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部分菜价微涨无断货现象多部门出台措
近日,受北京地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多个著名的农贸批发市场如新发地、玉泉东商品交易市场等相继暂时关闭修整。针对这一情况,北京市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不受影响。
在北京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言楷介绍了全市的防控情况。截至6月16日6时,全市已消杀农贸市场276家,关闭地下、半地下农贸市场11家,并完成了部分餐饮服务单位的消杀工作。预计至16日24时,全市餐饮服务单位的消杀工作将全面完成。
随着农贸市场的暂时关闭,北京的蔬菜、肉品供应情况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中国网财经记者走访市场后发现,虽然部分绿叶菜出现短暂缺货,但整体供应基本充足,价格基本稳定。特别是被誉为北京菜价晴雨表的新发地市场关闭后,上周末出现的绿叶菜缺货现象已经得到缓解。
市民关心的海鲜市场也受到了一定冲击。部分海鲜食品如三文鱼已下架,个别鲜虾、贝类也有下架或售罄现象。对此,多位受访者表示购买海鲜意愿下降,多家日料、海鲜餐厅的堂食顾客也明显减少。
为了保障市民的菜篮子供应和物价稳定,北京市场监管等部门出台了多项措施。增加指定临时交易场地和蔬菜供应量,建立对接及“点对点”检测补货机制。各大连锁商超也在加大蔬果的外埠进货量。据北京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王洪存介绍,各大超市已经从各地采购大量蔬菜以保障供应。北京农产品流通协会也已组织会员单位调集全国的蔬菜基地资源,多地对京的蔬菜援助也在进行中。
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确保了北京市场的蔬菜、肉品供应不受影响,同时也稳定了价格。虽然疫情对部分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但北京市已经积极采取措施保障市民的生活需求。随着各项措施的落实和疫情得到控制,相信很快会恢复正常的市场供应和价格秩序。近期,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强了对生活必需品价格的监管力度,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展开了一系列行动,以严厉打击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自6月13日以来,已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242人次,检查商户5590户,并对7起案件进行了立案处理。其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北京日易晶盛菜市场内的个体工商户郭某某因哄抬土豆价格,被拟罚款10万元以上。
尽管短期内的菜价变化不明显,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市民们对于物价走势表现出一定的关注。对此,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下半年的食品价格总体将保持基本平稳的态势。特别是蔬菜、水果等价格可能会有正常的季节性波动,而猪肉价格则有望稳步回落。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5月份,食品价格下降3.5%,影响CPI下降约0.78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81.7%,但已连续3个月回落。农业农村部的监测数据也显示,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连续增长,新生仔猪数量也在增多,这预示着今年3季度育肥猪的供应将趋于改善。这一系列数据为预测物价走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随着对物价的有效监管和数据的积极变化,市民们可以期待食品价格在下半年保持基本平稳。对于那些关心生活成本的市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随着季节性的需求变化,一些食品价格可能会有所波动,但总体来说,物价将保持稳定。这也反映出我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方面的积极成果。
这也得益于我国各地对农产品生产的重视,以及“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的落实。特别是生猪生产的恢复,取得了积极成效。这些都为食品供应的充足和物价的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期待未来,随着供需关系的进一步平衡,物价将保持平稳运行,为市民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稳定和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