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节是什么族的节日?泼水节的由来故事
泼水节
泼水节是什么族的节日
泼水节是我国云南地区参加人数最大、影响最大的一个节日,是使用傣历的傣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等少数民族的节日,傣族的泼水节最为热闹,但不是所有的傣族都过泼水节,傣族的旱傣和水傣过泼水节,花腰傣就不过泼水节。泼水节举行的时间是傣历的新年,一般在阳历4月13日到15日之间,傣历的6月份,泼水节是为庆祝傣历新年而设定的节日,是新旧年的交替。泼水节一般持续3至4天,前两天是送旧,后两天是迎新。泼水节第一天在傣语中叫“麦日”,类似农历的除夕;第二天叫“恼日”、“空日”,这一天既不是旧年,也不是新年;第三天叫“叭网玛”,是新年第一天,被认为是最吉利、最美好的日子。泼水节来临之时,傣族的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寺院去浴佛,然后开始泼水嬉戏,互相说一些祝福的话,人们一边跳舞,一边大声说着:“水!水!水!”场面甚是壮观。
泼水节是傣族人最隆重的节日,人们提前杀猪宰鸡、酿酒,并准备大量的年糕,当地人称“毫诺索”,在节日期间食用。
泼水节一般在澜沧江畔举行,从佛院出来,人们聚集在江边,观看龙舟比赛,一艘艘龙舟整装待发,一声令下,势如破竹,快速前行,现场的激烈揪紧了人们的心情。然后就是泼水活动了,傣家姑娘先是用竹叶沾水,说一些祝福的话,洒向周围的人群。当地有“水花放,傣家欢”的说法,到泼水高潮的时候,人们用铜盆、木桶来泼水,现场就是水的海洋,还有人踩着象脚鼓翩翩起舞,甚至一边饮酒一边泼水,热闹异常。
泼水节的由来故事
泼水节的由来,在傣族民间有个神话故事。传说很久以前,统治傣族地区的火魔,乱施淫威,致使民间没有风雨,庄稼不能生长,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火魔有从民间姑娘中抢去的七个妻子,她们目睹火魔残酷狠毒,对民间的疾苦非常同情,决心为人民除掉祸根。因火魔练得法术,七个姑娘没法将它杀死。后来她们佯装挑逗他高兴,施巧计探得根除火魔的秘密。一天,她们设丰盛酒宴,陪劝火魔饮酒。聪明勇敢的七姑娘乘火魔大醉熟睡之机,从他头上拔下一根头发,火速地勒住他的脖子。果然,火魔的头颅立即掉在地上,滚到哪里便烧到哪里。随着火势不断扩大,眼看即将燃至附近的房屋,大姑娘急中生智,迅速将魔头抱起,地上的熊熊大火马上熄灭,火魔也随之消失,为了使人民不再遭受火魔的伤害,七个姑娘轮流抱住魔头,并用轮换的空隙用水冲洗身上的污秽,一直到火魔的脑袋化成尘土为止。
泼水节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傣家七个姑娘的英勇精神,于每年消灭火魔的日子,互相泼水祝福。事实上,泼水节源于印度。泼水曾是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后来被佛教采用。这种仪式约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经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隆着小乘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扩大,泼水的习俗在民间广泛流行,并与当地的神话融合,形成隆重的固定节日。如今,节日中的许多陈规陋习已经废止,增加了健康的内容。通常是第一天开庆祝大会,各族军民共贺佳节次日举行欢快的泼水仪式;第三日赶摆,参加物资交流活动。
傣族泼水节美食
酸笋煮鱼
云南傣族名菜,清新的笋子经过研制,自有特殊的酸味,用来煮鱼。掩盖鱼的腥味又有清笋的香味及酸味,云南人特别爱吃。
原料鱼一条,酸笋,姜葱,糖,酱油,水,料酒,辣椒。
做法鱼一条,擦干水;将鱼煎熟;准备好酸笋、姜葱;锅里放油,放入姜葱爆香,再放入酸笋略超,加糖、酱油、水、料酒,再将煎好的鱼放入汤汁里烧几分钟。待汤汁超不多煮干时,即可。加点辣椒更开胃。
叶包蒸猪肉
景洪市傣族的风味食品丰富多彩,尤其是叶包蒸猪肉特别出名,是当地的特色菜。
原料猪肉,葱,蒜,姜,青辣椒,粉,香茅草,盐。
做法将猪肉剔掉皮,洗净,剁碎,放在盆里;将葱、蒜、青辣椒切好,把香茅草结成一个小疙瘩,放入盆内,撒上盐和花椒粉,与剁好的肉调匀,然后用芭蕉叶包成一个一个小包,放在甑子里蒸熟就可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