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妖巨猿(民间故事仗义巨猿)

民间流传着关于巨猿的神奇故事。大唐贞元十三年,李公佐在江水之上泛舟,遇到了旧友杨衡。两人夜谈间,杨衡讲述了永泰年间发生的一件奇事。

在那时,楚州刺史李汤的辖区内有一位渔人,在龟山钓鱼时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铁索。铁索的另一端似乎连接着一个巨大的怪兽。渔人在好奇心驱使下,决定潜入水中真相。他和一些擅长水性的男子一起,拉着铁索试图将其拉到岸上。经过几天的努力,他们终于将铁索的另一端拉出水面,露出了一个巨大的猿猴状怪兽。

这巨猿高大威猛,足有五丈之高。它的眼睛如同雷电,牙齿锋利如,爪子犹如金色的刀子。当它被惊动后,发出震撼人心的怒吼,并开始在岸上进行狂暴的动作。当它睁开眼睛时,周围的人们都被其威势所震慑,纷纷逃离。巨猿可能是受到大铁索的限制,没有继续攻击人群,而是带着大铁索回到了水中。

李汤和许多博学之士都无法确定巨猿的来历和为何被锁在江里。这个故事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和猜测。几年后,李公佐在访问朋友并游览洞庭湖时,在一处洞府里找到了一本名为《岳渎经》的仙书。经过周焦君的辨认和推测,他们终于找到了关于巨猿的资料。

据《岳渎经》记载,这巨猿名叫无支祁,是淮、涡水的水神。它善于言辞,能辨识江淮的深浅和原野的远近。它的形状像猿猴,拥有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等特征。它的力量超过九头象,行动迅捷轻利。大禹曾试图用各种方法制服它,但最终庚辰成功将其制服。无支祁被锁住脖子,用金铃穿透鼻子,被徙移到淮阴的龟山之下。从此,淮水得以安稳流淌入海。

这个故事中的巨猿形象生动,形象描绘了一个神秘而威严的水神形象。它不仅引发了人们的好奇,也展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精神。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民间传说中的奇幻色彩和丰富的想象力。桐柏山,狂风肆虐,惊雷阵阵,连山石大树都发出凄厉的呼啸,仿佛鬼哭狼嚎,令人心悸。经过深入探查,发现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竟是神怪五伯等人,他们如波涌起,兴风作浪,起兵造反,威力之大,连大禹也无法调动和制服,使他愤怒不已。

大禹决心严惩这些妖魔。他召集众神,连夔牛和神龙都请来助战。得知消息,桐柏山的山神千君长也主动请缨参战,大禹欣然答应。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终于擒获了鸿章氏、章商氏、兜卢氏、犁娄氏等神怪。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捉住的水神无支祁。

无支祁,宛如巨猿,它的形象令人震撼:鼻子小巧,额头高耸,身呈青色,发皆白,眼中金光闪烁,牙齿洁白如玉。它的脖子平常不伸展,一旦伸出,长达百尺。蹲下时高五丈,站立时更是高达十几丈。它的力量超过九头大象,各项本领都卓越非凡,无论是力量、速度、攻击、搏斗还是腾跃,都超越其他动物。尽管体型庞大,但它的奔跑速度却相当快,身体轻灵飘忽,仿佛会飞一样。

无支祁也有一个弱点,那就是不能长久地听声音、看东西。起初,大禹派出的神都无法击败无支祁。直到庚辰的出现,他是上界天神,武艺高强,法术精湛,曾在西王母的女儿云华夫人身边做侍卫。庚辰打败无支祁后,为防止它再次作乱,用巨大的铁链锁住无支祁,并在其脖子上鼻子上穿上金铃,将其送往淮阳县龟山脚下固定。

自那以后,无支祁这个千古奇妖被彻底收服。庚辰因此获得大禹的封赏,被淮水一带的人们尊称为淮渎爷。大禹之所以让庚辰如此处置无支祁,是为了确保淮河水能平静流淌入海,避免无支祁的捣乱给百姓带来灾难。

通过对比,李公佐发现李汤看到的无支祁与仙书中的描述一模一样,从而验证了仙书的可靠性。这个故事中的巨猿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无论是仗义相助的巨猿还是水中巨猿的传说都充满了神秘与传奇色彩。这些民间故事代代相传至今仍然让人津津乐道。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