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成绩差的孩子休学后怎么办(孩子初中课程跟不上可以休学吗)

生活常识 2023-05-15 19:40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退学家长来不了学校怎么办 孩子休学/退学/不受控怎么办

休学通常是因为孩子出现了一系列症状,比如抑郁,焦虑,失眠,强迫,严重影响了其学习和校园生活或在学校无法管理自己的行为,比如易激惹,不服从管理,搞事情,爱出风头,打架等恶性事件。导致家长不得不主动建议休学或者被动同意休学。

动力取向的心理咨询认为所有的情绪和行为都是受个体背后的心理现实影响的,这些孩子通常是因为内心有些平衡被打破了,这些情绪让其非常痛苦,这些痛苦要么会以自我攻击的形式,抑郁焦虑;要么是以外攻击的形式,易激惹,愤怒,甚至是搞怪,来释放和发泄。个体心理发展是养育过程和环境共同作用形成的,关于养育的部分在这里我们不谈,主要是因为休学的孩子大多已经进入了青春期,他们具有一定的自我疗愈能力和环境,解决他们问题的关键在于搭建促进性的环境,以及协助他们借助这个促进性环境自我探索和疗愈,众多研究也证明这个帮助会更容易帮助家庭走出来。

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下这个问题,以便提供一些帮助1.初高中应激源增加,父母支持减少,孩子更渴望发现自己的价值,容易出现心理崩溃/耗竭,崩溃后孩子会希望借助父母拓展涵容空间和心理重建;2.休学这一行为会激发中年人的失控感和受挫感,这些感受会降低家庭涵容空间;3.休学后环境和压力变化孩子应对痛苦方式减少+以往促进独立方式可能会伤害到孩子+等待疗愈过程中的折磨;4.家庭的涵容能力+互动模式+家庭故事,决定了疗愈的难易;5.一些建议

3岁之后,随着学校这个变量的出现,个体的主要关系会从亲子关系逐渐演变成了‘亲子关系+学校关系(师生同学朋友)+个人发展(学习)’。从依赖借助父母解决问题的阶段,慢慢开始借助学校关系,比如老师/同学,通过竞争+合作与对比+反思+模仿,逐渐完善自我认知,为自己的感受和行为负责。而原生家庭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变成了一个兜底的存在,关于这个兜底在这里我要重点强调下,鲍尔比用了两个概念来形容庇护所-遇到重大挫折可以退回去;信心来源-知道父母永远会支持自己。这是正常的发育模式,学校变量+个体学习应对过程也伴随着很多风险和压力,如果个体应对能力差,就会被这些变量反噬,进而退行回二元关系(家庭+个人),或者一元关系之中。

下面我们从代表个体心理发育模式的三元理论开始谈起,接着谈进入青春期后面临的挑战,以及孩子休学主要是为了干嘛。

1.初高中应激源增加,父母支持减少,孩子更渴望发现自己的价值,容易出现心理崩溃/耗竭,崩溃后孩子会希望借助父母拓展涵容空间和心理重建

1.1 心理发育中的一元二元和三元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后面的内容,我先解释下一元关系,二元关系和三元关系。

出生后个体开始进入一元关系,在一元关系中个体主要受生理需要的驱动,感受到的更多的是饥饿/不安全/不舒适感,为了规避饥饿/不安全感带来的濒死感,个体通过哭闹来寻求满足/确保自己的安全。这是父母与孩子之一次建立关系就是靠母性/父性,安抚那个哭闹的孩子;之后随着父母开始在其意识中出现,个体发现可以借助父母来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个体开始进入二元关系之中,为了不再回到一元那种无助的状态中,个体的寻求的是依附,接纳及被无条件积极关注,个体也会通过攻击/讨好来维系关系。父母和孩子之间开始形成各种各样的爱恨情仇,但因为二元的关系没有参照,只能靠孩子的个人表现来判断,比如孩子会因为体验到的不舒服来寻求父母的帮助,但难以安抚的孩子容易让父母感觉头疼,父母会通过建立规则/惩罚/甚至是打骂等形式来避免崩溃。进入学校生活后,参照物开始出现,个体开始进入真正的三元关系,个体可以借助对同龄人的观察,完善自己的标准,间接提升对痛苦的耐受力,借助同龄人间的交流,获得情感宣泄和情感疗愈(获得小伙伴的安慰),通过观察他人问题解决过程及小伙伴的传授,习得自我负责经验,逐渐走向独立。父母的教育中也开始逐渐增加‘别人家’孩子和‘别人家’父母的部分,以及由此而来的内疚和不甘,而孩子的感受中也会有‘别人家’父母与‘别人家’孩子的部分,以及由此而来的叛逆与自卑。

