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描写聪明人的文言文阅读)
方仲永5岁能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然长大后却泯然众人!
司马光7岁能背《左氏春秋》,用石头砸大缸救落水同伴,晚年写下《资治通鉴》,光耀千古!
为什么同样称为神童的他两,成年后竟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著名画家达芬奇,小时候因为画不好鸡蛋,曾被老师认为智商有问题;
著名高尔夫球运动员本·霍根在童年肢体不协调;
世界知名摄影师辛迪·谢尔曼第一次摄影课考试不合格;
杰拉尔丁·佩奇早年无表演天赋而被建议放弃演员梦;
又为什么童年资质平平或有身体缺陷的他们,成年后竟如此成功?
你觉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什么?
是细节决定成败,还是战略决定成败,亦或者思维决定成败?
人的大脑活动过程分思考、思维和思想。而思维最为关键,因为思维方式决定产出什么样的思想,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结果。所以,根本上是思维决定成败。
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的稻盛和夫也用一个成功的方程式来阐释了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思维方式是-100~100分)
由此可见,思维方式如果不好,一切都可以归零或成为负数。
很多时候,我们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能力,而是缺乏有效的思维方式,来把能量最大程度地释放。
结构化思维、成长型思维、决策化思维、共情思维、金字塔原理......这些都是释放我们大脑天赋的顶级工具,他们都是好的思维方式。
美国心理学专家卡罗尔·德韦克也说过决定人生的不是天赋,而是思维模式。她认为思维模式的不同,将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成功与否,行为习惯,人脉处理,家庭教育,亲密关系等等。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终身成长》,一起来体味好的思维模式带给我们的神奇力量。
《终身成长》一书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本书的核心逻辑;二是具体运用。核心逻辑主要分三个部分
其一、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概念和特征。
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一书中讲到,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能力是天生的、固定不变的,成长是不断证明自己天赋和智商的过程;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是承认天赋,但更看重学习和努力的过程。
下面我用一张表来反映两者的特征
其二、为什么思维模式能影响我们的能力和成就。
1、我们的大脑和肌肉一样,越使用就越强壮。
成人的大脑大概重1.5kg,占我们体重的2%,消耗整个身体20%的能量。大脑追求新奇,英文叫novelty seeking。大脑倾向于在混乱中找模式,心理学上叫做格式塔效应。《刻意练习》一书也讲过,马圭尔研究伦敦出租车司机,发现他们当司机时间越久,海马体的后部就越大,,大脑像肌肉,越练就越强。
2、任何事物都有可以学习的部分,所以,只要我们追求成长,就一定可以成长。
思维模式能够影响我们的能力与成就,重点在于成长型思维让我们形成走出舒适区、追求挑战和成长的习惯。
其三、我们怎么从固定型思维模式转到成长型思维模式。
很多时候我们都习惯于用固定型思维去处理问题,也都想要去转变为成长型的思维。其实,要有成长型思维的因子并不难,只要我们努力学习并刻意练习。
或许你会担心,现在改还来得及吗?答案是肯定的。卡罗尔·德韦克为我们提炼出四步法
第一步接受。孔子在说小人和君子的时候,不是指两种人,而是说我们体内的两种不同状态。随着我们不断习得圣贤书,增加体内君子成分,减少小人成分,慢慢地我们也可以成长为一名君子。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也一样,我们要接受自己是这两种思维模式的混合体。不需为自己有固定型的思维而羞愧,应该刻意地训练,激发自己成长型思维的认知。
第二步观察。经常内省,看自己的固定型思维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样的行为激发了这一思维模式。
第三步命名。给自己的固定型思维取个名字,当这个思维模式出现时,引发自我警觉,并试着与它沟通,用成长型的思维来说服它。
第四步教育。在固定型思维出现时,要教育自己多学习,用积极的心态来解决问题。
通过这四步法,多发现自己努力过程中的闪光点,让成长型思维成为一种习惯,明天的你会比今天更优秀。
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中的具体运用,包括教育、体育、商业和人际关系四个领域。下面,我们来看看好的思维方式与坏的思维方式在具体应用上面的本质差距。
用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众所周知,小朋友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有着浓郁的求知渴望,喜欢探索新知,就算遇到阻碍,磕了,碰了,摔倒了,也还会继续向前。
可见每个人小时候都具有成长型思维,那为什么很多人长大后,却有固定性思维呢?
