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波鸿简介(德国北威州波鸿)

生活常识 2023-05-15 19:41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德国城市化率有多高 19世纪,德国波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

#历史开讲#

文|木木

编辑|观星

波鸿,位于德国西部,是鲁尔区的一座中心城市。19世纪以前,波鸿一直是一个具有商业价值,但以农业为主的小型城镇。

19世纪后半叶,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煤炭资源的开发,波鸿迎来了繁荣,迅速成为鲁尔区甚至整个德国的工矿、商业重镇。

近代波鸿城市的发展不仅是鲁尔区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甚至也是整个德国工业化时期工矿产业城市发展的典型代表。

一、城市发展状况

19世纪以来,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德国的城市得到了平稳而迅速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在经济体量总体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也有了新的变化,具体包括就业结构和产业产值。

其次,城乡人口流动和跨地域人口流动都非常频繁,人口增长呈现出了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城市人口增长率高于农村,中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城市。

最后,经济发展与大量人口涌入冲击了城市社会固有的等级结构,具体表现为贵族阶级的变化、资产阶级的变化、工人阶级的变化。

社会发展状况往往会影响某一时期城市的发展模式。工业革命前夕的德国,受商业的推动,法兰克福、布伦瑞克等地的城市人口迅速增长。

据统计,1800年时,法兰克福大约有3.5万人,到1835年时达到7万;布伦瑞克在1800年有2.7万人,到1835年时达到6.8万。

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化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德国城市的发展,许多城市迅速发展并扩张成了人口超过10万的大城市。

据统计,1871年德国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仅为4个,到了1910年,这一数字上升到了33个。

在工业化过程中,以工业、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二、三产业逐渐替代了以农业为主的之一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为了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在乡村与城市之间、传统农业区与新型工业区之间,人口出现大规模的地理流动。

在1852年,德国有3.5%的人居住在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到了19世纪初,这一比例上升到20%。

19世纪下半叶,德国城市移民率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城市人口迅速增加,许多新兴工业城市的人口迁移率常年超过50%。

这些流动人口为城市带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在产业结构转型与大规模人口流动的过程中,城市的社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

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和产业工人要求获得政治权利,来改善自身社会地位和现实处境,部分人在政治运动中成功实现了跨阶层流动。

此外教育等其他因素也促进了代际之间更加频繁的垂直流动。

二、工业革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德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1850年,德国国内各行业的生产总值为944.9亿马克,到1871年国内生产总值上升到1465.3亿马克,同比增长了55.1%。

其中之一产业生产总值增长了28.77%,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增长了124.4%,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增长了45.35%。

各行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的变化,以及就业结构的相应变化,反映出德国在经济体量总体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也有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就业结构和产业产值两方面。

就业比重是产业结构的直观反映。从1849-1871年德国的就业数据来看:之一产业在1849年有829.8万人到1871年增长了24.3万人,达到了854.1万人。

第二产业从349.1万人增长到了501.7万人,增长了152.6万人;第三产业从268.3万人增长到了338万人,增长了69.7万人,增长率达到了25.9%。

尽管之一产业的就业总数仍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之和,但可以看出农业经济已经在向工业经济转变。德国的产业结构在这一时期已开始向工业和服务业倾斜。

到了19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革越来越明显,数以万计的中小工厂建立,数以百计的公路、铁路铺设,这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从1895-1907年农村、中小城市、大城市的的这组数据来看,德国国内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更大的改变。

工业革命时期,不管是在德国的农村、中小城市还是大城市,之一产业的劳动力增长速度是远远慢于第二、三产业。

从1895-1907年的人口比重来看,在农村,工业人口的所占比重为31.9%;在中小城市,工业人口的所占比重为65.1%;在大城市,工业人口的比重为59.2%。

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往往超过了城市总人口的一半。综上所述,在工业革命时期,整个德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以农业为主导的之一产业慢慢地已经不能满足大部分人的就业需求,而矿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企业工资福利水平的提高,更多就业岗位的提高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

使得更多的人涌入到了工业、服务业的岗位上,这也进一步促进了这一时期德国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三、工业革命加速了人口的迁移

在德意志帝国时期,受低出生率、更低死亡率的影响,德国人口呈现出了高速增长的态势。

在1870年,德国的居民为4105.8万人,而到了1910年这一数据上升到了6492.5万人,同比增长了58.13%。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呈现出人口增长的现象,受工业化的影响,德意志帝国时期德国人口增长呈现出了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

城市人口的增长率高于农村,中西部地区也高于东部地区的增长率。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大城市18年。

和那些以工业为主导的城市能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城市的吸引力更强,劳动人口的流入意向也更强。

因此,在这些城市中人口的地理流动现象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城乡间和跨地域两个方面。

之一,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了德国人口的城乡流动。

从1871-1910年不同大小的城镇居民占德国总人口的百分比来看:这40年的时间里,在人口大于100000的城市,人口增长了16.5%。

人口在10000-100000之间的城市,增长了5.7%;人口在5000-10000之间的城市,增长了2.9%;人口在2000-5000之间的城市,人口减少了1.1%。

人口低于2000的农村,人口减少了24%。1871年,23.7%的人生活在人口多于5000名居民的城市,到1910年,这一数字上升到48.8%。

农村人口的比例,包括生活在城镇中的人口,则从75%降至50%,由此可以看出人口在向中小城市和大城市流动。

尽管德国的城市化进程始于19世纪中叶左右,但基本上在1871年至1910年之间已经完成了,在这一时期城市居民的比例增加了一倍。

工业革命的发展带来了高速的工业化,也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大量的人口从农村迁往了城市,为城市带去了新的动力。

第二,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跨地域流动。德意志帝国时期德国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性为人口的跨地域流动奠定了基础,大规模的工业化则是城市人口流动的决定性因素。

从1900年的统计数据看:柏林、汉堡、不莱梅是当时最吸引流动人口的地区,汉堡的人口迁入率达46.7%,不莱梅的迁入率为42%,整个勃兰登堡(含柏林)的迁入率为27.5%。

其次是莱茵兰、威斯特法伦、萨克森、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迁入率都在10%-20%之间;东部的农业地区。

如东普鲁士、西普鲁士,以及西南部的符腾堡人口的迁出率都大大高于迁入率。

到1910年,莱茵的城市化水平仍然更高,在那里有近67.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心,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大城市。

其次是威斯特法伦,这里的城市化进程主要集中在鲁尔区,这一新兴的工业重地,在这一时期,威斯特法伦的城镇居民比例已经超过萨克森,城市人口增长了601.2%。

采矿和重工业的发展加速了该地区人口的流动,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与莱茵、萨克森、威斯特法伦三个工业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相比,东部的农业地区尤其是东普鲁士,落后得多。

在1871-1910年间,东普鲁士的人口增长率为列举的六个城市中更低,仅增长了13.2%,除去自然增长率,东普鲁士吸引外来人口的能力非常低。

除了部分工业城市,农业产业已经不能为该地区吸引更多的劳工。总之,这一时期的工业革命的发展带来了大规模的城市工业化,工业化带来了人口的城乡、跨地域流动。

人口的小幅增长不能代表地区的发展情况,但是人口大幅度成倍数的增长一定与城市工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外来人口的涌入给该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交通、卫生都带来了新的变化,外来人口的定居又改变了该地区的原住民与移民的比例。

因此,工业革命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改变,即城市阶级的变化。

德国北威州波鸿 德国波鸿中国人多吗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