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不无着力即差什么意思(着力即差意思是什么)
1
法国作家马尔罗《反回忆录》反复强调,看人,要看他隐藏的部分,看他即兴表现出来的那一部分。换句话说,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要看他没说什么,不看意识,看潜意识。
陶渊明诗文中谈到死的地方特别多,《拟挽歌辞三首》之一说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机械的,阅世不深的研究者,一看字面,不加深究,草率地认为陶潜把人生看得通透,视生死为自然规律,得出他不但豁达,还带着几分乐天的诙谐这类轻飘飘的结论,忘了什么叫言不由衷。
一个人动不动谈到死,说明死是他的一个心结。他还写过从古皆有没,念之心中焦,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贤圣,谁能独免,说明他对死很焦虑苦恼。
这点,杜甫与鲁迅早看出来了,诗圣《遣兴》中说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观其著诗集,颇亦恨枯槁。
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讲由此可知陶潜总不能超于尘世,而且,于朝政还是留心,也不能忘掉‘死’,这是他诗文中时时提起的。
2
怕死,并不丢脸,不怕,更光荣。后者,只有极少数大彻大悟的哲人能做到。
苏格拉底说,怕死只是一种自作聪明,就死亡而言,没有人知道它是不是生命中最大的幸事,可是人们害怕它,把它当成人生最大的不幸。
面对莫须有的罪名,他从容赴死,需要强大信念支撑。苏格拉底的达观在于看透了一切,人要么没有灵魂,要么有灵魂,如果没有,死亡相当于长久的无梦的睡眠,如果有,灵魂就可以和史上伟大的智者们同住天国。
苏格拉底相信有灵魂,身体是灵魂的监狱,死亡是灵魂与肉体的分离。《申辩篇》记录他的话以死为苦尽的人,你们想错了,你们活着,我去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他本可以选择苟且偷生,朋友克里同要帮苏格拉底越狱,被他拒绝,理由之一是,我这风烛残年,逃出去还有什么意义?
也许这才是关键。70岁,即颇亦恨枯槁中的年龄,想想灯枯油尽、疾病缠身,当他微笑着饮下毒酒,未尝不是提前了2000多年的安乐死?
痛快的死亡不可怕,被死神慢慢折磨才可怕。如果不是一杯毒酒,而是一刀刀凌迟或五马分尸的酷刑呢?苏格拉底还会这么淡定吗?
3
千古艰难唯一死。宗教界对于一代大儒方东美晚年皈依佛教高僧一事津津乐道。
方先生研究佛学,精于华严,平日亦爱静坐,1977年身患不治之症,痛苦异常,临终之时,发心皈依老实念佛、没受到什么教育、十数年只以水果为食的广钦老和尚,成为一个正式的佛教徒,口念佛号,发愿往生,至此做到解行相应,给后人留下无限启示。
这让人想起苏轼弥留之际,好友在他耳边的叮咛勿忘西方,东坡留下了在世间一句话西方不无,着力即差。意思是说,西方极乐世界并非没有,但自己已经没有力气了。
方先生比东坡幸运。死生无常,如影随形,唯死亡现前,才能斩断世间一切葛藤,包括学问。
4
佛教爱讲预知时至,有时也显游戏神通。《五灯会元》记庞蕴父女之死——
襄州居士庞蕴者,衡州衡阳县人也。字道玄。世本儒业,少悟尘劳,志求真谛。……有女名灵照……士将入灭,谓灵照曰视日早晚及午以报。照遽报日已中矣,而有蚀也。士出户观次,灵照即登父座,合掌坐亡。士笑曰我女锋捷矣。于是更延七日,州牧于公问疾次,士谓之曰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好住,世间皆如影响。言讫,枕于公膝而化。
禅家称许,庞蕴一家将死生的风光做到了极致。我等俗众慧根浅,虽口吟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伏焉,认同圣贤视死亡为休息与回家,但庞居士父女之死,实超出正常理性范围。
预知时至,估计没有修行的人也可以做到,常人也能感知生命的能量即将耗尽;能将生死弄得像拔电器插头一样自如的,现实中,一个也没有见过,只见过一次次ICU的失守,最好的,也就睡眠之中,再也没有醒来。
5
网易公开课火爆时,曾追过耶鲁大学卡根的《死亡》课,卡根是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者,他摒除了一切宗教事例,用极其啰唆、异常严密的逻辑论证了人死如灯灭的道理,并一再申明,死亡并不可怕,永生才是灾难。
出于难以解开的困惑,又追到一本书《灵魂存在吗》,作者是老外,她通过对搜魂、转世、通灵、濒死体验等超自然现象进行生物、物理、化学、量子等各种原理性解剖,得出事实和知识性的结论,由读者自己校验真伪。
此书好玩之处在于,作者多次申明自己相信灵魂存在,但在全书的字里行间,她满满地写着我不相信、我不相信,这种饶有兴味的张力构成了叙事的二重奏,吸引人一探究竟,结果是,不到一天就把书翻完了,合上书,有上当受骗的感觉。
《西藏生死书》呈现另一种格调,将死亡设定在神性与超验的范围内讨论。从佛教轮回观来看,死了死了,并非一死百了,业还没有消亡。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业力流转,轮回相续,六道之中,生生不息。生不是开始,死也不是结束,原来此生并非一场单机游戏,每个个体都和宇宙、时空、万物皆有关联,业力决定你以后投生哪一道,想想也是可怕。,唯一的方舟是证得不生不死,涅槃寂灭,就可以不参与联机游戏。
6
人到中年,跑医院与殡仪馆多起来。同事朋友中,有人预先感到无常相逼。曾给患绝症的朋友推荐有声书《科学禅定》,给他们讲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讲天君泰然,百体从令,无奈病入膏肓,没有了念力与愿力,这些传统智慧最终也救不了他们。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一切最终尘归尘,土归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