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0年大明王朝官职变化(1380年大明王朝官职变化的背后秘密)

生活常识 2023-05-16 02:09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明朝官阶 1380年大明王朝官职变化的背后秘密

对于朱元璋的一生,笔者思忖再三也很难勾勒出他的画像。朱重八的他,祖上起码三代农民,为生存所迫出家为僧;诛元璋的他,统领起义军,立志要成为毁灭元朝的璋器;成为皇帝,他喜怒无常,重刑苛法;死了儿子,他放声痛哭,不顾大臣反对坚持续立长孙……说此人是莽夫,可他历时16年多次指挥义军推翻了元末政权;说此人是恶魔,他那杀人不眨眼的背后又显得有些哭笑不得……小人物?大角色?天使或魔鬼?要为此人画个画像实在非笔者所能及也。

大历史观告诉我们,就是这么一个人,开明一朝国祚276年,鼎 史之强盛。由此可见,历史从无正义。现代人虽然无需为几百年前老朱的行为买单,讨论却有意义,因为抽丝剥茧后留下的东西引人思虑。接下来,笔者的随笔想从洪武改制中官职的角度讲起。

称帝后没有多久,不满便油生。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废黜中书省,将相权分六部,直接归皇帝掌管。我们知道,丞相或宰相制度始于春秋时期,之一位杰出宰相是当时齐国的名人管仲。从此之后,宰相制度一直存在于历朝历代,直到1380年胡惟庸案发。那么行使了大约两千来年的制度为何会被废掉?我们得搞清楚不满从何而起。

最开始让朱元璋起了杀意的可能并不是胡惟庸,而是左丞相李善长。而对李善长不满的原因恐怕是由中书省的内斗引起。斗争的双方是开国之一功臣自己的老乡李善长与开国之一谋士刘伯温。历史证明,这一场萧何与张良之争,也爆发出了足够的能量。不仅最终引发了制度的变革,怕是朱元璋本人也没有预料到,自己的集权之策为以后大明王朝埋下了多么大的隐患。,这都是后话,我们先看争斗现场。

据说,死在前面的是一个叫做李彬的人,此人是淮西集团首领李善长亲信,却因为犯事而被当时身为御史中丞的刘伯温捉住了把柄。查清罪行后,刘伯温上报外出的朱元璋处死李彬。

走投无路的李善长为保亲信一命对刘伯温说到“先生擅长天文,您瞧这天已经许久不下雨了,此时杀人,恐怕不妥吧?”

刘伯温的回复倒也干脆“杀李彬,天必雨。”

亲信就此毙命,两人的交锋也拉开。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李彬是死了,可惜这雨却并没有下来。神机妙算的刘伯温深知李善长不会善罢甘休,便选择了隐退,临行前布置了自己浙东集团的接班人杨宪。

杨宪作为刘伯温的好基友,接任御史中丞后,便对李善长派系展开了进攻。作为皇帝,朱元璋未必不懂制衡之术,便对杨宪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说,更是召回了刘伯温以平衡力量。眼瞧浙东派系逐渐占据上风,李善长也学起了以退为进,玩起了更换代言人。此人便是威望不足,又便于控制的胡惟庸。胡惟庸是李善长的老乡,他很早就追随朱元璋,却一直不得意,总是干些知县之类的小官,但他也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在得到李善长的首肯后,逐渐成为了淮西集团新的领袖。

也正是这一次决定,让自以为聪明的李善长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因为朱元璋不满意了……

两位集团领导人你方唱罢我登场似地玩起了过家家,至帝王于何处?更何况这个帝王不是别人,而是历史上“数二”的农民皇帝,那岂能让你们随便置朝堂于不顾,自说自话地撂挑子呢?

也就是在刘基回朝后的不久,朱元璋有了行动。这是一场针对双方的谈话,谈话内容则是中书省的行政官员安排。明代初期的行政制度在承元的基础上略有改动,但仍然是以中书省为更高行政机关,只不过,元代以右丞相为之一排名,而明代则以左丞相为之一排名。

朱元璋密问刘基的正是关于“总理”级别的安排。事实上,此时的右丞相徐达就职以后,一直在北伐蒙古,中书省首脑其实只有李善长这位左丞相一人。此时讨论人事调动,可谓意味深长。

刘伯温此时很谨慎地回答到“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

朱元璋却说“他三番五次地加害于你,你也不介意?要不丞相就你来当吧。”

刘伯温吓了一跳,心里暗自嘀咕,此时自告奋勇无异于自取灭亡,便继续回答到“这恐怕不行,我这小树枝怎么能够胜任参天大树之职位,首相之重任,我实在不能承受。”

朱元璋不以为然,出手,问“你扶植的杨宪怎么样?”

