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开处方指定私人药店遭质疑

近日,刘先生爆料称在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就诊时,医生开具了两张处方单,一张指定在医院内部药房取药,另一张则指向一家名为“何医药房”的私人药店。此事引发了不少市民的关注和疑虑。

刘先生向本报详细描述了这一遭遇。他因鼻炎前往何贤纪念医院就诊,医生开具的两张处方单让他感到困惑。他前往“何医药房”取药时,发现药品价格与预期并无太大差异。他不禁纳闷,为何医院会选择指定一家药房而非多家?

事实上,不仅仅是刘先生,许多在何贤纪念医院就诊的患者都遭遇了类似情况。记者采访发现,不少患者手中都持有两张处方单,一张来自医院药房,另一张则印有“何医药房”字样。一些感冒患者也需前往该药房开药。

对于患者的疑惑,何贤纪念医院相关负责人做出了回应。他们坦言,“何医药房”确实是由医院独资建成,但法人代表不同,属于单纯商业个体,与医院之间并无利益关系。医院设立这个药房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患者,补充医院用药目录的限制和招标药物种类的变化所带来的用药不便。医院强调这仅仅是建议而非强制,患者可以选择到其他符合条件的药房购买药物。

尽管如此,医院与私人药房之间的这种紧密关系仍然让人产生疑虑。有业内人士指出,医院此举可能是出于减少药占比、医保定额付费等指标压力的考虑。为了完成医疗卫生主管部门设定的考核指标,避免医保资金超支,一些医院可能会采取人为再分配的方式。而为了避免药品收入“肥水流入外人田”,医院可能会选择自办私人药房。

对于上述猜测,院方开始表示否认,但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他们也提到市场上许多药房都具有医保定点资格,可以接受医院开的处方药。医院让患者到医保定点的药店去开部分药物并没有违反规则。他们进一步表示,广州公立医院周边开设药房的情况并非个例。

医院与药房间的微妙关系:律师眼中的“擦边球”游戏

近日,某医院在药价单上标注私人药房名称的做法引起了广泛关注。对此,广东粤广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扬发表了其看法。

张律师表示,医院这一行为无疑向患者传达了一种心理暗示,似乎在悄然推荐患者前往特定药房购药。这种行为的直接效果是促进了下属药房的生意,但在市场上对其他药房却造成了一定的不公平竞争。由于医院并未强制要求患者一定要去该药房拿药,从法律层面来看,其行为并未明确违反相关法律规定。但张律师也指出,如果药房的药物存在价格或质量问题,医院可能会因此承担法律责任。可以说,医院的这种行为就像是在法律的边缘“打擦边球”。

业内人士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他们提醒,无论医院的初衷如何,如果不是患者主动询问,最好不要过于积极地推介或建议某私人药房。因为这样的行为容易使医院陷入舆论的“风口浪尖”,甚至可能加剧医患之间的矛盾。毕竟,医患关系本就敏感,任何不当的行为都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冲突。

这一事件也引发了公众对于医院与药房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思考。在医疗体系中,各方应保持怎样的界限?医院如何在服务患者的避免引发不必要的争议?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这也为相关部门提供了一个反思的契机,是否需要对医院与药房之间的关系进行更为明确的规范与指导,以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市场的公平竞争。

当前,这一事件仍在持续发酵中,各方的观点也不尽相同。究竟医院的行为是否合适,还需进一步观察与。

上一篇:玉米减肥全攻略 甩脂清肠快准狠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