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朝代顺序表(中国历史三国之后是哪个朝代)
三国演义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简述——三国时代
Hey
我们又见面啦~
你还好吗?
2019.05.2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自三国(220-280)开始,历西晋(265-316)、东晋十六国(317-420)、南北朝(420-589),终止于隋朝统一,历时370年。如果从189年董卓之乱算起,则历时400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频繁,社会关系、民族关系错综复杂,内争外斗连绵不断,而北方民族大融合与南方经济大开发,以及南北会通,胡汉交融的多彩文化则成为这一时期交相辉映的历史亮点,此后隋唐的繁荣强盛正是以此为起步的基础。
三国时代始于220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家往往以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公元189年,东汉在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又发生了董卓之乱。各地诸侯纷起讨伐,形成割据自立的局面,中央王朝名存实亡。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军事集团在战乱中强势崛起,各自在北方、西南、东南地区悉心经营,完成了区域性统一。自220年至229年,曹魏、蜀汉、孙吴先后建国称帝,正式形成了三国鼎立的政治格局。
魏
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由于曹魏在三国中占据中原地区,国力远胜于蜀汉和东吴。曹魏一朝,最重要的改革有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对两晋南北朝的政治产生深远影响。在疆域上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设立西域长史府进行管理,在毌丘俭征伐高句丽后将朝鲜半岛北部并入了版图,南部诸州大致以秦岭淮河与蜀、吴为界。公元263年,攻灭蜀汉将益州和南中纳入版图,曹魏国土约达四百万平方公里。
曹操建安十八年,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魏文帝曹丕(187~226)
曹操的次子,220年,曹丕代汉称帝,都洛阳。226年,曹丕病逝,时年40岁。
魏明帝曹叡(204年~239年)
曹丕长子,公元226年-239年在位,239年,曹叡病逝,时年36岁。
曹芳(232年~274年)
魏明帝曹睿养子,239年-254年在位。曹芳八岁即皇帝位,控制不了政局,而首席托孤大臣曹爽又败于司马懿。
曹髦(241年~260年)
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公元254-260年在位。曹髦很有血性,对司马氏的专横十分不满,于公元260年与冗从仆射李昭、黄门从官焦伯等,率领僮仆数百余人讨伐司马昭,司马昭指使武士成济杀了曹髦,年仅20岁。
曹奂(246年-302年)
魏武帝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曹魏一位皇帝,260年-265年在位。260年,曹髦被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265年,司马炎篡夺魏国政权,曹魏灭亡,曹奂被降封为陈留王。302年,曹奂逝世,享年五十八岁。
蜀
公元221--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亦称“刘蜀”、“季汉”。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占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帝,四十三年。
蜀汉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在经过关羽失荆州、刘备夷陵之战后国力受损,后又经诸葛亮治蜀国力恢复,又迫使南中地区屈服,从中获取了大量的物资、人口、装备以及矿产等天然资源,国力再度强盛。军事上蜀汉也常常占据主动,但后期逐渐走向衰落,最终被掌控曹魏的司马家族所灭。
先主刘备 (161年——223年)
221年—223年在位,年号章武(221年-223年)先主刘备,即蜀汉昭烈帝,字玄德,汉族,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汉怀帝刘禅 (207年——271年)
223年—263年在位40年,年号建兴(223年—237年)延熙(238年—257年)景耀(258年—263年)炎兴263年汉怀帝刘禅,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的长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223年—263年在位。263年蜀汉被曹魏所灭,刘禅投降曹魏,被封为安乐公。公元271年,蜀汉亡国之君刘禅死在洛阳,葬于孟津平乐镇翟泉村东。谥号怀皇帝,庙号仁宗。
吴
公元222--280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
孙吴领有汉末扬州与荆州大部地区及交州全境,后分交州东北部为广州。孙吴大力发展经济,对江南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天纪四年(280年)5月1日,孙吴亡于西晋,标志着中国汉末三国以来割据局面的彻底结束。
公元229年(黄龙元年),孙权称帝
(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由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父亲死后继位成为一方诸侯;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后又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大增加;于黄武元年(222年),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229年-252年,在位二十四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
公元252年(太元二年),孙亮即位
(243-260年),字子明,孙权第七子。建兴元年(252年),由于其父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而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的形势下,十岁登基为帝,十五岁亲政,但一年后(258年)就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两年后再被贬为候官侯,在前往封地途中自杀(一说被毒杀),终年18岁。252-258年在位,史称吴少帝、吴废帝、会稽王。
公元258年(太平三年),孙休(孙权第六子)即位
(235年—264年),字子烈,孙权第六子。258年九月二十六日,孙綝发动政变,罢黜孙亮为会稽王,迎立孙休为帝。孙休登基,封孙綝为丞相,孙綝权倾朝野,孙休与张布丁奉合谋,遂除孙綝。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孙休好文,即位后于永安元年创建国学,设太学博士制度,诏立五经博士,为南京太学之滥觞,韦昭为首任博士祭酒。258—264年在位,谥号景皇帝,葬于定陵。
公元264年(元兴元年),孙皓(孙权的孙子)即位
孙皓(242年—284年),即吴末帝(264年—280年在位)。字元宗(一说字元景,出自《册府元龟》)一名彭祖,字皓宗。吴大帝孙权之孙,废太子孙和之子,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皇帝。孙皓在位初期虽施行过明政,但不久即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天纪四年(280年),吴国被西晋所灭,孙皓投降西晋,被封为归命侯,四年后在洛阳去世
中国历史三国之后是哪个朝代 三国以后朝代顺序以及灭亡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