“量小非君子,此人没有宰相的气量。”刘伯温回答到。

太祖又问了汪广洋如何,刘伯温回答他比杨宪还不如。

朱元璋再问“胡惟庸呢?”

此时刘伯温松了一口气,你找个对立面的来,让我评价评价就差不多了,皇帝陛下可别再下套了。对于胡惟庸,刘伯温如实答道“譬之驾,惧其偾辕也。”意思是此人最差,我担心会毁坏车辕。

朱元璋呵呵一笑,先生终于放松警惕了“那如此看来,大明王朝的丞相只有先生了。”

刘伯温一看,套后还套,赶紧谢主隆恩道“我太疾恶如仇了,又不耐烦处理繁杂事务,如果勉强承担这一重任,恐怕要辜负皇上委托。天下何患无才,只要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目前这几个人确实不适合担任丞相之职。”

我们通过这一段对话可以得知

一、刘伯温此时已知君王之术,自己与李善长皆已不得眷顾,二请赴任宰相实则是让自己识趣自退。

二、尽管刘伯温不能彻底斗过李善长,也绝不会让湘西集团上位,故此评价胡惟庸为最差。

识趣的刘伯温自退了,一年以后,朱元璋大封功臣,刘伯温仅被封为诚意伯,再一年,这位算命先生“被还乡”,自己的政治生涯走向下坡。

没退的是汪广洋和胡惟庸,这两位丝毫没有政治资本的宰相身在局中,上不能揣摩帝王心思,下又不能安分守己,只能一步一步地卷入历史漩涡,不能自拔,最终生死道消,留下若明若暗的痕迹……

先说不能揣摩帝王心思的汪广洋。汪广洋是在李善长之后接替工作主持中书省的,职位是左丞。右丞则是杨宪。虽然杨宪官居右丞,对于汪广洋这位身后没有明显集团支持的左丞的确没有展现出应有的气度。汪广洋上任后不久,杨宪便唆使监察官排挤汪广洋,最终使得这位左丞远调海南,直到杨宪被诛后,才重返中枢。两年后,汪广洋又被贬去广东,罪名是无所建树。四年后,汪广洋再拜右丞,依旧好酒懒政、浮沉守位,朱元璋时常训诫于他。胡惟庸案逐渐发酵后,汪广洋最终被赐死于舟中,理由是知情不报。

那么汪广洋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恐怕得问胡惟庸。杨宪和胡惟庸背后所代表的分别是刘伯温和李善长。汪广洋卷土重来后,一看自己还是一个受气包,只是以前受杨宪气,现在受胡惟庸气,更何况自己还是第二把手右丞。

只事事忍让,注定是难有作为。可惜明哲保身却难以让朱元璋满意。他这样安排,原本就是重新搭建一个班子,既有能力处理好政务,又能相互牵制让他安心。哪知汪广洋如此这般?看来看不懂朱元璋的不仅有笔者,还有这位汪姓丞相。

再说不能安分守己的胡惟庸。1380年,胡惟庸以谋反的罪名被杀。史料记载的是,有一天胡惟庸向太祖报告,旧宅井里涌出了酒泉,邀请太祖前来观赏。朱元璋欣然前往观看,走出西华门时却被名叫云奇的宦官死死拦住。他形态紧急,慌张地说不出来话,并拼命指向胡宅。朱元璋大怒,命令卫兵活活打死这个太监。,云奇快被打死时,依旧死指胡惟庸府邸。朱元璋才感觉情况不对,立即返回,登上宫城时,发现胡惟庸家上空尘土飞扬,墙道都藏有士兵。于是,胡惟庸连同谋都没来得及招供,当天就人头落地。

