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卫计委铁腕反腐 行业反腐将成常态
四川省药械采购与监管平台于2月17日发布了《四川省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堪称四川卫计委铁腕反腐的“猛药”,对于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发出了严厉的警告。
一旦药企及其代理人被纳入不良记录名单,他们在四川省内的公立医疗机构将失去采购订单,任何形式的商业贿赂行为都将受到严厉处罚。对于这样的重磅政策,业内人士和分析人士给出了深入解读。
这一政策的出台是响应国家卫计委行业反腐部署的积极行动。去年底,国家卫计委颁布的《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规定》将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四川省的实施办法对此进行了更加明细的规定,对商业贿赂行为的认定更为严格。
商业贿赂是医药界的顽疾,而此次四川省的“猛药”策略旨在根治这一问题。任何药企及其代理人给予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财物或其他利益的行为,都将被视为商业贿赂,被列入不良记录名单。被列入名单的企业将受到两年内的封锁,其产品及相关责任人将受到严厉处罚。
具体措施包括:对于首次被列入不良记录的药企及代理人,两年内四川省内公立医疗机构不得购入其产品;对于在其他省份被列入不良记录的企业,在招标、采购评分时将作减分处理;而对于多次被列入不良记录的企业,将更长时间内禁止其产品在四川的采购。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若涉及不良记录,新注册的公司也将同样受到处罚。
国家层面也在半年来密集颁发多项政策,严查医药商业贿赂。除四川外,其他地区也在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提出不准将医疗卫生人员个人收入与药品和医学检查收入挂钩等制度。今年1月,卫计委联合八部委下发的《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意见》旨在从源头上防止行业腐败。
行业反腐已经成为常态,这不仅是为了维护医疗行业的公平和正义,更是为了保护广大患者的利益。在这一背景下,四川省的实施办法无疑为行业反腐树立了典范。对于投资者来说,关注受影响较小的医疗服务和化学原料药等细分领域内的优质上市公司,将是明智之举。
四川省的“猛药”策略为医药行业注入了一股清风,为行业的健康发展铺平了道路。期待这一策略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为医疗行业营造一个公平、公正、清洁的环境。华北制药内部知情人士向中国证券报透露,以往大型医药公司的销售策略时常受到小型药企的干扰。这些小型药企常常采取高额回扣的手段来争夺市场份额,同时还会使用劣质原料以降低生产成本。对于它们而言,国家打击医药商业贿赂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这无疑为大型药企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有助于提升整个医药行业的集中度和市场规范性。
这一观点得到了国联证券医药分析师杨扬的认同。他强调,此次严查医药商业贿赂对医药行业将产生深远影响,对相关药企的冲击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外资药企受到的影响将远大于国内药企;处方药市场受到的影响将大于OTC药品市场;高价药物受到的影响将远超廉价药物。
杨扬建议,投资者在现阶段应谨慎回避部分风险较大的化学制剂和中药上市公司。他认为,化学原料药领域以及医疗服务领域,尤其是那些优质上市公司,可能会在此次医药商业贿赂的打击中受到较小的影响。这些领域可能将展现出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发展潜力。
在此背景下,大型药企有望通过合规经营、提升产品质量、加强研发创新等方式,逐步赢得市场的信任和认可。整个医药行业也将朝着更加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优质的投资机会。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中国证券报记者的报道,以获取更多关于医药行业发展的深入分析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