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卫生部拒绝公开生乳新国标信息!
针对卫生部针对河南省消费者赵正军提出的信息公开要求,拒绝了公开生乳新国标制定时的会议纪要一事,近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在一审判决下,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要求卫生部对赵正军的信息公开申请重新答复。赵正军向卫生部申请公开生乳新国标制定时的会议纪要,原因是他希望了解新国标是否如公众所言,被企业绑架。对此,卫生部以食安国标委是技术机构为由,认为其会议纪要不属于信息公开的范围,从而拒绝了赵正军的申请。之后赵正军将卫生部诉至法院。
今年一月,赵正军要求公开生乳新国标制定时的会议纪要,引起了广泛关注。此前,生乳收购标准被修改,其中每毫升细菌总数的标准提高,而蛋白质的最低含量则下调。这一变化引发争议,有专家指出新国标与国际标准存在差距。广州奶协理事长王丁棉更是批评此标准是被大企业绑架的结果。在这样的背景下,赵正军要求公开会议纪要的动机就显得尤为重要。他希望通过公开会议纪要了解新国标背后的决策过程。
卫生部在庭审中引用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认为会议纪要属于过程性信息,一旦公开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和增加行政管理工作负担。但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程洁认为,会议纪要常具有“准决策”性质,应该公开。程洁强调,决策前的讨论和公开是常态,不必遮掩。他认为立法过程需要公开征集意见,制定强制性标准也应该组织听证和公开。对于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事项,会议纪要的公开是必要的。如果其中有不应公开的内容,可以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区分处理。
最终,法庭认为虽然会议纪要属于卫生部在履行其法定职责过程中制作的信息,但此案并未涉及会议纪要是否应当公开的问题。法庭驳回了赵正军要求判令卫生部公开会议纪要的诉讼请求。目前双方均未表示上诉,卫生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将根据法院判决重新作出答复。
对于这一事件,公众的关注并未消退。生乳新国标虽然是国家强制性标准,但其制定过程的透明度一直受到质疑。公众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高,对于标准的制定过程也同样关心。他们希望了解标准的制定是否公正、透明,是否能够真正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未来,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公开标准制定的过程,增加透明度,回应公众的关切。在近日的一次采访中,赵正军先生坚定地表示:“如果对于回应的答复未能达到公众的期望,我将毫不犹豫地起诉卫生部。”他的声音充满了坚定和决心,对于这个问题,他显然有着强烈的观点。
卫生部目前拒绝公开生乳新国标的信息,他们担心这样的公开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波动和影响。面对社会上频频出现的乳品质量问题,赵正军认为公开生乳标准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能让消费者了解乳企产品的质量标准,还能促使各相关部门对生乳质量进行严格监督。这不仅关乎消费者的权益,更是对乳制品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作为公众的一部分,赵正军呼吁卫生部能正视这一问题,积极公开新国标信息。他表示:“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变动而回避信息公开。透明度和公开性是我们建立信任的基础。”他的话语充满了情感与理性,对公开透明有着强烈的呼声。
他也强调了对乳品质量进行严格监督的重要性。赵正军表示:“作为卫生部,有责任确保乳制品的质量安全。公开生乳标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步骤。”他认为,只有公众和各相关部门都能参与到监督过程中,才能真正保障乳制品的质量安全。赵正军的观点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共鸣,他们纷纷表示支持公开生乳标准,以确保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这不仅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也是对乳制品行业健康发展的有力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