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

生活常识 2023-05-15 19:41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新时代教师职业核心使命是什么 加快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为民族地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大力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不仅是推动民族地区稳定发展的特有路径,更是中国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体现。为此,立足于“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我们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快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必须教育先行,做好教育和宣传工作是根本与前提。借助教育手段,在各族师生心中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为实现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

加快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时代必然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加之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加快重塑世界,致使国际竞争、对抗的因素更趋于明显,民族利益与全球利益的紧张关系开始扩大,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行径导致国际秩序趋向冲突的可能性加剧,国家的民族意识被冲击与侵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面临狭隘、排他性民族利益的威胁。受此影响,基于“本体安全”所触发的各种族裔性纽带与认同开始复苏与强化,稳定社会秩序的主体期待和集体认同建构实践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得到确认和伸张。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国家安定团结的基础,各民族之间强大的凝聚力则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可以说,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对凝聚全体中华儿女共识、应对错综复杂国际格局、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划时代意义。

从国内视域看,我国正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这个历史方位。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腾飞,主动融入全球经济秩序和国际政治格局,成为改变国际秩序对比格局的重要力量,中国正走在崛起和复兴的康庄大道上。 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时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一重要战略研判不仅是基于中华民族所展现出的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更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深刻把握。而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维护国家统一稳定和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没有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凝聚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说近代中华民族救亡复兴,依靠的是各族人民凝集团结,今天中华民族之崛起和伟大复兴,同样必须依靠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各族人民的人心归聚。,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 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在国家发展建设中的中心战略定位。

但相比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而言,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后发型,因而要想实现现代化的“弯道超车”,我们更需团结一致、凝聚力量,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行。为此,只有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实现中华民族每一位成员的现代化发展,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引领世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推进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特殊价值

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必须全面推进以“四个共同”“四个与共”为核心内容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借助教育的手段以增强各族师生民族身份认同、民族文化自信以及复兴责任担当,这不仅是落实 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具体要求,也是助推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增强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民族身份的觉醒代表着对“自我”民族身份的认同建构,这关系到自身内部的政治性与文化性是否统一,直接决定它对国家身份认同是促进还是消弭。现代政治国家形成之初,民族身份认同的政治性与文化性内生统一,以一种超验的力量——民族情感和民族文化来实现共同的民族身份认同,为国家身份认同提供了必要的集体认同基础。民族观念的接续传承、民族意识的理念形塑以及民族认同的持续锻造需要依靠教育的民族性发展,并借以“人”的塑造得以延续和承继。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正是通过教育参与者的创造性活动不断唤醒民族意识、培养民族品性、增强身份认同,其内涵的民族特性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之中。对此,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利于帮助各族师生深度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历史实体形成发展的内在逻辑,准确把握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内在统一关系,使他们在超越具体的民族差异性之上生成普遍的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身份认同。

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究其本质,中华民族实则是中华传统文明及其内在关系结构的自觉承接实体,其演化发展离不开历史积淀后的文化滋养。各民族之所以守望相助、团结凝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独具特色且海纳百川的中华文化为之提供了深层次的认同基础。 总书记也曾多次强调“文化认同”的重要性,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能够有效传承历史文化、缔造民族共识、实现文化教化等,具有显著的民族文化传播内生优势。对此,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助于帮助各族师生正确把握中华民族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继承发扬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凝心聚力。

强化中华民族复兴担当。当今世界,一方面,大国之间的战略不稳定进一步深化,如美国与中国、俄罗斯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逐渐加深,且大西洋关系也因伊朗核协议、北约军费分担、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而备受冲击。另一方面,基于多边主义的全球治理正遭遇“失能和失势”的危机,全球治理运行机制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要想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破立而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唯一的发展道路。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正是通过促使受教育者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持续发起,并以二者的交互作用来不断强化学生的认知情感与责任担当。,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利于树立正确“五观”,增强学生“五个认同”。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从而推动建设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推进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策略路径

系统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

之一,形成一体化的思政课程教学体系。在小学阶段,重在强调启蒙学生道德情感。学生通过“认知—理解”阶段的思政课程学习,初步形成共同体情感基础。在中学阶段,重在强调认知情感的培养。学生通过“具体—抽象”阶段的思政课程学习,树立正确“五观”,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在大学阶段,重在强调主体行为的外化。学生通过“内化—外化”阶段的思政课程学习,学会以思辨、批判的视角看待国际国内形势,在实际生活中勇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第二,探索横向化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课程思政应遵循协同育人的核心理念,与思政课程保持政治方向的一致性、育人方向的一致性以及文化认同的一致性。根据不同学科特色优势,深入挖掘提炼学科知识体系中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密切相关的价值性、人文性等教育元素,提高学科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的契合度。

第三,构建多层次的潜在课程特色体系。一方面,学校应积极打造蕴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空间类潜在课程,如通过优化校园景观、设计长廊文化以及布置宿舍公共区域等方式手段,更大限度地实现校园空间设计符号的活化利用与教育意义。另一方面,学校应巧妙利用师生人际交往或加强班风校风建设,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文化渗透性与导向性,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实践中强化“五个认同”,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格局。

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师资队伍建设。,唤醒教师新时代教育使命,发挥教师价值引领作用。从意识观念层面赋予教师价值新的时代内涵,唤醒教师教育使命,奠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行动之实,即立足于教师内在精神世界,在教师心中根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使其入脑、入心,为未来育人方向与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价值指向。,内推教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素养提升,自觉践行培育时代新人责任担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可教性、可引性与可学性,决定了其自身所独具的教育知识体系。对此,教师应通过自主学习深刻理解“四个共同”“四个与共”,牢固树立“五个认同”的正确“五观”,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再,教师需以自觉践行落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素养提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通过自觉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一步促进自身理性思维的养成与情感认同的深化,并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演化与现实发展。

全面助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落地生根。一是促进跨学科主题化教学,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现实意义与社会意义的结合。以“物理场域”为起点、“文化场域”为核心导向、“制度场域”为保障,寻找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探索适切的教学起点,加强学生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以及国家认同,推动建设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二是借助新媒体技术,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新形态。在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智能时代的信息技术优势,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实现教育直观资源的操作体验、模拟情境的认知深化、真实场景的创造解决,变革教育课堂教学形式,助力课堂教学从单一表征到多态表征再到置身参与,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教学实效。三是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搭建多渠道的教学平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应只局限于学校“场内”教育,更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场外”教育。如通过组织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关的实地调研、红色旅游、名胜古迹与博物馆观光等活动,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回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演变,深刻洞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与彰显。

积极打造思想引领和技术导向的多元化教育实验。主要包括

之一,支持有条件的大学或研究机构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智能化实验室。通过营造沉浸式的智慧空间来开展共同体理念教育,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沉浸式教育情境,探析其对共同体理念的内心体认、情感认同等方面的特殊规律,从总体上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第二,搭建教育教学实验资源共享平台,加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资源数据化和共享化。此项工作要以实验室建设和运行为基础,建设和生成原创性数字资源库,引入成熟的第三方数据资源嵌入实验室平台;向全国共享资源成果,引导和指导中小学和大学开展个性化实验,以此丰富和完善教育智能化实验资源共享平台。

第三,广泛设置和有针对性设置专项课题和开放课题,鼓励开展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积极提供教育实验经费、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调动更多科研单位和学校联动合作,以期让更多科研和实验成果可以推广运用于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由此,加强共同体理念教育和培养时代新人的教育改革创新,以更加科学的、有技术支持的和有条件保障的方式得以实施。

(作者张学敏系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教授,胡雪涵系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中国民族教育》2023年第4期)

作者张学敏 胡雪涵

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简报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