在介绍了个体是如何逐渐走向独立的之后,下面我们讲下这个独立过程中的潜在的风险。

1.2 心智发育中的孩子,会因承受不住成长过程中的冲击,被学校生活反噬

发育中的意思是指要不停地接受各种冲击,消化并整合这些冲击。不同孩子因为家庭环境,及境遇,被冲击的时间可能会有早有晚,这也会导致他们某些功能的发育有早有晚。但如果好巧不巧他们遇到某个冲击,这个冲击可能来自于家庭(家庭遭遇变故,父母感情问题),也可能来自于社会/学校(同学给其起绰号,大家喜欢踩白鞋,遭遇起哄,出糗,英语老师不喜欢自己,成绩差觉得羞耻),他们的某些功能还不够健全,能否承受住这些冲击就会变成一个问题。

1.3 家庭在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承担着搭建促进性环境及冲击中的卸力的工作

为了避免被冲垮,就需要借助父母等保护性关系的力量来协助其渡过难关,可能是一些教给孩子一些社交技巧,应试技能,情绪管理技能,甚至是借助宏大的叙事,让这个孩子在这个大浪中活下来。

但如果父母面临严重的经济问题,感情问题,情绪问题,对其关注不足,就需要他们主动寻求父母的支持,而在他眼中找父母会发生什么就起了决定性作用(可能是事实,也有可能只是他们受感受影响导致的误判),比如有人会认为父母会跑学校找老师-导致同学骂自己背后告状-然后排斥自己,有人会认为父母骂自己没出息,有些父母会觉得是他的问题,有的父母会给出一些自己无法执行的建议,有人会认为父母觉得这些事情不值得一提,或者会认为父母会帮助自己理解给自己出主意。如果他联想到的是不好的,他就会陷入困境之中。如果碰巧没遇到一些好朋友,好老师,那他们要么会崩溃,要么就会埋雷。

一般在小学,学习压力小,空余时间多,生活环境熟悉,老师父母关注的多,孩子通常可以使用一些初级/原始的方式来应对这些痛苦,比如避开风险-变得退缩,花大把时间在幻想层面反刍自己的痛苦。由于孩子反应不明显,父母也很难留意到这些问题,父母甚至会因为孩子不惹事,觉得孩子很乖,很欣慰。

但进入初中,高中,学业压力增大,空余时间减少,人际关系的浓稠度开始增加(初中和高中,同学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人际冲突逃无可逃避无可避),从父母那里获得支持减少(因为学业压力大和空余时间少,更要面子很多事情不喜欢和父母说),孩子需要自我负责的内容会逐渐增多,遭遇挫折的可能性会增加。之前的雷,以及新的问题很容易击垮这个涉世未深的孩子。外加这个年龄段年少多梦想+对未来充满想象,遭遇的挫折很容易会和自己的未来及自己的本质挂上钩,这些绝望感和恐惧感会很容易蚕食这个孩子的内心,如果没有人帮他卸力,可能会让孩子崩溃。甚至有些在初高中可以靠学习转移注意力的孩子,进入大学后因为有大量独处时间,需要为自己感受负责时,就会被自己的感受所吞噬。

,由于孩子承受能力变强,并且在家呆的少,父母有了更多空闲时间来面对彼此,如果彼此之间有矛盾,更容易出现吵架、离婚出轨等问题,也会变成冲击孩子失控和痛苦的来源。

1.4 被社会化击垮后个体会从重新陷入一元的痛苦之中,需要父母/其他人协助其拓宽涵容空间,重建内心秩序,获得希望感。

当个体快要被冲垮的时候,个体就会失去与挫折相关的事物建立关联的能力,他也没办法将关注点放在解决问题上,会产生一种不断增强的我完了感觉,以及赶快将这种感觉清除出去的冲动,外界的建议和push几乎没有作用。通常这种情况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一元关系痛苦的再现,二元关系中起作用的模式在这里依然是起作用的。孩子自然也会渴望退回到二元关系中,将自己感受投射给父母,让父母产生一种被需要感,借助父母将这些处理成他们能够消化和承受的东西。

