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年中印战争对印度影响有多深(1962年中印战争,以印度视角解析

生活常识 2023-05-16 02:09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中国印度战争 1962年中印战争,以印度视角解析,印度为何必须要跟中国打一架

1962年,印度不顾我国严厉警告,悍然入侵我国领土,我国不得已发起对印自卫反击战。战争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最终以我国完胜、印度惨败的结局收场。对于了解过这场战争的人来说,在我军势如破竹的战斗中,涌现了一大批战斗英雄和传奇故事,也更是熟悉毛主席的那句“我想了十天十夜,也想不通印度为何要打我们。”

回看那段历史,以我们中国人的视角来看,印度入侵我们简直跟送死没有区别。可是如果我们从印度的视角来看,这场战争却是非打不可,今天,我们就来从印度的视角解析,印度为何必须要跟中国打一架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一件事的发生必然是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而中印战争的爆发也是由许多因素失序的发展造成的。

从当时的国际局势来看,1962年,正是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的那年,也是冷战格局达到高峰的时刻。在二战结束后,美国、苏联这两个不同阵营的大哥开启了另一种形式的战争——冷战。

1947年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标志着冷战的开始。大哥打架,小弟自然也要选边站,所以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根据自身的情况都选择了相对应的阵营,不过还是有一部分的国家选择两边都不站,奉行不结盟运动,印度就是其中一个。

说起印度为何能不用站队,这还要说印度所在的地理位置。印度地处南亚,幅员辽阔,把持印度洋的航运命脉,甚至可以控制国际航运。而如此优异的地理位置对于冷战中的美、苏两国来说,印度绝对是必须拉拢的对象。印度也自知自身的重要性赋予了它更多的选择机会,所以印度选择谁都不站,又或许两家都站。

尼赫鲁与甘地

正是由于印度的这种操作,让它得到了美苏两国的大量物资支援,成为了南亚一哥。不过印度为何非要在1962年挑衅中国呢?这还要说一下中国在当时经历的事情。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加入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与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水火不容,再经过朝鲜战争,中美关系彻底断绝。美国视中国为眼中钉、肉中刺,如果有对付中国的办法,它决不放弃。

中国虽加入了社会主义大家庭,可中国却并不想成为苏联管制下的国家。

毛主席与赫鲁晓夫

于是中苏在长波电台、联合舰队、共享海岸线等方案破产后,苏联妄图控制中国的计划失败。中苏关系从1958年开始极速降温,中国成为了美苏两国都不待见的国家。但美苏两国顾及颜面不能明着来,只能背后搞小动作,印度就成了非常合适的人选。

于是从1959年8月开始,印度就已经在中印边境上挑起武装冲突。不过印度也不傻,这些冲突都是小规模的扰完就走,靠着一些小摩擦,就能得到美苏两国的大量援助,何乐而不为呢?不过我国对于印度的这种做法也只能加强边境防守,在国际上斥责印度的侵略行为,但印度有两位老大哥撑腰,中国的斥责也有些人微言轻了。

时间到了1962年后,印度凭借这一招,可是赚足了资本,仅1959年下旬到1961年底,美国对印度的援助达到了近41亿美元,超过了1947年到1959年期间援助的2倍,再加上大批的武器装备。

苏联见美国如此慷慨,自然也不落后,从1959年4月到1962年9月,为印度提供了26亿卢比,占比达到2/3。苏联更是向印度援助了114架战斗机,其中包括中国都不曾得到的米格—21战机32架。由此可见,为了能够遏制中国,美苏两国在印度身上都是花了大价钱的。

印度在这一年大举入侵中国,其实是因为苏联在美国后院古巴搞了一些小动作,不过可惜被美国发现了。国际局势立即开始焦灼起来,似乎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要爆发了。美苏两国都知道再僵持下去的话,结果只能是互扔核弹、爆发下一场的世界大战。这显然是双方都不愿看到的,退一步海阔天空,但谁都不愿折个面子先退这一步。所以在两位大哥都僵持不下的时候,必须要有另一件大事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缓解国际间紧张的气氛。

欧洲的国家巴不得美、苏两国打一架,自然都不愿趟这浑水,在一旁看戏。两位大哥左看右看下来,只能是印度了,这个养了多年的小弟,也是时候派上用场了。可目标是谁呢?巴基斯坦?这不行,虽说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有冲突,可巴基斯坦也是美苏拉拢的对象,自然是不行的。(这也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后面还会说为何不选择巴基斯坦)

左看右看,也就只有中国了,反正美苏两国都不待见。于是在两位大哥的暗示下,印度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发动了入侵中国边境的战争,吸引了国际视线,也确实为美苏两国铺好了台阶,和平的解决了古巴导弹危机。

所以从国际局势上看,印度在1962年发动对中国的边境入侵是必然的事,这由不得印度选择。它虽然奉行的是不结盟运动,可印度做的却是两边都占便宜的事。也正因它两边都站,所以它也要两边都要讨好。

