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植物意象的艺术价值(诗经植物意象的审美价值有什么)

生活常识 2023-05-15 19:41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比喻人富有的花草树木 《诗经》植物意象的审美意义

《诗经》中植物的品类繁多,这些植物意象不仅仅是先民传情达意的工具,还开启了中国对植物审美艺术的先河。在科学领域,对植物的研究枯燥无味,满是理论知识,缺乏情感。而《诗经》中对植物的描写灵动自然,回归本质。从美学角度来讲,人们用审美的眼光去欣赏《诗经》中的植物,以此来体会植物所包含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意蕴。从审美角度来说,通过对植物色彩、形状、气味等方面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这些意象所承载的独特的美。松柏、竹等外形挺拔,不畏风雨,因此松柏便可用来赞扬一个人坚韧顽强、孤傲高洁的品质。杨柳同“留”,寓意送别时留恋、依依不舍之情。桃树、桑树多用于象征美丽的女子或是美好的爱情,尤其是桃这一意象在《诗经》中一直是美好的代名词。莠草即狗尾巴草,因其外形似稻谷,却又不如稻谷“谦逊”,所以莠草是骄矜傲慢的象征。

(一)质朴纯真之美

《诗经》中与先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植物极具淳朴的美感,无论是从诗歌的内容着手,还是看它们的表现形式,都贯穿了质朴纯真的美感。

比如,《豳风·七月》为我们详细地展现了农奴一年的生活状况。“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桑作为农耕时代最重要的树木,在《豳风·七月》中反映的是先民最真实的生活状态。从审美角度出发,桑所呈现的画面让我们更真切的感受到周代乡间的风土人情。无论他们是喜是忧,诗中所传达的感情都是最朴实真挚的。《周南·芣苢》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歌,从开始采摘到采摘结束,朴素的语言和轻快的短句体现的是妇女们辛勤劳作的美好画面。《召南·采》是一首叙述女子采摘藻以祭祀先祖的诗歌,详细描述了祭祀前后的活动。这一系列动作既反映出人们对于祭祀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尚。

再如,《邶风·匏有苦叶》是一首女子等待情人的诗歌。此篇以“匏有苦叶”起兴,将女子内心的真情实感描写得淋漓尽致。“士如归妻,迨冰未泮”一句直抒胸臆,借葫芦长成又凋零来寄托自己盼望心上人早日与她成婚的心愿。在《邶风·静女》中,热恋中的男子与女子约定在城郊见面。心上人“贻我彤管”,男子依然满心欢喜,因为他知道女子的心意。“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彤管虽然只是野外的茅草,随处可见,但男子手中的茅草是女子所赠,包含了女子矢志不渝的真情。这件礼物对男子来说无比珍贵,因为它象征着两人之间最纯洁美好的爱情。

综上可知,这种单纯的美源于植物最直接的审美表达,是农耕时代最朴素的审美情趣,也是质朴纯真之美最原始的显现。

(二)生命活力之美

《诗经》中有些植物意象虽无法像动物那样行走奔跑,却被赋予了动态的活力之美。例如人们在描写“桃”时,写的是桃花盛开、桃子成熟、桃树壮美等,极少有人写桃花凋零之景,“桃”意象被定格在其鼎盛之时。而“桑”意象与“桃”不同,桑树从发芽到繁茂再到凋零,它的成长过程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犹如一个成长的孩童,字符间都体现着其生命的律动。

首先,桑树的嫩芽孕育了蚕,周代先民由此联想到了人类孕育生命的过程,因此桑树被认为是生命之树,无论是祭祀祈福还是民生之计都离不开桑树。《大雅·瞻卬》篇中的“妇无公事,休其蚕织”一句印证了男耕女织的时代特点。妇人不应该参与朝政从而放弃养蚕纺织之事,“采桑女”形象逐渐产生。“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便是抒写采桑女劳动之后结伴回家的诗歌,字里行间都流露出采桑女劳作的快乐和乐观的心态,生命的活力在她们的身上完美体现。她们热爱生活,敢爱敢恨,率真的个性让她们在遇到心上人时大胆追爱。而面对背叛和抛弃,她们也能“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样性格鲜明的形象代表着勇敢,象征着希望。