如何照顾婴儿父母是知道的,对于如何对待青春期退行到一元状态的孩子,绝大多数父母是懵逼的,并不知道自己可以提供什么(他们需要的是拓宽他们的涵容空间,止住那种快要崩的感觉,获得情绪边界,获得希望感,知道方向在哪里)。当父母给出了一些”你要XXXX,你应该XXXX“这类建议的时候,他们会非常生气,认为父母根本不在意自己的感受,只关心自己的感受,这些孩子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攻击性行为,比如在家脾气暴躁,摔摔打打和父母吵架,沉迷于暴力中(打游戏)。或者因为觉得父母都没有办法了,陷入更深的抑郁之中,觉得自己可能真的没希望了。

除了孩子自身之外,父母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也是有着自己的感受的,就像生活中的其他挫折一样会诱发一个人的痛苦,不甘心,害怕,而家长的这些感受也会影响家长应对这些问题的能力。

2.休学这一行为会激发中年人的失控感和受挫感,会影响父母倾听,接纳和支持的空间;

2.1 应激带来的自然反应

个体在遭遇挫折后通常会经历以下五个阶段,有时候这五个阶段划分不是那么明显,可能是循环往复的或者混杂在一起的。

否认。(这不科学,这怎么可能!)愤怒。(为什么是我家孩子!)讨价还价。(只要你能好,你说吧,只要我能做到我都做!)消沉。(算了吧,也只能这样了)接受。(好像有些名人学历也不高,但混地还不错,我想想其他出路吧)

2.2 中年人眼中的希望被打碎,会加剧其挫折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休学这一事件大多发生在初中及之后,此时家长也都进入了中年。进入中年后面临职业环境逐渐恶化,身体机能开始下降,承担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也会产生一些恐慌,不安,害怕,甚至委屈,因为自己做了顶梁柱,这些感受只能埋在心底,压不住的时候,也只能靠喝酒、抽烟等一系列方式压抑下去。

孩子可能这些中唯一一个眼见的在成长的有生力量(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结婚-生子)。甚至父母的为了让自己变得坚强,靠‘再熬几年,等孩子上大学了,自己就可以松口气了’来给自己打气。

在这样前行的路上,孩子突然的 会非常刺眼,甚至带点羞辱性的(其他人都在往前走,只有自己家孩子不走了),通常会让原本已经很苦闷中年人,遭受打击非常大,甚至会唤起他们努力压抑的那些感受,产生更多无助和崩溃。

而对于那些个性都很强,为了孩子付出了所有的 妈妈,为了孩子不离婚的父母而言,这一击是非常严重的。

2.3 作为一个有社会经验的责任方,面对这个事实,感受是五味杂陈的。

作为一个成年人,休学作为一个异常事件,其结果的严重性,足以让他们产生很多很多不好的联想;作为从那个年龄段走过来的人,当年自己曾经的经历足以唤起他们的回忆,与回忆相关的复杂感受,甚至是会得出一些结论’为什么当年环境那么差我都能承受,现在环境这么好,这点压力你承受不了‘;作为一个家长,社会对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普遍要求和期待,足以让他们产生质疑’为什么其他人没有这个问题,而你这么难搞‘。作为一个博弈双方失败的一方,有些父母会有一种挫败感;作为一个利益相关的责任方,如何面对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会在内心投射出‘自己家的孩子这个样子,亲戚怎么看自己,邻居怎么看自己,学校老师怎么看自己,甚至下属怎么看自己’等问题,甚至会唤起一个人被羞辱的愤怒。作为一个被需要者,当自己发现自己并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死扛的时候,内心也会有很多恐慌。

2.4 父母自己的感受的浓烈程度,决定了父母还有多少空间来接纳,倾听和支持

不论成人还是孩子都是一样的,当我们内心的感受太过于强烈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产生一种将这种感受投射出去,借助别人来解决我们的问题。

虽然站在客观的角度上,让孩子早点复学,使用各种 来让孩子早点回归学校,是正确的。借助孩子早点复学来缓解自己的感受,与真的静下来心来倾听对方的故事之间的比例其实也是很难把握的。

