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容易缺铁吗
人体健康离不开各种营养元素的均衡摄取,其中铁元素尤为重要。关于补铁,让我们一起哪些人群容易缺铁,以及如何通过饮食来补充铁质。
哪些人群容易缺铁呢?
在所有的贫血类型中,缺铁性贫血尤为常见,特别是在女性群体中。据相关调查显示,年龄在13至34岁之间的女性普遍容易出现缺铁现象。经期妇女、孕妇、有子宫内膜异位或肌瘤问题的女性,由于月经出血量常比其他女性多,更容易患上缺铁性贫血。肠胃道溃疡出血、痔疮流血,甚至癌症等病症也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除了这些人群,摄取铁质不足或身体需求量加大的人群,如孕妇、3岁以下的婴幼儿、素食者、节食减肥的人以及老年人,也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危人群。
那么,缺铁的症状又有哪些呢?
现代生活中的种种不良习惯,如工作压力大、饮食不均衡、熬夜、抽烟喝酒等,使得男性缺铁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缺铁可能导致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头昏脑涨、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性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症状。对于经常熬夜的人来说,还可能出现肠胃问题,以及腰膝酸软、手脚冰冷、失眠等症状。
女性缺铁的表现则更为多样,包括容易疲乏、注意力不集中、怕冷、抵抗力下降等。随着缺铁程度的加深,还可能出现月经量异常、皮肤皱纹色斑、口腔溃疡、失眠多梦等症状。严重缺铁时,还会发生缺铁性贫血,表现出皮肤萎黄、唇无血色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是因为轻微缺铁就会影响细胞中血红素酶复合体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能量转化率和细胞新陈代谢率。
那么,如何补铁呢?从饮食中获取铁质是最安全科学的方法之一。让我们看看哪些食物富含铁质。
动物肝脏是补铁的首选食物。猪肝等动物内脏含有丰富的铁元素,且这些铁元素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各种瘦肉也含有丰富的铁质,不喜欢吃动物内脏的人群也可以通过食用瘦肉来补铁。鸡蛋黄也是补铁的不错选择,尽管其铁含量不如动物肝脏丰富,但在日常饮食中适当多吃鸡蛋黄也能补充充足的铁元素。猪血、鸡血、鸭血等动物血液里的铁含量也较高,适当食用对预防缺铁性贫血有帮助。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取富含铁质的食物,是保持健康的关键。面对缺铁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补充铁质,让身体保持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