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健品协会称碧生源广告符合国家规定
近期,碧生源广告引发了公众对其产品合规性的关注。关于碧生源牌常润茶和减肥茶,市场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中国保健品协会表示,这两款产品的原料使用和广告均符合国家法规,没有违规行为。一些医学专家对此持保留态度。部分医生甚至明确表示“不建议吃”。
去年,碧生源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其“碧生源常润茶”销量突破13.7亿袋,显示出市场的热销态势。但记者走访发现,市场上仍存在虚假宣传的现象。部分药店的店员过分夸大产品的减肥效果,声称其为纯中药制剂,安全有效。网络上充斥着诸如“快速有效、不反弹”等夸张字样的宣传。根据《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这些宣传有夸大之嫌。碧生源的产品广告曾声称能快速解决便秘、口臭、青春痘等多种问题,但其功能仅为改善便秘。历史上,碧生源产品多次出现在各地的违规保健品广告名单中。
除了广告宣传的问题,碧生源产品中含有泻药番泻叶也备受争议。产品说明书显示,碧生源常润茶和减肥茶均含有番泻叶。医学专家指出,番泻叶是常用的泻下药,主要成分是番泻甙类及其他糖甙。虽然短期可能对便秘有效,但长期使用会导致肠壁神经感受细胞的应激性降低,甚至变性,加重便秘。
尽管碧生源声明其产品的原料属于国家允许添加范围,且通过国家认证,但医学专家仍对其持保留态度。黄开红教授表示,门诊中经常收到因长期服用这些保健茶而引起泄剂型结肠炎的病人。一位不愿具名的医生更是明确表示,作为医生不建议大家服用碧生源产品,便秘不能随便吃泻药,番泻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市场上关于碧生源产品的声音不断,消费者需保持警惕,理性对待广告宣传,谨慎选择产品。减肥本是一个综合手段,涉及运动与饮食调节,所谓的保健茶并不能替代健康的生活方式。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应仔细查看产品说明,了解成分及功效,避免盲目跟风。对于含有药物成分的产品,更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害。链接:碧生源2011年净利润大幅下滑
近日,碧生源在港交所发布了一份令人关注的《盈利警告》公告。据公告显示,与繁荣的2010年相比,公司在2011年度的营业额出现了小幅下滑,更令人担忧的是,其同期净利润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甚至有可能转为小幅的净亏损。这一消息立刻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碧生源在2011年的利润大幅下滑,究其根源,与中国宏观经济的增速放缓不无关系。作为公司业务的一部分,已有产品进入新市场和新渠道的过程并不如预期顺利,同时新产品的推广也遭遇了滞后。这些似乎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许多业内人士已经洞察到了问题的本质。
碧生源自身的短板是这次利润下滑的根本原因。长期以来,碧生源的销售模式过于依赖高成本广告,而在产品研发方面却进展缓慢,几乎交出了白卷。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模式使得公司在面临市场变化时显得捉襟见肘。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碧生源的这种模式似乎已经难以支撑其持续发展。
业界对碧生源的未来充满了担忧,但也期待其能够正视自身问题,从研发、产品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毕竟,只有不断创新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碧生源的未来走向,将取决于其如何应对当前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