除非孩子真的能在家长的眼睛中看到对方是真的在注视着那个独特的、渺小的、无助的存在,这样孩子才会能借助这种被接纳,产生一种自己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的感觉,并且因为那种精神病性的濒死感下降,而有空间去反思,思考是否有新的可能性,才能够去尝试。

当孩子更多感受到的是父母投射出的自己的期望、恐惧,以及对孩子的计划。孩子就只能看到家长的投射,而不是自己。最终会由于觉得被拒绝,和求助无门,而陷入没人愿意帮助自己,或者能帮助自己,而产生一种被遗弃,自己做不到,自己完蛋了的的失控感。

除了孩子的痛苦和需求,父母的应激反应外,家庭还面临三方面的再适应休学后孩子面临的新问题,以往教育模式中促进独立的因素可能会变成攻击性的,疗愈发生前的煎熬要如何忍受。

3.休学后环境和压力变化孩子应对痛苦方式减少+以往促进独立方式可能会伤害到孩子+等待疗愈过程中的折磨;

3.1 休学本身对孩子而言也是一种丧失,会让孩子陷入‘在校的崩溃’和‘学业失败’两种感受互相攻击之中

虽然最终孩子如愿以偿的退回到了他想要退回的庇护所,看起来他获得了一个喘息的空间,很快他也会意识到休学代表着自己的失败,会联想到以后复学,学业可能会跟不上,在学校同学如何评价,甚至回学校自己万一还想不到办法解决那些问题自己要怎么办的等等一系列痛苦事件。因为是自己的选择,丧失的感觉,是对自己选择休学的攻击,也是对在学校做不到的攻击。而联想到学校的做不到的恐慌感又会攻击那些休学带来的恐慌感。因为都是自己的选择造成的,责任人在自己,甚至父母都警告过很多遍,自己还是做出选择,所以也很难找父母求助和谈论。

3.2 休学后的孩子应对痛苦的方式减少

休学本身也会因为环境的变化带来一些冲击,那么多年的学校生活,孩子是形成了一些生活习惯的,这些习惯并不全是让他崩溃的。比如在学校,有一系列 来吸引其注意力,课间操,同学的搞怪,自己喜欢的老师同学,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事情能帮助其中断恶性循环,转移注意力,缓解痛苦。回到家庭之后,虽然诱发恶性联想的 减少了,但中断恶性联想的资源和机会也会减少。

而如何理解自己的失败,寻找生机过程中的碰壁,父母的期待,父母的情绪反应,如何面对孤独无聊,甚至与父母的互动都会落在这个少年身上。

3.3 崩溃后,以往教育中促进独立的因素会变成一种不接纳

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对需要个人空间。父母也开始有意识的让孩子自己处理很多问题,开始使用启发式,鼓励式,甚至批评式/ 自尊心的教育。在有社会化支持的前提下,这些教育方式会因为有同学朋友的情感支持(和好朋友吐槽自己父母),能卸掉其中伤害的部分,外加上有同学行为模式的参考,孩子可以有更多机会发现自我的可能性,进而更快地融入社会。

对休学的孩子而言,由于缺失了同学关系的卸力,这样的模式,会因为在个人发展上的幻想破灭,会因得出比如‘我可能真的不行’,进一步损伤其自尊。

3.4 权宜之计之中的循环往复的挫折体验

通常采用休学这种方式,对于双方而言都是权宜之计,父母希望孩子通过休整能早日康复,孩子也希望自己能在这种休整之中得到疗愈和休整。但凡存在着期待的地方,也存在着期待,尝试,失败,以及循环往复的(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消沉),是对耐力和智慧极大的考验。

前面我们讲了残忍的现实,承受这些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这条路并不是一条绝路,作为一个经历过风风雨雨,各种挫折的的家庭,其实是有非常强大的疗愈作用的。

4. 家庭的涵容空间+影响涵容空间的家庭故事+以及卸力式互动,决定了疗愈的容易程度

家是几个人,是几个彼此关心,是几个对彼此富有责任和义务的人,是这个世界上唯一有可能在你最困难的时候给你支持的人。那么这几个人能否互相支持,承受当前的危机,能否彼此卸力决定了这个危机要持续多长时间。

