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一到中秋,就要吃月饼呢(为什么一到中秋节就要吃月饼)

生活常识 2023-05-16 02:07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为什么到了中秋节还要吃月饼?

00-1010每到中秋,一场争论便如约而至。一方面,人们担心高油高糖的月饼是否有益健康;另一方面,关于“五仁月饼”和“鲜肉月饼”优劣的讨论也会在社交 *** 中占据一席之地。反正大家好像都默认了中秋节本来就是要吃月饼的。这样的习惯是从哪里开始的?

从“蛋糕”开始

月饼不仅形状与月亮相似,而且与中国人的满月情结密切相关。

古人要想吃“月饼”,得先知道怎么做“饼”。蛋糕的原料是小麦粉。单从这一点来说,先秦时期的人是不喜欢吃月饼的。这是因为中华文明在饮食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五谷吃”(把五谷全放在炊具里煮熟了吃)。比如小米(黍)就很适合吃五谷,“高粱(品质优良的小米)的孩子”就成了富家子弟的代名词。然而,由于小麦的种皮坚硬,不适合谷物食用,长期以来,小麦一直被视为下层阶级的“坏食物”,很少有人对其感兴趣。

秦汉前后,专门用于研磨的旋磨工具3354的出现,终于使粮食变成了细粉状态(“尘飞白”)。这标志着面粉加工技术的成熟。面粉的出现改变了小麦的命运。颗粒状的小麦不好吃,但一旦磨成面粉,富含蛋白质的小麦就转化成了比小米更美味的东西。

重担

起初,古人把所有由面条制成的食物都称为“饼”。东汉末年的训诂学家刘茜在《释名》中说:“饼,和也,和麦和好。”可见他眼中的“饼”就是把小麦加工成粉,然后加水成饼,蒸熟再吃。换句话说,汤饼就是用汤煮的面食,比如面、面。难怪著名的“霸气将军”季梁密谋毒死汉朝(138-146)的年轻皇帝,使用的 *** 是“用鸽子做饼”。

至于现代概念中的“饼”,可能要追溯到东汉末年的“胡饼”。这是一种把小麦磨成面粉,然后烘烤(而不是烹饪)而成的食物。在西域叫Naan,发音来源于波斯语。说明最初可能是西亚特产,因为古胡饼在丝绸之路考古中也有发现。根据不同的做法,当时有几种“胡饼”,其中一种是撒有芝麻的面饼。据《释名》报道,“用芝麻做馅”的“胡兵”也可以叫芝麻饼、烧饼,因为它的 *** 过程中用了芝麻。与中原传统的蒸饼和汤饼相比,这种饼可能味道更好,所以连唐大汉田字都成了它的粉丝。

易怒的

这个天子,著名的汉陵昏君,3354诸葛亮,在《出师表》年还不忘把它当做反面教材。103010年,李还指责,“灵帝喜胡饼,京师皆吃胡饼,后董卓拥胡兵破京师”;这就好比把皇帝爱吃胡菜当成了汉朝灭亡的先兆。其实叫“恨我家我家”。不吃胡饼,让天下经济萧条空虚,汉灵帝不是昏君吗?

当然,从“蛋糕”的诞生到“月饼”的出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北方有句话叫“饺子是更好吃的地方”。“好吃”当然不是面粉做的饺子皮,而是包在里面的馅儿。正是各种馅料,让以饺子为代表的中国面食大放异彩。月饼也不例外。魏晋南北朝前后,古人开始在圆饼中加入馅料,如干枣、核桃仁等。宋代苏东坡在《后汉书》中提到过,他吃过一种小圆饼,里面夹着酥油和焦糖。这和现在的月饼馅非常接近。

同样是在宋代,吴在《留别廉守》和《梦梁录》两本书的《市食》中提到了以“月饼”为名的食物,但这两本书都明确指出,这种“月饼”是“蒸食”,是一种类似馒头的蒸饼,不是烤的,也不是用火烤的。可见离后世的月饼还差得很远。到了明末,月饼一般就成了今天的样子。沈浜,长沙人,万历年间顺天府宛平县(今北京)知县。他写了一本书《武林旧事》,记录了当时北京的民俗。其中有一种“月饼”被称为“月饼”。不仅如此,这种面饼里还有“水果为馅”。这一记录能立刻让人想起“五仁月饼,毁誉参半”。

五仁月饼

传说未必可靠。

同样在本书《宛署杂记》中,沈邦也指出,这种赠送“月饼”的习俗是在农历八月进行的。这与今天的中秋节习俗没有什么不同。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虽然有“月饼”,但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惯什么时候才能追溯到?

