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文的历史演变(公文有哪些的重要性)
汉代时期的章和表属于上行文吗 公文越来越繁琐了吗?浅谈中国公文历史发展和演变
公文不是凭空出现的东西,而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制度不断完善和文字组织形式不断改进而产生。在周代就产生了\"诰\"、\"誓\"、\"命\"等国家统治阶层所使用的强制性文件。在这之后,封建集权国家的逐步发展也使公文制度日趋完善。
一、夏商周时期
回溯过往,“誓”是被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公文 。夏启攻打征伐有扈时颁布《甘誓》,商汤攻打征伐夏桀时颁布《汤誓》,周武王攻打征伐商纣时颁布《牧誓》。“誓”在写作内容上突出重点,以极强的气势和感染力达到自身的目的。“誓”被认为是最早的公文形式,“誓”和之一个“家天下”夏的共同出现也证明了公文与国家统治的需要联系是非常紧密的。
二、秦汉时期
从原始时期到秦汉这段时间,文字出现并逐渐规范化,并形成了多种形式和体裁,到了秦始皇将中国在政治和军事层面统一后,文化上也进行了统一,公文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规范化。从“命”到“制”,从“令”到“诏”,公文的规范化不是一蹴而就,但不得不说秦朝的功劳巨大。针对行文对象,下行文有“制”、“诏”、“策”、“诫”;上行文有“章”、“表”、“议”、“书”等,进一步将情况区分。汉朝奉行拿来主义,对秦朝很多优点都保留下来,刘师培在《中国中古文文学史》大大夸奖了这一时期“文章各体,至东汉而大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政务工作已全面采用公文往来,这也大大加强了国家机构行使职权的规范和权威性。
三、魏晋时期
到了魏晋时期,公文发展逐渐成熟,文体有所增加,在实际运用发展更加灵活自如。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骈文。骈文主要特点是对仗工整,如两马并驭,也得名。以骈文为代表的公文,在声韵上更讲究技巧,在遣词造句上更注重文采,本身具有很强的文字艺术性和感染力。从公文实际应用上来说,规范和工整达到了,但过于追求文学性和艺术效果使公文本身简洁的特质和实际功效大大弱化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兼顾公文实用价值和文学性的优秀公文,作者和作品被人们誉为“大手笔”。
四、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公文进一步发展,但受到魏晋、梁、陈的一些不好的影响,早期文风过于追求文辞华美,内容偏于空洞,言之无物。魏征、陈子昂等人都就改革文风作出努力,现象逐渐好转。到唐朝中期公文文风一度骈文化,韩愈、柳宗元等人“古风运动”进行改良,唐朝公文整体还是质量较高的。文体的变化和完善也是随社会不断发展而逐渐完备。
五、元明清时期
到了元明清整体主要是继承以前的基础,变化不多,公文分类更加详细,但公文发展平缓,不如之前的公文那样涌现名家名作和更优秀的文体。但后期僵化的封建体制达到顶峰后八股文大行其道,格式僵化内容空洞,但从侧面看也促进了公文更加规范。公文分类日趋精细的内容却不以质量为上,从这点看,社会的僵化也反映在了公文上。
六、清王朝覆灭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
这段时期是我国公文发展的一个特别的阶段。该时期国家性质、社会经济文化状况都与过去发生了巨大且深刻的变化。封建制度和帝制统治的推翻影响巨大,公文作为国家社会的重要工具,在适应情况的也向前不断发展。白话文渐渐取代文言文成为公文表达的形式是革命性的变化,但这段时期公文极其繁琐,并遗留有浓厚的封建色彩,行文形式、称谓等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在新文化运动后文人学者的努力下有所改观。
七、建国至今
建国后,国家非常重视公文的科学规范化研究,发布了一系列文件促进公文制度发展,也相应促进了现代化国家不断发展。公文文书工作在继承新文化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公文形式和体裁上讲究实用性,突出公文本身的简洁。建国后公文有一大写作原则得到提倡贯彻,那就是做到直书不曲,不需要繁琐的修饰和称谓,直截了当进行事务的交流和处理工作。这一点在以前的历史中是很难做到,也是困扰众多公文写作者的问题。从建国后六十多年来观察,这种公文的发展一直为国家所提倡,在实践中得到了较广泛的运用,也充分发挥了公文本身叙事和简洁的优点。
公文有哪些的重要性 公文写作知识我国公文的演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