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三夏麦收进度过半

全国“三夏”麦收进度如火如荼,截至2024年6月5日,冬小麦收获面积已达到1.9亿亩,进度之迅速,达到了令人瞩目的57%,较去年同期的进度加快了17.7个百分点。这一丰收的画卷,背后是无数辛勤劳动者的汗水,也是各项保障措施的有力支撑。

一、区域麦收进展盘点

让我们先来关注主产省的麦收情况。安徽、河南两省的麦收进度已经超过了九成,正在扫尾阶段,可见两地农民的辛勤付出和当地的有力指导。陕西、山西、山东、河北等地,麦收的步伐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其中陕西的进度已过四成,而山西、山东、河北即将迎来收获的高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河北的邯郸、魏县等地,自6月6日起已经启动大规模机收,预计在下旬结束。江苏的麦收进度也已过半,扬州市江都区等地已经展开了集中收割。

关于天气的影响,不得不提。2023年6月上旬,河南、安徽等地的农民在降雨间隙抢收小麦,日均收获面积超过1500万亩。而在今年,华北黄淮等地的晴热天气为麦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同时也需要防范高温对夏播的影响。

二、保障措施得力

为了保障麦收工作的顺利进行,各地出台了多项措施。农业农村部联合财政部实施了《20242026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实施意见》,优先保障农机的运输通行,并通过“一事一协调”解决跨区作业中遇到的难题。河南等地更是成立了志愿帮扶队和应急机收服务队,为无法返乡的农户提供代收代种服务。

在减少麦收损失和粮食储运方面,各地积极推广机收减损技术,协调增加小麦的晾晒场地和烘干设施,尽量减少田间损失。河南更是对745个收储库点实施了定向收购,以降低因极端天气导致的小麦损失。

三、未来工作重点明确

未来的工作重点,首先是抢收抢种的衔接。各地将利用晴好天气推进夏播,确保秋粮能够在丰产期播种。还要关注安徽、河南等地的土壤缺墒问题,及时造墒播种。加强技术指导也是未来的工作重点之一。各地将加强机手操作规范培训,提升机收和机播的作业质量。

当前,全国“三夏”麦收进展整体顺利,各地正在通过精细化管理、有力的政策保障,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归仓,为全年粮食的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与天气挑战的战役,我们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定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