其次,在《小雅·隰桑》篇中“隰桑有阿,其叶有难”一句描绘了女子看到枝繁叶茂的桑树想到正值壮年的心上人,喜笑颜开的欢乐场面。“其叶有难”、“其叶有沃”、“其叶有幽”描绘了桑树从稚嫩到成熟的过程,生命的动态之美跃然纸上。《卫风·氓》中“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描写弃妇的经典诗句,与前文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形成鲜明对比。诗歌以桑树的变化来比喻女子婚前婚后的不同境况,从诗歌主题来看与生命活力联系不大,但是从美学角度出发,枯败的桑树体现了衰败之美,使读者沉浸其中,触景生情。

总而言之,植物的生命活力之美在《诗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桑”意象将采桑女浓厚的生命气息散发到极致,无不体现着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心上人的大胆追求,以及被抛弃之后的果断决绝。

(三)悲伤凄凉之美

管仲认为:“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秋者,阳气始下,故万物收。”源于这样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感受,秋的意象与春意象大相径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是《诗经》中重要的植物意象之一,“蒹葭”、“白露”“水”这些意象放在一起勾勒出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画面,悲凉气氛的渲染把追求而不得的失落体现的淋漓尽致。

形成悲秋意象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审美等有很大关系。秋是万物凋零的季节,所以用秋天来感时伤怀无可厚非。农事活动也被环境的变化支配,春种秋收、秋收冬藏。自然景物的衰败引起人们心理上的共鸣。这种强烈的感受经过时间的沉淀和累积,早已在人们心中固化,在心理上认同萧索的秋天寓意着生命的凋败。环境和心理的共同作用促成了悲凉意象的形成,例如河边的芦苇单看或许并没有美感可言,但是当“蒹葭苍苍”与“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放在一起,悲凉之意便扑面而来。诗人此刻就像那水中芦苇,身处逆境、迷茫徘徊。

又因“桑”与“丧”同音,所以“桑”又被认为是不幸和死亡的象征。《秦风·黄鸟》中“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一句描写了飞翔的黄鸟停留在桑树上,秦穆公以“三良”殉葬引起民愤,整首诗充满了压抑、凄惨的气氛。黄鸟都能死得其所,“子车仲行”这些忠良却要为秦穆公陪葬。环境的渲染深化了人们心中的感情。“桑”、“黄鸟”这些意象在此处非常巧妙的把人们心中的悲愤抒发出来,表现了国人对统治阶级的憎恨。

“人有悲欢离合”,悲在生活中在所难免。人们借助一些特殊意象来渲染自己内心的孤寂和悲愤,内心的情与眼前之景交融,与严酷的现实环境相辉映,深化感情的同时提高了诗歌的艺术审美。

(四)含蓄灵动之美

《诗经》中的植物意象通过赋比兴手法的运用,使诗歌诗意朦胧、含蓄灵动。植物意象本身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而植物意象所引发的丰富感情则是虚的,虚实结合、烘托感情,从而引发人们在情感上的共鸣。

《诗经》中的植物意象与其象征的内涵是先民们通过联想得来的,在联想的作用下建立起人与物沟通的桥梁。而这些联想又分为固定化联想和同一物象随不同心境变换内涵这两类。无论是“桃之夭夭”还是“隰有荷华”,都象征着美丽的女子,饱含着男子对心仪女子的爱慕之情,这是固定化的联想。在《卫风·氓》中,“未落”、“沃若”等词描写了桑树成长的过程,暗含了女子渴望自己的爱情也能早日“枝繁叶茂”的心境。“其叶沃若”与“其黄而陨”的对比体现了时过境迁的无奈与悲凉。利用桑树成长前后的反差形成对比,含蓄地表达弃妇心境的变化,赋予诗歌灵动的美感。

情由景生。植物意象所营造出来的幽深、虚幻缥缈的意境与后来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周南·汉广》篇中以“乔木不可休”、“汉广不可游”来兴比男子虚幻的爱情,随后又发出错杂丛生的草木应当立马割取的呼喊,表现男子渴望梦想变成现实的急切心境。男子虚幻的梦想耐人寻味,虽抒情含蓄,但是灵动的表达给诗歌增添了几分美感,触发了读者对匠心独运的诗境的追寻。

《诗经》中的植物意象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意蕴与赋、比、兴手法结合起来,使诗歌增添了一丝朦胧美,触动了读者内心深处对美的追求。先人独特的联想使《诗经》中的诗歌充满了无限的美感,人们将心中的情含蓄表达,引发读者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感受生命的律动。

诗经植物意象的审美价值有什么 诗经国风植物意象研究现状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