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售药为何难以坚持?
今日是世界卫生日,关于药店市场状况与民众对药物的需求和意见,记者进行了深入走访调查,揭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街头巷尾,我们随处可见药店的招牌,其中不少承诺提供24小时服务,让市民倍感贴心。当记者在凌晨时分实地走访时,却发现多数药店在夜间并不售药,曾经承诺的24小时服务似乎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市民白先生在城北的凤城医院遇到儿子发烧的情况,急需抗病毒口服液。他按照指示跑到凤城三路和凤城五路的多家药店,却发现尽管门上贴着“24小时售药”的标识,但每家药店都大门紧闭,无法购药。即使打通药店的电话,得到的回应也是已经下班回家了。白先生虽然最终买到了药,但心里的憋屈可想而知。他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强监管,确保药店的承诺得到履行。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也经历了类似的困境。昨晚凌晨时分,记者走访了多家药店,其中大部分都已经关闭。有一家老百姓大药房虽然夜间出售药物,但仅限于20种。而其他药店,无论是敲门还是打电话,都没有任何响应。
对于这种情况,药店方面也有自己的苦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药店负责人表示,夜间售药的成本很难收回。由于夜间买药的人很少,而药剂师不上班,处方药不能销售,仅靠销售所得利润无法支付员工夜班工资和电费等。夜间出来买药的大多是急性病的特效药,药品的副作用也让人担忧。这些因素导致很多药店选择不再提供夜间服务。
对于药店的困境,政策也存在一定的空白。虽然陕西省曾规定医保定点药店必须具备确保24小时不间断提供服务的能力,但并没有强制要求所有药店都必须提供全天候服务。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处处长党如鸣表示,目前全西安备案在册的药店达3000余家,由于成本和安全等因素,有相当一部分提供24小时服务的药店选择退出。
那么,如何在保障市民用药需求的也兼顾药店的运营成本和安全考虑呢?这需要我们共同思考和。或许我们可以从提高市民的自我药事管理能力、加强药品安全监管、优化药店服务等方面入手,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药品供应体系。
在繁华的都市中,高档宾馆酒店、车站等人口密集区域,总有一些常见药品的需求。出售感冒类、肠胃类、解热镇痛类、皮肤外用类等普通药品的摊位,虽然数量不多,只有几十台,但却在关键时刻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需求,有关部门正在积极行动。
党如鸣表示:“我们正在对全市药店进行摸底调查,计划公布一批提供24小时服务的药店名单。我们的目标是确保每个区域都设置一定数量的24小时服务药店。”这一举措是对市民的贴心服务,旨在解决市民夜间购药遭遇的闭门羹问题,消除市民对药店的不满和误解。
药店承诺的24小时服务,无疑为市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何在实际操作中,24小时售药难以坚持呢?对于药店而言,24小时售药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也是对市民的关爱与保障。私自买药服用并不一定是绝对的便民之举。对于夜间生病的市民来说,尤其是病情严重者或病情不明者,最好及时就医,避免私自购药带来的安全隐患。
药店的24小时服务不仅仅是一项商业承诺,更是一份社会责任。它体现了对市民健康生活的关怀与保障。药店在提供24小时服务的也需要考虑自身的运营成本与压力。、社会各界以及市民应共同努力,支持药店提供24小时服务,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市民也应理性购药,遵循医生的建议,切勿盲目私自购药服用,保障自身安全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