏观数据、地区经济、法律法规政策、同业财务指标、债券市场信息、舆情资讯,以及企业级工商信息、新闻舆情、诉讼信息、失信信息、债券发行、股票信息、融资信息、行政处罚、公开公告等十余类大数据信息,实现批量名单监测、实时接口查询和准实时推送等不同对接方式,数据接入量近2亿条,数据类别超260项。内部数据主要实现业务数据、结算数据、关联关系数据、财务分析数据和征信数据对接,打通各系统间数据边界,持续深挖数据价值,坚持以数据为建设基础,拓展系统功能配套,实现数据价值更大化。
2、建立预警规则模型体系
在数据应用基础上,从经营管理、信用行为、公司治理等维度建立100余个预警监测规则模型及策略,监测借款人还款表现、履约风险、运营风险、融资风险、违法违规行为。以授信客户为中心,指定5大类14小类关联关系传导规则,对借款人及其重大关联客户进行实时监测,综合考虑风险信息对监测主体的负面影响程度,实现法定代表人、股东、对外担保、实际控制人等共计7类不同关系场景下关联风险传导机制,并通过客户维度进行传导路径的追踪及处理。探索根据客户历史逾期情况及警情触 况,构建企业客户综合风险量化评估模型体系。
3、搭建双渠道应用平台
同步建设PC端及APP端双渠道平台,确保数据及管理流程互联互通,PC端核心功能包括首页管理驾驶舱、企业/集团客户风险画像、风险预警流程管理。数据统计方面,构建多维度监测体系,支持按机构、行业、产品和区域等维度,实现集中度监测、资产质量监测及警情监测管理,满足按单一客户维度、集团客户维度开展主题分析。除此之外,系统支持用户自定义关注名单,实现PC端、APP端自主监控及信息同步推送。
4、推进风险信息共享
推进风险预警在贷前、贷中、贷后充分应用,支持在各个环节查询行内外风险信息,并同步服务于授信后管理系统,联动授信后检查报告任务的触发策略,自动进行贷后报告信息的嵌入,并作为数据服务中台提供梳理、加工、整合后的各项内外部大数据。
5、构建“冒烟指数”模型体系
北京银行“冒烟指数”1.0版本于2022年9月正式投产并将全行上线试运行,董事长霍学文亲自研究部署、全程指导调度,科学绘制项目总体规划及短期、中长期推进路线图。项目建设以“正态规律、稳态特征、异态行为”作为突破口,敏捷分析行业、区域、个体等宏观、微观层面风险特征,从组合和个体维度分别建模,实现量化与非量化数据增益结合,形成“规则+模型+算法”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
三、创新点
“京行E警通”平台不断将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应用在风险管控的关键环节,改变传统人工预警监控模式,着力解决当前风险管理工作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实现“以客户为中心”全口径业务风险预警管理
“京行E警通”整合行内多个业务系统及数据,积极引入外部信息,强化数据应用,将全行非零售信贷类业务纳入风险监控体系,彻底解决跨平台、跨系统处理繁琐的问题。制定场景预警规则模型,实现风险监测预警前瞻性。
2、实现“以客群为抓手”集约化风险监测
通过经济依存关系和知识图谱 ,建立关联风险传导模型,将重大经济依存关联方的风险传导给授信客户主体,提高客户综合风险监测前瞻性、先进性的,重点监测集团客群、资金链客群 关系,为系统性、群体性风险监测及预警管控提供系统应用支持,避免系统性、群体性、关联性风险后知后觉的问题。每日监测企业数量超3万户,监测关联方风险超30万户,对借款人及其关联方风险“由点及面”全局预警。
3、实现“以规则为指引”差异化预警管控
根据风险严重程度细分预警信号等级,建设场景化预警规则模型,“以规则为指引”进行差异化预警认定(红色、黄色、蓝色等)及管理流程,对应提示风险处置措施,为风险防控提供更为精准的管理策略。系统集成统一的业务规则引擎,支持操作人员在信号规则配置界面灵活选择对象和决策场景,通过业务语言描述的方式,以规则为指引,完成可视化的规则模型配置操作,实现多信号、多规则、多机构的差异化、自定义配置管理,可及时调整预警处置方案及信号展示详情内容。为“一行一策、一户一策”的精细化预警决策管理提供系统工具支持。
4、实现“标准化”线上风险管理
建立智能化标准化线上操作,实现对人工预警、风险甄别、风险核查、风险定级、预警发布、预警解除等工作的全面系统支持,精准推送、立体监控服务能力。加大风险预警应用的维度,拓宽风险预警管理的半径,在授信后系统中引入风险预警的结果,推进实现预警触发式管理模式,有效提升全行信用风险能力。
5、构建“全口径”风险画像
在系统中搭建单一客户、集团客户全面风险画像,主要包含七大信息模块基本信息、经营信息、金融信息、财务数据、舆情信息、风险信息、关联企业。将工商信息、历史授信情况、历史合作情况、行内结算情况等内外部信息汇总展示,对客户的完整信息进行多维度的延展分析,构建单一客户、集团客户的立体画像,单客查询耗时由1小时压缩至10秒内。构建“T+1”时效的企业级、集团级客户融资视图和风险画像视图,切实提升授信风险监测能力,及时掌握授信客户最新风险变化趋势,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实现客户信息的深度挖掘与分析应用。
