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职分流对中考难度(为何高中初中分流而高中不分流)
分流生和名校生的区别 为什么初中和高中难度相距甚大,也能实现有效分流?
如果将人的智力分为A聪明、B、比较聪明、C、一般智力、D、思维欠缺,A、D头尾占比并不大,大概都占10%,B和C占比最广,大概各占40%,同档次学生水平相差不大,不同维度却有明显差别。
中考分流目的就是将B和C类学生进行区分,D类学生一般小学阶段就明显吃力,A类,B类和C类在整个小学阶段都不会有明显的差别。
即小学的区分度,只能将真正不适合学习的D类学生甄选出来,其他学生都可以称为优生,一二年级尤其明显。
很多家长在孩子还小时认为其有学霸潜力,然后初中和高中一年不如一年,那种心情能够理解,所谓的小学学霸变成初中学渣,其实这些孩子校学根本就不是学霸,或者说小学没有学霸。
即使那些早早参加奥数学习的孩子,也并不能就此说明以后的发展潜力,奥数不是知识延展,而是一套数学公式和概念,是传统知识的平行线,奥数可以拓展思维,但拓展的更多是前10%孩子的思维,对于其他孩子奥数思维和应试能力中间还有一个格挡。
初二的两级分化,源于数学和物理两门理科,对比高中知识,这个层次的难度真的不高,但已经足以将B和C类的孩子区分开来,初二现象为什么比高一现象更为人认知,其本质是将原本差距不大的中间段学生五五分流,决定大多数孩子未来人生走向。
对于能考上高中尤其四星级高中的学生,中考难度虽然很低,但偶然性却并不大,即理科的逻辑思维能力将学生差距极为明显体现,要么一通百通,要么一窍不通,而这两种情况也是一半对一半。
这种难度虽然可以将C类学生筛选分流出来,但A类和B类学生之间没有明显区分度,即中考本质不是择优,而是分流。尤其一些教育水平一般的初中,A类学生更容易被埋没。而一些名校,却往往能将B类学生成绩打造成A类学霸的既视感。
高一阶段A类学生开始脱颖而出,又出现第二轮的大分化,与初二分化淘汰学弱不同,高一则是选拔学霸,初二是一半分流,高一则是前20%A类学生脱颖而出(20%为高中比例,同年龄段比例10%),这个时候大多数人并不是所谓落后,而是更优秀的人开始发力。
为何高中初中分流而高中不分流 初中分流后高考更容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