关于这个有好几个民间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与元末农民起义有关。传说朱元璋的谋士刘基(刘伯温)策动人民起义,散布谣言说会有瘟疫,并要求人们在中秋节买“月饼”以避灾。于是大家都买了月饼。

回家后切开一看,里面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反元的信息,于是四海响应,并一举推翻元朝。为了纪念起义胜利,每逢中秋就要吃月饼。只不过,这种说法虽然带有传奇色彩,可是未见于元明时期的文献,似乎也不能作为信史来看待。

另一种说法则大体是,唐代有一年的中秋节,来唐朝经商的西域商人献上一种好吃的饼。唐皇看着漂亮的圆饼,觉着跟空中明月有点相似,就说:“应将胡饼邀蟾蜍”,就把饼赏赐群臣,一起吃起来,都说这饼非常好吃。从此以后,每到八月十五,就边吃“胡饼”边赏月,后来,又改叫“月饼”。

这一说法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进一步从元代推前了几百年。之所以是唐代而非更久远的秦汉时期,倒也有其道理。“中秋”的说法,最早出现于《礼记》里,《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八月十五,秋已过半,是为中秋。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久而久之,便在中秋形成了祭月、拜月的风俗。不过,迟至南北朝时期,农历八月十五尚未成为节日。例如,彼时成书的《荆楚岁时记》中尚没有关于“中秋节”的记载。

直到隋唐,中秋才被视作节日,就连唐朝皇帝也在宫中修了“赏月台”。到了北宋太宗年间,官方更把中秋定为节日,实际是对自隋唐以来已形成的中秋节的追认。但当时的赏月时的应节食物,还不是月饼。据《清异录》记载,五代时开封有一位专卖四季小食的张手美,每届中秋就以“玩月羹”应市。这种食品实际上是以桂圆、莲子、藕粉等精制而成的羹汤。看上去固然好吃,但与月饼的样子实在风马牛不相及。

就像前面提到的一样,宋代终于出现了称为“月饼”的食品。但一则,其做法与如今的月饼大异其趣。二则,这种“月饼”也不是专门在中秋节时候品尝的。著名的《东京梦华录》卷八“中秋”条,记载北宋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民众每逢中秋节要饮新酒,人们争着到酒楼抢占位置饮酒赏月。所谓“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玩月”饮酒的时候还要食蟹、吃水果,偏偏未见吃月饼的记载。金灭北宋之后,中秋饮酒的习惯也在华北延续。比如大才子元好问(1190-1257)有首词的名字就叫《鹧鸪天·中秋夜饮倪仲家莲花白,醉中赋此》。至于记载南宋都城临安(即今杭州)地方风物的《梦梁录》、《武林旧事》等书中关于中秋的记载也大致如是,吃月饼的记载同样付之阙如。以此看来,南宋时的所谓“月饼”同当时的梅花饼、菊花饼、荷叶饼一样,仅是“形似”的普通市食,尚未成为“中秋节”的节令食品。

可以说,在明代,方才出现较为详实的“中秋吃月饼”的记载。在明代,从南方到北方,从民间到宫廷,都有在中秋节吃月饼的习惯。《宛署杂记》之外,天启年间的大太监刘若愚写过一本《酌中志》,堪称晚明宫廷生活的之一手资料。其中就提到,“八月……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清代的记载也是这样,比如乾隆二十二年八月初十日、八月十三日两天,令妃、愉妃就用去“八百个”月饼!而《燕京岁时记》里干脆断言,“月饼到处皆有”,唯独“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之一,他处不足食也”。看来其作者富察敦崇的口味还是挺“刁”的。

从供品到食品

为什么是在明朝终于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呢?这首先还是跟中秋节的主要活动有关。如果说,唐人、宋人在中秋节主要活动是“赏月”的话,明朝就变成了“拜月”、“祭月”。晚明时期的刘侗、于奕正写过一本记述北京风俗的《帝京景物略》,里面就提到,当时中秋习俗的中心内容是祭祀“月光神”(“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其次是家人团圆、吃月饼瓜果,再次是亲友互赠月饼瓜果。其中的“月饼”主要功能就是充当中秋时节祭祀月亮的供奉食品。因为中秋月圆,所以讲究供品要是圆形的,所谓“其祭果饼必圆”。这样就把月饼的形状做成了圆形。圆形的月饼摆在供桌上,可以象征圆月。另一方面,中国人讲究实际,民间向来有仪式完成以后分食祭品的习惯,所以月饼作为供品从供桌上撤下来之后,并未扔掉,而是很自然地又成为人们的美食。这就是《饮食好尚纪略》所说的“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候月上焚香后,即大肆饮啖,多竟夜始散席者”。

如今部分地区仍有拜月习俗

值得注意的是,《帝京景物略》在总结中秋节俗时还写了一句,“(中秋节)曰团圆节也”。既然中秋月圆之夜被看作是全家团聚的良辰吉日,作为中秋供品的月饼自然也带上了“团圆”的寓意,用来联络亲友感情。明代的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就中写道:“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后来,生活在清代中叶的顾禄在《清嘉录》里就更明确地指出,杭州一带有习俗,“中秋食月饼,夜设祭月,取‘人月双圆’意。”日后“拜月”的初衷日渐淡化,月饼作为“团圆饼”的地位却变得越来越重要了。结果,月饼虽然不再成为贡品,但吃月饼反而成了中秋节的主要食俗。

江浙常见的鲜肉月饼

话说回来,就像今天一样,作为“团圆饼”的月饼其实在中秋节吃不完是常有的事情。按照《饮食好尚纪略》的说法“如有剩月饼,乃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合家分食之”。如此做法一直到富察敦崇生活的时代(清代后期)还有保留。不然他也不会在《燕京岁时记》里补充一句,“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尽管这样的饮食习惯当然是如今难以想象的。

来源:澎湃新闻

中秋为什要吃月饼 为何中秋要吃月饼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