6、实现“全维度”管理驾驶舱
搭建风险管理驾驶舱功能,驾驶舱涵盖中宏观、同业主要指标、法律法规、债券违约、非标违约、风险预警等信息,引入更新时效性可达分钟级的预警快讯功能,绘制全行“资产质量地图、风险预警地图”。便于各层级管理人员对所辖业务资产质量及风险变化可视化掌握,直观掌握预警客户分布情况,从而及时发现并控制风险。
7、构建“标准化”数据中台
系统支持自动、批量地将各类内外部数据资源以指标等形式进行处理、整合与加工,从征信、司法、工商、财务、舆情等重要信息领域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不断积累形成庞大的数据集市与资源池,既满足系统长期以往的建设需求,又能够实现与其他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与对接服务。
8、实现“全天候”监测管理
“京行E警通”开通PC端、APP端双渠道服务,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体系,满足客户行内外信息查询、风险预警、风险提示及任务的全流程、全天候处理需求。进一步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满足风险预警管理的移动化、便捷化需求,使风险预警工作摆脱时间、地点、空间限制。随时随地查看、分析全机构、全业务和全客户风险情况,有效提升全行工作效能。
9、搭建“规则+模型+算法”的风险预警模式
“冒烟指数”模型1.0版本的上线有效填补了北京银行模型监测预警管理工作的空白,实现“一项突破,三个亮点、多维提升”的跨越式进展在全视角风险计量上取得创新突破;实现“风险可视化、PC+APP端双渠道、724实时监测查询”三大功能亮点;在数据源、 论、应用拓展等方面得到多维度提升。
四、项目过程管理
一期2021年9月实现以下功能
1)单一、集团客户全面画像
2)全流程预警线上化管理
3)涵盖内外部数据的风险管理驾驶舱
二期2022年9月实现以下功能
1)客户结算量分析
2)资金流向监测模型
3)财务信息模块
4)全面优化系统界面
5)“冒烟指数”模型1.0版
三期预计2023年实现以下功能
1)组合风险监测管理
2)拓宽触发式贷后管理范围
3)提升前瞻性机器学习预警模型
五、运营情况
“京行E警通”整合行内各业务系统,提供单一企业客户全景画像视图、集团客户全景画像视图、组合行业及区域全景视图等对外信息服务内容。由客户维度预警替代原有任务维度预警,预警工作整合统一,使用工作效率相较原有模式有百倍时效的提升。系统自动查询大幅减少一线人员工作量,有效替代人工非现场监测工作,并有效防范可能存在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保证管理质量的前提下大幅提升工作效能。
六、项目成效
“京行E警通”自全行上线推广以来,全行开通使用人员超5000人,监测风险业务超百亿元,其中助力各经营单位压降、退出风险业务数十亿元。支持在授信业务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进行应用,贷前、贷中应用系统实现风险底数全面掌握,将各类内外部数据、风险信息提供至下游管理系统,实现“闭环管理”,助力全行风险管理工作“提质、增效、减负”。
七、经验
为严格贯彻落实全行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构想,强化全行智能化风险管理能力,“京行E警通”平台作为北京银行重点科技项目之一,能够依托大数据、知识图谱、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构建跳出时间、区域限制,随时随地处理预警信息,查看和分析全机构、全资产和全客户风险情况的多渠道管理平台。通过“724小时”不间断智能化监测替代人工定期查询,提升监测时效性。
下一步北京银行将持续完善“可计量、可预测、可管控、可处置”的智慧风控体系,进一步应用前沿算法,不断扩充数据源、持续优化模型因子、不断完善场景算法、快速迭代优化模型,不断提升预警预判能力,全力推动“冒烟指数”在授信业务全流程中的应用,并助力一线精准筛选优质客户,有效推动风控手段由人防、机防向智防的根本转变。不断探索风险规律,力求数据赋能、科技赋能,以打造“全口径、全业务、全客户、全流程”的预警监控管理工具为目标,实现风险信息的集中预警与统一监测,全面提升全行风险预警在贷前、贷中、贷后的数据应用、精准推送、立体监控服务能力。
更多金融科技案例和金融数据智能优秀解决方案,请登录数字金融创新知识服务平台-金科创新社案例库、选型库查看。
北京银行官网京e盾 北京银行电子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