4.1家庭的涵容能力决定了家庭的反应更多是回避,道德评判,还是解决

当休学这个问题在这个家庭出现的时候,就会搅其家里一堆反应和感受(下一节我们来讲这个反应感受的来源以及强烈程度),这个家庭的承受能力,决定了家庭会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比昂认为能忍受痛苦的人会想办法解决挫折,当他发现自己的想法被验证为可行的时候,他会得出一个属于他自己的规则,并且感到获得了情感满足,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思考功会得发展,挫折对他也会变得更加能够容忍。当不能忍受挫折时,个体就会避免和挫折相关的事物建立联系,如果他没办法将关注点放在解决问题上,那他就会因为失控和无助而产生一种不断增强的我要死了感觉,以及赶快将这种感觉清除出去的冲动;

当挫折令人非常难受没到要逃走的时候,个体就会使用全能感(我一定可以的)来替代可能导致挫折的现实检验(明天还要面对这个问题),在全能感的操控下,个体在面对事情的时候不做真和假的判断(不想去知道孩子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只做对和错的道德判断(孩子不听话/或者自己是个伟大的妈妈/很差劲的妈妈),由于这个判断会导致个体在和外界建立联结的时候极其不稳定,比如孩子不听话,个体无法将这个不听话和只是某个事情出了问题联系在一起,也无法将这个不听话的人其实很多时候也是有自己的想法,他并不是不想成功联系在一起,导致了精神病性的后果。

而一个家庭或者个体能否忍受这些通常和这个家庭背负的故事有关,以及父母和孩子的心理假设有关。

4.2 家庭故事决定了问题扰动其来的东西有多少,剩余的空间有多少

所有的亲子互动都不是从失学之后开始的,这个互动从孩子出生之后就开始了,更有甚者是源于父母准备孕育孩子的时候(比如有些父母会期待二胎是个女孩儿,期待一胎是个男孩儿,期待孩子能挽回夫妻感情,甚至只是因为长辈催生),更有甚者是源于父母对自己的认识(比如父母是如何看待自己及自己的延伸,比如因为从小饱受原生家庭的忽视,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可以爱和被爱的人--孩子;有些父母因为需要被认可,所以一直在工作和事业上拼搏,觉得一切都是奋斗来的,进而对孩子也是这样要求的;有些父母从小非常听话,叛逆会让他们产生深深的失控感,很容易激发起他们的攻击性和困惑;有些父母没有成为成绩优秀的孩子,所以他们更加期待自己孩子成功)。这些故事决定了父母的反思能力,以及在哪些地方是容易被感受驱动而非理智驱动的。

现实也是残酷的,很多时候现实问题会限制他们的反思空间,导致他们更容易被情绪驱动,比如父母感情不好的家庭,孩子就陷入了变相的家庭修复者,四处讨好协调矛盾,及至到人际关系中就会变成对矛盾非常敏感,变得讨好,容忍冲突能力下降。对于那些要求结果的父母而言(棍棒下面出孝子,孩子的需求总和条件捆绑在一起),他们的孩子就会陷入对结果和能力的关注之中,丧失了自己内心以及世界的探索空间,导致他们面对无法解决的困难时,产生一种崩解的感觉。对于那些更关注自己事业的(生存压力大,因事业受挫陷入抑郁之中的父母)对孩子关注不足的父母而言,他们的孩子会因为无法说服自己‘是值得被爱的’而陷入分裂之中,在浓稠的人际冲突中要么容易被校园暴力,要么陷入抑郁和无助之中。

4.3 促进反思的互动与情感互动间的pk

父母的反思能力对孩子的心智发育影响非常大,很多研究表明反思能力高的父母,能为孩子提供多角度思考能力,那么这个孩子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更容易看到问题解决的可能性,可以用的资源也会更多,成功的可能性也会更高。

对于一个崩解之后尝试在混乱中建立秩序的人而言,他没办法像正常人一样来承受和处理他的痛苦,他可能必须借助外力比如家庭/心理咨询师来实现对痛苦的忍受和问题的解决。他把自己感受到的投射给父母,让父母产生一种被需要感,借助父母将这些处理成他们能够消化和承受的东西,比如他觉得痛苦的时候,他是可以借助和父母的深入探讨及分享,获得对情绪的深入认知,获得对情绪的控制和理解的,这会变成一种控制和希望。

