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怎么分辨玉石好坏(文人雅士谈拥有瑕疵的玉石)

生活常识 2023-05-15 19:41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君子如珩,取予有节什么意思 如何正确解读“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中国古代的玉石象征

《国风·秦风·小戎》里有这么一句话“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翻译成大家熟悉的句子就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用以说明君子的性格谦和,就像一块温润的美玉一般。用石头来夸人有气质,这种表达手法可以说十分的清新脱俗了。那么,玉何以会有这样的意涵呢?历史上,它在中华文化的地位又是怎样的呢?现在,就和文史君一同来感受中华文化中的玉石之美吧!

凤冠人像图片

一、从神圣之物到“飞入寻常百姓家”

旧石器时代晚期出土的一些实物史料已说明,玉石在这一时期有作为灵魂的寄居场所的作用。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玉器又被认为是“神物”。《越绝书》中,风胡子有言道“至黄帝之时,以玉为兵,以伐树木,为宫室,凿地;夫玉,亦神物也”明明白白的将玉石当做是“神物”,这一观点被学界称之为“玉神物论”。

玉神物理论大概包含三层含义神的寄身之物;神所享用的食物;通神的媒介。从这些定义可以隐约看到其中隐藏着一个人格化的神的形象。

至商代,玉的神性的人格化更为突出。如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凤冠人像”,直接向我们展现了玉石从“神化”朝着“人格化”阶段的发展。随着人类认知和实践水平的发展,到了西周,代表了人的力量的王权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人文之风略压“巫风”一筹,“天”的力量不再是反复无常的,而是变得机具道德化。,“神权至上”的社会中富有神话色彩的英雄形象也逐渐转变为更具“人性”的“温润如玉”的“君子”,“君子”的人格也被赋予了道德期望。此时,玉不仅成为了人类世界王权与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成为了“君子”的物化象征与道德载体。

王权的象征 玉玺

二、“君子比德于玉”的思想传承

西周末年,礼崩乐坏,依附于礼制存在的玉礼制度也逐渐步入消亡。但玉作为一种道德象征,在人们的生活之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在《礼记?聘义》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子贡曾经很直白的质问过孔子,君子之所以看中玉而轻视其他美石,是不是因为玉石属于“贵金属”。对此,孔子表示子贡的脑回路简直是“too young too simple”,孔子给出了“君子比德于玉”的解释,并用一系列逻辑严密的句子铺陈排比来论述。

孔子像

这一“君子比德于玉”的思想观念在后代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东汉的许慎在其著作《说文解字》中有关“君子比德于玉”的论述“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尊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折不挠,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等,进一步传承发扬了出儒家的“君子贵玉”思想观念。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书影

,玉石中的其他功用,如消灾抗病、福泽益寿等,也在玉石文化的发展中以独特的形式被我们继续传承了下来。《诗经·秦风·终南》有云“佩玉将将,寿考不忘。”这里将玉佩发出的美妙声音与人们美好的祝愿联系在一起。这些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作东汉末年的道教产生了影响。

东汉道教的太平道、五斗米道的终极目标都是追求长生不老和得道成仙。自然的,犹如西方的炼金术士一样,他们认为玉属性上的永恒特质是长寿的象征,,玉成为了方士们用来炼制“仙丹”的重要材料。葛洪的《抱朴子》所《玉经》当中的“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的说法,认为服食自然中永恒存在的金玉可以使人成仙。

葛洪像

三、佩饰中的玉石文化

,道教以外的更多数的普通人们没有那么奇特的“口味”,玉石文化的常见形式是以佩饰来表现的。

在《庄子·秋水》里有记载这么一个故事“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后来之人称之为邯郸学步。初闻时,感觉学步之人看起来实在是不太聪明的样子,哪怕是偷师不成,也不至于要匍匐着回来这么狼狈吧!但其实,这个故事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邯郸学步雕塑

按《礼记·玉藻》要求“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玉佩,是以非辟之心,无自入也。”这里是说,身佩美玉,是君子的标准配置。而且不仅要佩戴,还得在不同的境况下使玉佩发出符合行为动作的声响。这相当于君子出门,不仅要“自带背景音乐”,还要踩着点。如此可知,邯郸学步中的学步之人之所以非得匍匐着回国的理由是为了不让所佩戴之美玉发出莫名其妙的声音,避免“失礼”。

,君子之所以能够“鸣佩玉”,是因为所佩戴的不止一个玉石。在《大戴礼记》中有记载,君子所佩之玉,大致有三部分组成最上面是葱衡(青色的珩(héng)玉),最下面坠有双璜冲牙,用玭(pín)珠(即蚌珠)坠在其间,琚(jū)瑀(yǔ)(玉石做的小佩饰品)点坠其中。

佩玉图解

除了上面这一样式之外,比较常见的是环和玦(jué)。《说文解字》中有“环,壁也。肉(即玉石)好若一谓之环。”很容易可以知道,它是环形玉,即玉壁当中挖空一块。环因其形状完满,所以通常也有“圆满”之意。 玦则与环稍有不同,它在完整的“肉”之上缺了一小截。玦音同“诀”“决”,也有“诀别”、“决断”的意思。在《孔丛子?杂训》中,记录,子产死了之后,“丈夫舍玦佩”以表诀别之意。,比较出名的是在《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的鸿门宴当中,范增几番向项羽示意,并再三举起身上的玉玦,催促项羽下决心,杀掉刘邦。一直到宋代,都还有用玉佩所含有的意义来传达信息。

玉玦

文史君说

玉石文化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重要而又十分具有民族特色的部分,从原始社会代表的灵、神的神圣之物,变为现如今人类道德期望的载体美好品德的象征物,在这一过程中,玉石一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相比于以玉石来衬托人,更为重要的是培养玉石其背后所意含的美好品质。

参考文献

1.刘建明《浅议玉佩文化的人文内涵》,《江西科 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2.李枫《玉与古代中国人宗教观之演进初探——以秦汉前后的历史文物及道教蕴涵的玉文化为例》,《世界宗教文化》2019年第2期。

(作者浩然文史·一笔丹青)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更好的支持!

文人雅士谈拥有瑕疵的玉石 玉石代表君子温润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