从国际局势上看,印度入侵中国边境是国际形势所迫的选择,但印度真的愿意跟中国对抗吗?答案是印度愿意,它也必须要与中国打一架,接下来我们来说印度自身的情况。

印度大象军

从印度国内来看,印度要跟中国打一架也是必然的事情。二战结束后,在民族独立运动浪潮的影响下,英国迫不得已要放弃它的绝大部分海外殖民地,英属印度也是在这时恢复了自由之身。英国在临走前还是给这一片地区留下了隐患—《蒙巴顿方案》,通过这个方案,巴基斯坦和印度两国相继成立。

占据绝大部分面积的印度,自认为自己才是英属印度的正统,其实它也确实继承了英国留下了的大部分遗产,想要恢复女王皇冠上的明珠时期的辉煌。所以印度自1947年建国后,就一直是个不安分的国家,毕竟分家之后,有太多的东西被分了出去,这让自认为是南亚正统的印度如何忍得了?

于是在刚建国时,就与巴基斯坦因克什米尔问题打了一架,后又控制锡金(1974年9月吞并锡金)、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等国,在这些对外侵略的事件中,印度从来没有失手,这让印度继承英国的侵略思想进一步得到扩大。

被吞并的锡金

到了1961年12月18日,印度出动45000人的军队,武力收复了被老牌列强葡萄牙长期占领的果阿地区。当时葡萄牙在果阿的驻守部队不到4000人,面对十倍于自己的军队,葡萄牙仅坚守48个小时就彻底投降了。

印度收复了被葡萄牙殖民的土地后,这场胜利在印度国内媒体和 的夸大宣传下,成为了印军击败西方列强的证据。印度人民全都被忽悠了,产生了印度成为世界第三大军事强国、印度军队是最强大的军队的错觉。

此时感觉良好的印度表示欧洲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就连自己曾经的爸爸英国,它也不放在眼里。于是印度就将目光瞄向了英国一直都不曾拿下的青藏高原,印度认为它要是拿下青藏高原,那就是彻底超越了英国。完成了它爸爸不曾完成的“伟绩”。抱着这个想法的印度,开始了它自取其辱的战争。

印度军队

印度敢于入侵中国边境,是一直胜利的战绩造成了它内心的膨胀,但仅凭这一点还不能够解释印度为何必须要入侵我国。印度国内的矛盾、政治经济情况和印度 的政策,才是综合推动了印度必须要入侵中国的原因。

先说印度的经济,印度虽然继承了英国留下的工业家底,但它的工业发展却并不理想,建国初期的工业水平远低于1941年以前的水平。而且印度一直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经济结构并不多元。

印度想要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就必须要完成工业化,不过这个过程不能操之过急,于是印度开始了五年计划。1951年到1956年是印度的之一个五年计划,在一五结束后,印度经济增长率达到3.6%,相比于建国初期的经济倒退,这个成绩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

在印度二五、三五计划中,尼赫鲁强调国家应大力发展重工业,优先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尼赫鲁的想法是很好的,但奈何印度经济的崩溃已经初现苗头。1958年印度开始出现了经济危机,国家外汇急剧减少,外债增加了90%,印度 财政预算超了90亿卢比。

印度国内也出现了粮食短缺,通货膨胀的现象。再加上印度二五计划过于偏向重工业,国家经济结构失衡。当二五计划结束后,因重工业计划要求过高,许多工业任务没有不达标。这也致使印度国内工人阶级矛盾急剧上升,工人 、 频频发生,印度经济走向了崩溃的边缘。即使外部还有美、苏两个大国加大对印度的资助,但这也只是拖延印度经济崩溃的步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印度经济的崩溃也导致了国内矛盾的激增,这使得印度国大党的执政威信持续下降。在即将到来的1962年印度大选中,国大党能否连任已是问题,此时,尼赫鲁必须要做出选择了。

要么壮士断腕,推翻现有经济体制,从头建设适合本国的经济道路,要么像德国、日本那样,以对外侵略转移国内人民斗争的视线,煽动国民民族主义情绪,化解内部斗争。很显然,尼赫鲁选择了第二种,对印度来说最适合的道路—对外侵略,这也是它一直以来的手段。

尼赫鲁

而中印边界问题和 问题恰好能够极大地 印度国内民族主义情绪,所以自1959年8月开始,印度就开始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做文章。这种做法也确实极大地稳定了国内人民的斗争,印度经济发展也开始有好转的迹象。尼赫鲁也曾表达了对印度转移矛盾做法的看法“这对印度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会,印度 的日子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好过。”

尼赫鲁的这番话反映了印度 此时面临的严峻问题,在印度国内民族主义高涨的时候,尼赫鲁 其实已经找不到任何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压制国内民族主义这股力量。可以说,印度的民族主义已经能够影响到印度 的决策,这对整个国家来说是十分危险的。