这不免有急忙杀人灭口之嫌。诚然,此案确实可疑。胡惟庸独断相权已长达六年半,野心可谓日益膨胀。官员的升迁、案件的处理,外番的进贡胡惟庸都不经请示就擅自做主。涉嫌毒杀刘伯温不说,自家相府更是门庭若市,朝野上下俨然形成了只知胡惟庸,不知朱元璋的状态。

胡的作死可见一斑。

事实上,朱元璋对其不法之举早已心知肚明,朱元璋甘愿忍受胡惟庸的近专横七年之久,可谓是不为小利,必有大谋。想明白这一点,我们也就不难解释,这位击败了多少英雄豪杰的领袖为何会隐忍不发。因为朱元璋谋的是施行了两千多年的丞相制度,想彻底改制集权,把皇权的冤家相权永远归于无形之中。

好一个“欲先取之必先予之”,或许当初他和刘伯温谈话后便意识到,自己费尽心思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来当丞相,错的不是别的,正是这个制度。

作为胡惟庸的引路人李善长,藏住了么?没有,毙命手法类似。按照记载,李善长出了三次错。

之一次,洪武十八年(1385年),有人告发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实为胡惟庸的党羽,朱元璋下诏免死,将他安置在崇明岛上,但李善长没有表示感谢,朱元璋大为不满。

第二次,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为了扩建住宅,李善长竟然向信国公汤和公然借兵。

第三次就可疑了,在借兵后不久,李善长的亲戚丁斌涉案被捕并招供出李存义作为反贼胡惟庸的说客曾经以淮西王重利纠缠李善长。李善长虽然拒绝,但说出了一句“吾老矣。吾死,汝等自为之”的大逆不道之言。

于是乎,在胡惟庸案案发十年之后,李善长被逼自杀了。李善长非死不可吗?估计是的。废相十年间,朱元璋真正意义的成为了专制集权的人,之一次独享了更高决策权和指挥权。而李善长的存在无异于时刻提醒着朱元璋自己废除的丞相制度还有着代言人。有对比就会有伤害,所以,只有杀了他和他的党羽,李善长这颗参天大树才再也不能生根发芽。

这样一来,原来按照宰相分工的工作任务就落到了朱元璋的头上。中书省被废以后,六部没了领导,只能直属皇帝。皇帝没了宰相,处理政务也只能依靠六部。

同样发生变化的还有更高监察机关和更高军政机关。更高监察机关原本叫御史台,后改名为都察院。更高军政机关大都督府一则分为五,分别为前、后、左、右、中军都督府。六部长官加上都察院都御史合称为七卿。七卿加上更高法院长官大理寺卿与通政司通政使合称为九卿。九卿之上即为皇帝,所在部门即是中央 。九个部门各行其是,互不相干所造成的结果就是,权力集中了,义务也得集中。皇帝每天要承受巨大的工作量,绝非一般人能够应付得过来。

所以,内阁制度初显端倪。值得一提的是,起初的大学士制度只是充当皇帝顾问并无实权,真正成型的内阁制度要等到明成祖时期才正式确立。不仅六部尚书兼任殿阁大学士是后来的事情,连内阁不三不四导致宦官擅权和特务机构横行也是后来的事情。

其实聪明的朱元璋率先动手的是地方省 机构。中书省如果要在三年后被裁撤,行中书省的存在就没有必要了。由于行省制度深入人心,朱元璋想了一个改省为司的办法。区划不变,机构发生了变化而且一分为三。他们分别是负责行政的承宣布政使司、负责司法的提刑按察使司、负责军务的都指挥使司。三司体制的优点是权力分散,无法有效地形成与中央对抗的力量,缺点也很明显,过多职能部门的设立影响效率,负责与问责就成了大问题。

所以,巡抚和总督职务产生。

从地方到中央,朱元璋达到了他的目的,集权建制的组合拳已经打完。太祖改制所造成的影响更是深远。可是一切真如这位霸道总裁所谋划布局的那般顺畅吗?或许老朱也没有想到,当天下都成了他的后,官僚集团也丧失了自己半个当家人的地位。什么都是皇帝说了算,什么都是皇帝的,那么官员还会卖命么?

这,便是朱元璋留下的祸根。

明朝皇帝血统顺序表 历史明朝官员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