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坏死的后果有哪些?
心肌梗塞,即人们常说的心肌坏死,是一种因冠状动脉急性、持续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损害。患者常常经历剧烈且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即便休息或使用硝酸酯类药物,疼痛仍无法完全缓解。与此病理上常伴随血清心肌酶活性的升高,患者心电图呈现进行性变化,并可能出现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危及生命的情况。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每年新增患者近50万。
深入了解其病因,我们发现心肌梗塞的起因多种多样,包括过度的体力劳动、情绪的激动、紧张与愤怒、暴饮暴食、寒冷的刺激、便秘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这些行为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促使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栓,从而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引发疾病。
心肌坏死的后果严重,多数患者在发病两周内会出现前驱症状。原先稳定的心绞痛症状可能会加重,发作时间延长。部分无心绞痛病史的患者可能突发心绞痛。患者常感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伴随烦躁不安、出汗、恐惧甚至濒死感。少数患者可能并无疼痛感觉。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疼痛部位可能位于上腹部,易误诊为胃穿孔或急性炎。少数患者的疼痛还可能表现在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也可能会出现误诊。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神志障碍,这种情况在老年患者中较为常见。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不适、发热、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并大多伴有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可能在发病最初几小时或数日后发生。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部分急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出汗、血容量不足、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引发心源性休克。
心肌坏死伴随多种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心脏破裂、心脏的附壁血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等。患者可能在发病半个月后出现心包炎、胸膜炎、肺炎等,并伴随发热、胸痛等症状的反复发作。由于心肌梗塞发病突然且危险性高,因此患者需要及早发现并治疗,及时到医院接受救治,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