尼赫鲁也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可他也知道必须要宣泄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才能控制国内即将失控的局面。中印边境问题显然是更好的宣泄口,所以在1962年入侵中国边境的事情也是必然要发生的,只是尼赫鲁没想到自己会败得如此彻底。

说回前面留下的问题,印度为何在1962年不选择巴基斯坦作为入侵对象?毕竟他们之间还有个克什米尔的问题没有解决。其实不是印度不想选择巴基斯坦,而是它不能选择。巴基斯坦与印度更大的矛盾是印度教与 教的宗教矛盾。

当初英国离开英属印度时,根据宗教信仰将这片地区分成了,以印度教为主的印度和以 教为主的巴基斯坦。不过,即使印、巴两国分了家,但仍有3500万的 选择留在了印度。这些留下来的 都是生活在更底层的人民,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孩子也得不到教育,甚至食不果腹。

他们在印度国内得不到公平的对待,甚至越发的被排挤。出现这种情况的不只有 ,锡克族和那加族同样遭受如此的对待,所以印度教徒与其他教徒之间的矛盾日益严峻。

1961年,印度国内的 要求拥有平等的权益的呼声越来越高,锡克族也要求在印度东北方独立建邦,那加族一直在进行游击战以争取分治的权力。印度国内的矛盾冲突进一步的被激化。

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国内的种种矛盾,或许过不了多久,印度国内就会陷入内乱斗争的局面。如果真的到了那种地步,印度别说要做有声有色的大国了,那可能真的要销声匿迹了。

所以,在印度国内宗教、种族矛盾和民族主义激增的时候,若再选择与巴基斯坦开战,那无疑是自掘坟墓。而中印边界问题就是一个更好的宣泄口,所以在1962年,印度必须要跟中国打一架。

印度的之一任总理尼赫鲁曾说过“印度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而印度在1947年独立后,尼赫鲁所在的国大党上台执政,这个在英国殖民统治下诞生的政党,良好的继承了英国侵略、扩张的思想。尼赫鲁上任后盲目推崇“印度中心论”,1944年尼赫鲁写下《印度的发现》,他在书中说道“在将来,太平洋才是世界的神经中枢,全世界都将由亚洲的未来决定,而亚洲的未来将由印度的未来决定。”

这些话充分地展现了尼赫鲁的政治野心,他想要将印度打造成世界强国,这是他的印度梦。可要实现这个梦想,要么像英国、美国那样领导工业革命完成资本积累,要么像新中国那样,国家彻底改革,资源重新分配。

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印度是没有那个资本去领导了。印度分而建国的历史也决定了它不可能像中国这样经历资源再分配,所以印度想要大国崛起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走上都外侵略。

不过在二战雅尔塔体系下,大规模的侵略他国是决不允许的,所以尼赫鲁也不能明目张胆的挑战权威,只能用小动作去侵占他国。当印度被美苏两国青睐时,尼赫鲁的野心也越发膨胀,控制锡金(1974年9月吞并锡金)、不丹、尼泊尔和斯里兰卡,印度在侵略扩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印度成为南亚霸主后,它需要一个目标来为印度国民和 提供扩张侵略的动力和决心。而在印度的北方,出现了一个统一、强大的新中国,这对印度来说是决不允许出现的。欲成为世界强国,必要有安稳的环境,新中国的存在显然是印度大国梦路上更大的绊脚石。

尼赫鲁为了能实现印度强国梦,他也在极力地为印度捞取政治资本。在1958年以后,中国成为了印度更好的踏脚石,这也能解释为何在1958年前中印边境无事发生。来到1962年时,印度已经被美苏两国培养成了“巨人”,此时的中国刚经历了3年自然灾害、元气大伤,边境问题根本无暇顾及。

在印度这个“巨人”面前,中国就像一个瘦弱的矮子,尼赫鲁完全有信心能在中印战争中赢下来。这是一场必须要打的战争,毕竟在他的认知里这是完全合理又有把握的事情,只不过是他太小看中国人了。

有很多人说,1962年的中印战争是印度赌国运的战争。对于这个说法我并不认同,我认为印度几乎是不存在国运的,只是尼赫鲁将印度吹得太高了,所有很多人认为印度在这场战争失败后一蹶不振了。之所以有人说这场战争是印度的国运之战,那是因为印度一直在以对外侵略的 消除国家内部的矛盾。

为何2020年6月15日中印加勒万河谷边境冲突爆发,那是因为印度国内在2018年就已经爆发了农民 暴力事件,这次冲突与1962年的那场战争如出一辙。印度需要一个宣泄点,那就是中国。所以在国际局势和印度国内形势的双重影响下,印度必须要与中国打一架。

本文由历史老炮原创,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知识。

参考资料中印边境战争起因剖析 刘颖玮

试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印关系恶化的原因——中印边界战争40周年回顾 康民军

透析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政治战本质 ,赵力兵?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人民网

印度评1962年印度战争 1962年中印战事打到印度哪里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