答案在于原生家庭和早期教育。
孩子2岁时期,开始有自我意识,会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他们收到最初的评价,正是来自于其父母。,父母本身是否具有成长型的思维模式至关重要。
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父母,不在乎孩子真实的心理诉求和潜能优势,更多地希望孩子满足他们以前的遗憾,达成他们定下的目标。
而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父母,也给孩子设定目标,但他们更懂得尊重孩子的兴趣,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鼓励他们找到在这个世界上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那要想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父母应该如何做呢?卡罗尔·德韦克给了我们几个参考
,关注孩子的努力,而非天赋。就拿评价来举例,夸奖孩子一定要夸到点上。如果只是简单说你真聪明、你是个天才等等,刺激到孩子的多巴胺,孩子体味到高兴情绪,他们就会去追随这样的感觉,严重的将影响他们将来的行为,比如只做自己擅长的事,无法接受挑战。所以,父母在夸奖孩子时,应针对孩子努力刻苦的过程来具体称赞。
,给孩子建设性批评。不少父母在孩子失败时,害怕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喜欢把结果归咎于别人或外在环境。而具有成长型思维的父母,会引导孩子勇于面对,一起商量方案,调整改进意见,从而让挫折改变成孩子主动学习成长的机会。
,给孩子创造高标准和具有挑战性的良好环境。一些父母为了鼓励孩子,会降低标准,让他们尝到成功的甜头。这种做法与过度夸奖孩子的智力无处一二。它只会让孩子能力平平却自恃清高。而给孩子创造高标准,并指引其去努力完成,不但能充分发掘孩子的潜力,也能在获得进步后体验更大的成就。
所以,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不是过分夸奖,批评和降低要求。关键在于言传身教,父母以成长型思维带领孩子发掘学习乐趣,拥抱挑战,不断努力。这与教师教学,教练教育也同样适用。
成长型思维让人收获更健康的人际关系
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自己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同的思维模式同样会带来不一样的观念和后果。
爱情方面,在固定型思维的人眼里,爱情是完美的,和谐的,命定的,他们讲求心有灵犀。遇到矛盾,喜欢相互指责,不愿沟通和妥协,掌控欲极强,爱打压别人和贴标签,贬低对方的兴趣爱好,分手原因往往是性格不合、价值观不同。而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爱情需要共同经营,懂得相互理解并尊重对方。即使恋情确实失败了,成长型思维的人也会思考,努力活出更好的自己,投入接下来的生活。
社交方面,固定型思维的人容易害羞,因为他们特别在意别人给予的评价,常常自我怀疑,焦虑,敏感,害怕犯错。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对朋友也是通情达理,努力经营,面对交流不畅,他们不会自我逃避,反而会主动迎接挑战,收获积极的人际关系。正如本书作者卡罗尔·德韦克所说,当你不再去评价他人,并且愿意在关系中学习,生活可以变得更加美好。
成长型思维更有利于公司发展和个人提升
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书中,曾说过任何情况下都能带领公司走向卓越的领导者,并不是那些能力超常、魅力出众、并且自认为是天才的人,而是那些谦虚、勇于不断提问、并有能力面对残忍现实的人。这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维管理者和成长型思维管理者的管理方式。
固定型思维管理者强调我,他们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讲排场,处处都想突显自己的优越性,企业被一种天才文化氛围笼罩。这样的公司往往充满办公室政治斗争,员工明争暗斗严重。《房间里最聪明的人》一书中,安然公司当年也汇聚了高智商高学历的聪明人,正是这些人最终让公司走向了崩溃。
成长型思维管理者强调我们,他们更相信个人的学习能力,毅力,讲团队合作,企业是一种成长文化。管理者不看重权力,有包容性,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员工更敬业、忠诚度更高。这样的领导人有稻盛和夫,萨提亚·纳德拉,杰克·韦尔奇,查理·芒格,巴菲特等等。
阿德勒把价值观和归属感作为自我的理想,我觉得还不够,应该还要加上第三根精神支柱,那就是终身成长。孟子曾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愿共勉!
本文作者Annie岳,更多内容请关注【了物】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