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航空赴青岛采购20吨地沟油试飞
在地球的一端,一种被社会视为公害的物质“地沟油”,却在另一国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就在近日,荷兰皇家航空成功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油,这一创新举措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如今,这一绿色能源的引进者将目光投向了中国青岛。
半岛都市报报道,一位名叫费海耀的荷兰商务拓展经理,他的名字背后隐藏着一段与地沟油的不解之缘。身高近2.2米的他,因热爱中国台湾歌手费翔而取了中文名字“费海耀”。此次他的中国之行,是为了采购地沟油样品回国试用。这次的目的地是青岛。
青岛福瑞斯生物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作为一家致力于地沟油研究的企业,引起了费海耀的极大关注。他的目光被公司实验室里摆满的数百个生物柴油样品所吸引。当看到呈现橘黄色的地沟油样品时,他更是连连称赞。原来,荷兰使用的地沟油与福瑞斯公司的产品有着相似的外观。背后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却存在巨大差异。国外地沟油的处置技术先进,避免了掺杂垃圾和杂质的问题。而在中国,地沟油的收集和处理仍面临诸多挑战。
经过一系列的检测和对比,费海耀对福瑞斯公司提供的样品表示满意。他提出采购20吨作为样品带回荷兰进行试用。价格问题成为了双方关注的焦点。福瑞斯公司介绍了地沟油的收集、加工成本和市场价格,而费海耀则提到了荷兰在收集加工地沟油方面的补贴。经过解释和沟通,双方最终就价格达成了一致。尽管前景乐观,但福瑞斯公司的副总经理郑德华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他认为地沟油出口赚钱的前景并不乐观,因为价格对荷兰方面来说可能较高。技术受限也是国内航班难以尝试使用地沟油的原因之一。尽管如此,这一尝试仍然展示了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发展潜力和决心。这一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未来能源发展的思考和期待。荷兰因资助企业收集地沟油,因此地沟油收集成本较低。由于荷兰国家小、人口少,地沟油原料供给严重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荷兰开始从遥远的青岛采购地沟油。虽然采购的地沟油不能直接用于飞机燃料,但它为荷兰地沟油航班的运营提供了可能。
青岛的地沟油因其特殊的低温状态,不能直接用于航空燃油,但这一资源却引发了荷兰的浓厚兴趣。荷兰皇家航空公司旗下的SkyNRG公司开始从青岛进口地沟油作为可再生的原料。尽管地沟油航班的开启使得需求大增,但由于原料成本和技术问题,这种地沟油燃油的价格仍是普通飞机燃油的三倍多。荷航目前只能采取混合燃料的方式,即50%地沟油燃料和50%化石燃料。
费海耀,这位来自荷兰的采购商,每年需要采购12万吨地沟油。他对这种神奇的转变充满好奇:是什么技术能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油?尽管他没有透露具体的细节,但这个巨大的市场需求让人们对未来的合作充满期待。除了原料成本外,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运输费用、海关和商检的出关难题等。尽管如此,这一尝试仍然被视为一种创新而积极的。
与此其他国家也在寻找处理地沟油的方法。在日本,地沟油由专业公司回收并提炼成生物柴油,用作垃圾车的燃料。而在英国,大力推行地沟油炼制生物柴油的做法已经落地生根,甚至在伦敦的出租车中也使用了这种燃料。尽管美国和荷兰在处理地沟油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人们对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视。美国的餐馆必须严格遵守废弃油的回收规定,否则将面临严厉处罚。
地沟油的利用已经超越了其本身的卫生和环保价值,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议题。从荷兰的航空燃油到日本的生物柴油,再到英国的出租车燃料,地沟油的再利用展示了无限的可能性。这也让我们意识到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