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会缩短寿命?专家:外科手术以修代换,拯救“心门”

生活常识 2025-02-12 10:29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每年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心脏作为人体的核心动力源,其瓣膜扮演着“门”的重要角色,确保血液在心房与心室间单向流畅地流动。

心脏瓣膜病在我国普遍存在,其中二尖瓣关闭不全和三尖瓣关闭不全最为常见,其次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和肺动脉瓣反流等。风湿性心脏病是左心瓣膜病的主要病因,而退行性病变、缺血性病变、心内膜炎和先天性心脏病等也是其诱因。常见合并疾病包括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和高血压等。

在今年的世界心脏日,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的张晓慎主任,就心脏瓣膜手术进行深入探讨。

心脏瓣膜病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呢?张晓慎主任指出,其最大的危害在于对心功能的损伤。一旦心功能受损,全身血液供应将减少,进而可能导致其他器官的损伤。晚期患者可能出现肺动脉高压、肺损伤,甚至肝肾损伤。若病情恶化,可能因其他器官损伤而丧失手术机会。他强调,对于严重的瓣膜病变,应减少剧烈运动并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加剧心脏负担,缩短寿命。

那么,何时需要手术治疗呢?张晓慎主任表示,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应考虑手术治疗:心功能明显受损、心脏增大并影响生活质量;主动脉瓣病变患者存在猝死风险;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存在细菌团块脱落。

关于心脏瓣膜手术,张晓慎主任解释道,早期主要采取瓣膜置换的方式。如果瓣膜损坏,就像一扇门坏了,需要更换一样。目前的瓣膜分为机械瓣膜和生物瓣膜。机械瓣膜采用非生物性材料制成,使用寿命较长,可达数十年,但需终身服用抗凝药物,否则可能形成血栓。生物瓣膜则由牛或猪的生物材料制成,无需长期抗凝治疗,适用于老年患者和生育期妇女,但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随着医学的进步,现在有一种不用置换瓣膜的手术方法,即使用病人自己的瓣膜通过瓣膜成形和人工腱索的制作,让病人重新使用自己的原始瓣膜。这种方法既节省了医疗费用,又使瓣膜的使用寿命可以与置换方法相当甚至更长。张晓慎主任表示这是当前的一个手术趋势。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