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再向“变种”瘦肉精宣战 有问题就要追到底

浙江在线报道:瘦肉精事件引发关注,杭州采取严格措施确保猪肉安全

去年,河南的“瘦肉精”事件震惊全国,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近日,杭州市发出通知,进一步强化对“瘦肉精”的监管。那么,杭州是如何监管“瘦肉精”的呢?将来又会采取哪些措施确保市民入口的猪肉安全?

杭州对“瘦肉精”的监管始于2001年。杭州市畜牧兽医局畜产品安全监管处处长袁谦表示,随着当时国内多次发生因食用含“瘦肉精”的猪肉和猪肝而中毒的情况,杭州市场上的生猪大部分来自外地,因此监管主要聚焦在定点屠宰场,对待宰的生猪进行分批抽检。

此后,杭州率先在全国制定了针对瘦肉精等禁用药物的地方法规,明确要求屠宰企业对每批待宰的活畜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屠宰。随着技术的进步,检测“瘦肉精”的方法也在不断丰富,最方便的方法之一是使用试纸条检测活畜的尿样。

袁处长表示,杭州目前有自己的检测机构和设备,可以应对一般的检测,有些结果在两三个小时内就能出来。对于复杂的检测,可以送往省一级的机构。

除了对屠宰场的活畜进行检测,杭州还加强了对活畜养殖环节的监管,近年来该环节并未查出问题。但在屠宰环节和冷鲜肉环节,杭州曾查出过问题。对于查出问题的肉类,杭州会追查到底,禁止问题地区的猪进入市场,并向当地发出协查通知,确认问题并解决后才会恢复交易。

此次出台的《通知》对“瘦肉精”的监管更为严格。杭州在从活畜养殖到餐桌的每个环节都设置了监管“关口”。源头的监管尤为重要,因此《通知》要求养殖场(户)承诺不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并出具承诺书。杭州还加强了市场准入制度和对活畜收购贩运的监管,要求从事收购贩运的单位必须在工商登记并在农业部门备案。

杭州对“瘦肉精”的监管工作做得相当完善。通过不断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加强监管力度、完善法规制度,杭州正在努力确保市民入口的猪肉安全。对于这样的举措,市民们可以放心,同时也期待更多类似的措施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关于“瘦肉精”的监管关口,除了相关部门的有力查处之外,还有一大重要的环节来自定点屠宰机构。这些机构在履行其职责时,也必须对“瘦肉精”进行严格检测。若这些定点屠宰机构未能按照规定进行“瘦肉精”检测,或者没有保留合格的检测记录,甚至在屠宰过程中发现“瘦肉精”检测结果呈阳性,那么贸易部门将严肃处理,责令相关企业限期整改,甚至在必要时报请取消其定点屠宰资格。这样的严格监管,旨在确保食品的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除了官方层面的查处与监管,市民的参与和举报也是防控“瘦肉精”不可或缺的一环。《通知》明确提出,各地应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公开“瘦肉精”的举报电话,并建立一套完善的举报受理、处置和反馈工作程序。为了调动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对于提供重大案件线索的市民,还将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的举措,既体现了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也能提高市民的参与感,共同为食品安全贡献力量。

那么,“瘦肉精”究竟是什么呢?它是一种动物用药,包括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及克伦特罗(Clenbuterol)等药物。通过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降低饲料的使用量,使肉品更早上市,从而降低成本。但由于其对人体的潜在副作用尚未完全明确,各国对于其使用标准有着严格的规定。

在这个问题上,无论是官方还是市民,都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关注。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确保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的健康。作者刘(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而搜狐健康的补充阅读为我们进一步科普了“瘦肉精”的相关知识,让我们更加明白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上一篇:不碰冷饮少喝酒 冬病夏治事半功倍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