呢,由于父母也是痛苦的,如果父母无法耐受自己的痛苦,那他们就会在孩子身上投射出一个需求,导致孩子在父母身上看到拒绝和抱怨甚至要求,那这时他可能就会丧失将自己的痛苦和深入探索联系在一起的能力,无法意识到自己的痛苦是可以因谈论和探索获得一个控制和消解的。相反他会获得一个不断加强的自己无助感,这个感觉是那么的强大和无处安放,导致他只剩一个无法承受的自己快要活不下去的濒死感,以及疯狂的想要删除感受的行动,比如自残,在家里发脾气,使用游戏等方式来缓解痛苦。

面对这些给家长有以下几个建议1.先照顾下自己的情绪;2.使用好父亲+母亲+孩子这个自带疗愈和反思的三元关系;3.如果实在是搞不定尽早借助心理咨询重构三元关系。

5.给家长的一些建议

5.1父母要要先照顾下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我们总是会将母亲的工作理想化。虽然我们都很清楚,每份工作都会充满挫折,有枯燥无味例行公事部分,甚至很多时候我们只能选择做这一件事。那么,在照顾婴儿和儿童上我们为什么不能这样要求一个母亲呢?--温尼科特

父母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面对很多人和事会有各种各样的感受。这些感受是真实的,就像孩子的感受是真实的一样,只有我们先面对自己的感受的时候,我们才能接受孩子也是有很多真实的感受的。不然我们就很容易借助孩子来发泄自己的感受,比如抱怨孩子不该休学,抱怨孩子丢了自己的人,让自己丢了工作等等。这会给孩子一个印象,就是‘父母的爱是带着很多攻击的’。

另一方面,当我们内部被情绪充满的时候,在面对孩子倒过来的东西的时候,其实是很难去涵容和倾听的。而如果孩子在母亲的眼里看到更多的是父母的期望、恐惧,烦躁,不安的时候,孩子就没办法与父母一起来探讨自己的部分。

,父母的情绪稳定会给脆弱的孩子一种安全感,孩子会从这种安全感以及父母处理情绪的经验中获益。

如果你需要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需要借些 的话,可以看下下面的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应对绝望无助的几个小办法

Leo Chen,公众号来自心理的答案应对无助绝望的几个小办法

5.2 维护好父亲+母亲+孩子的三元系统,促进反思和疗愈功能

就像文章开始的时候提到的一元是靠幻想和行动来解决痛苦的,二元是靠被无条件关注+被满足来解决痛苦的,三元是靠观察和反思来解决痛苦的。而一个核心家庭中的父亲+母亲+孩子,构成了一个三元,如果在这个循环中,三方能够进行互相支持,那么这个系统自带疗愈及反思功能。其中非常有效的是

第三方中断其他两个人的无效沟通,减少张力;第三方充当的矛盾双方的倾听者带来的情感疗愈和反思;双方的有效沟通给第三方带来的希望感,反思,以及模仿学习。

母亲在父亲身上找到获得安慰的力量,父亲在母亲身上获得安慰的力量。而彼此支持的父母也会因为成功的照顾了彼此,而获得有尊严的照顾和被照顾的经验,进而让这个孩子获得一种信心-自己是可以借助父母的承接来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并且他们是有这个功能的。

5.3 如果父母+孩子的三元关系转不动的,尽早引入心理咨询这类第三方重构三元关系引入疗愈和反思

但通常长期休学的,或者闹得不可开交的就是三方心结太多,恩怨情仇太深,每个人都有太多委屈痛苦和愤怒需要表达,这种情况下建议寻求第三方帮助,比如心理咨询师。

在咨询师参与的多个三元关系之中,咨询师可以中断彼此间无效的恶性循环,以及伴随着恶性循环产生的负面联想和负面感受,疗愈自己的情绪,借助对两方互动的观察,也会产生新的反思和发现。在双方有反思和能动性空间之后,大家愿意一起来解决问题之后,协助双方定位复学的困难点,然后探索影响计划执行的难点,逐步协助双方解决阻碍问题解决的困难。

5.4 心理咨询的两个方式

个体治疗通常是孩子来做1对1的咨询,每次50分钟,主要是协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绪感受,探索孩子是怎么被困住的,强化青少年的自我,提升孩子的能动性,每隔4次同步父母工作,提升父母的养育功能。

家庭治疗主要是核心家庭成员前来做咨询,每次90分钟,主要是探索家庭互动模式是如何阻碍问题的解决的,协助父母解决问题。

孩子初中课程跟不上可以休学吗 孩子休学退学如何重返校园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