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黑科技地动仪(古代黑科技——地动仪)
浑天仪的作用 古代黑科技——地动仪
#34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34。这是柳泉先生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对于地震的描述。作为自然灾害,它的破坏力非常强劲。而且,目前也没有能够很好的预测办法。
所以,只能平时多加防范,灾后尽心抢救。古代地震之后,一般就是设施粥棚以供流离失所的灾民安于困顿。古代人的智慧现在无法想象,许多人不愿处于被动状态。
而且地震一旦发生,凭借当时的信息传递能力,灾情汇总到朝廷往往会错过更佳抢救时机。科学家张衡,不甘心坐以待毙,一直在探索如何能够快速的获悉地震的发生。
候风地动仪
一、浑然天成,巧夺天工
#34 数术穷天地, 侔造化#34。张衡可谓是一位全才人物,他的文学造诣极高,并且和杨雄、司马相如等人位列#34汉赋四大家#34.可见,他是一个感性之人。而使他名垂千古的,则是在理论上确定了π的值。
数学是最讲究理性的,而文学又是感性之物,所以说张衡是一个理性和感性并具之人。而且,他还很热衷于钻研构造,发明了指南车,浑天仪以及地动仪。其中,地动仪最为实用且最神秘。
张衡
地有所震,快速获悉
《后汉书》#34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34。在东汉时期,地震频仍,而通讯不发达,导致朝廷无法快速的派出官员赈灾。而张衡自幼便游历四方,因为抗击匈奴有功,所以步入仕途。
他为官清廉,为民所称颂,赞曰#34张君为政,乐不可支#34。俗话说#34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34。不论是在游历还是为官的过程中,他都有经历过几次地震。看着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忧国忧民的他决定运用自己毕生所学,为抗震救灾事业奉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所以,张衡在公元一三二年,发明出了候风地动仪。该设备囊括了八个方位,分别有一只金蟾互相对应。如果哪个地方发生了地震,地动仪中的球便会吐到相应的金蟾口中。而官府,则可以据此确定具体的方位,而后派人勘探。
纷繁复杂方显古人智慧
#34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钢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34对于地动仪的作用,其实很多人都存在误解。它并不能在地震发生之前,对此作出预测。而是发生地震时,来判断大体的方位。对于预测地震,现在的技术都达不到更不用提东汉时期。
张衡的候风地动仪,是通过中轴的共振,再运用指南针维持一百八十度的振幅频率。每次有地方产生地震时,地球就会因为地震,而改变自己的频弧。而候风地动仪中指南针,便会随着产生位移。地动仪中的中轴,会发生掉落,入金蟾之口。
候风地动仪,候风顾名思义就是等候地震之风。所谓伺望曰候,气质动者为风。牙机技术可以说是地动仪的关键所在,地震产生的波纹使得地动仪主体向后移动。而后触及底柱,完成报震。而之所以能够准确的掉落,是#34尊中有都柱,傍行八道#34之功劳。
许多术语,可能现在的许多人都闻所未闻。在千百年前的东汉,张衡就有如此之技艺,不禁令人叹服。基于他毕生所做之贡献,还将太阳系中的之一八零二号小行星命名为#34张衡星#34。张衡就像是闪烁在浩瀚星际的星辰,永远发光发亮。
张衡星与张衡山
唇枪舌剑般的争议
#34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34。候风地动仪自阳嘉年间,面世以来,世间从未停止过对它的议论纷纷。其实,这也说明了候风地动仪的重要性。如果是一个普通之物,至少没人会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对其念念不忘。因为它实在是太过先进,令人不敢相信它是公元二世纪的产物。
1.诞生即巅峰
#34合契若神,观之莫不服其奇丽。自古所来,未尝有也#34。当时地动仪刚刚面世,许多人都对此心存疑惑。认为张衡是一个好大喜功之人,他想凭借着这个候风地动仪来扬名立万。而地动仪本身,并无多大的用处,也不具备相应的能力。
阳嘉二年,八月地动仪中的龙机突然快速转动。而小球,也掉落进了金蟾的嘴中。东汉的首都是在今天的洛阳,京师丝毫不觉有震感。当时的朝臣纷纷上书,请求治张衡欺君之罪。不久后,陇西方面传来消息当地发生了地震。此后,当朝之人,纷纷信服了张衡也获悉了地动仪的真实能力。
2.一石激起千层浪
对于候风地动仪,后世有许多人想要造出。于是一九三四年,就读于燕京大学的王振铎开始了重造之路。他根据《后汉书·张衡传》中寥寥数百字的描述, 出了地动仪,人称#34王氏地动仪#34。
王氏地动仪
建国以后,一九五一年王振铎接到国家复原古文物的任务,按照一比十的比例造出了张衡地动仪模型。它并不具备任何实质作用,只能当成一件观赏性的文物。随后,这张照片便登上了历史课本。
方舟子对此屡次发出质疑,认为#34地动仪早已失传,它是否具有监测地震的作用,也成了一个谜#34。在重重的压力之下,地动仪于二零一七年消失在了历史课本之中。其实,删除的并不是地动仪这一物件,而是没有实际作用的模型。
地动仪真实存在的可能性很高,而年代久远,记载又太少。所以,出于各种考量便将其从书本中撤下。它其实是代表了古代,对于科学的一种探索精神。并不能因为现代技术无法复制,而否定它的存在。
许多人都将地动仪当成预测地震的仪器,其实是错误的。所以,他们也将错就错的把地动仪当成了违反科学规律的#34伪科学#34。
被删除的不是张衡的地动仪,而是那两个具有很大错误的模型。中国古代的文明非常辉煌,就像木牛流马等也因为天灾人祸无法流传下来。不能就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误区,而应该怀揣辩证的思想去看待问题。也不能将古人的智慧,全盘否定。
参考文献
《后汉书·张衡传》
古代地动仪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