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老教授坚持“写博”科普乙肝

致敬医学巨匠:骆抗先教授的医者仁心与博客传奇

从医六十载,骆抗先教授始终坚守在医疗前线,为无数患者带去希望。这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的主任医师,不仅在乙型肝炎防治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更以其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和尊敬。

骆教授的事业并非一帆风顺。早在七十五岁高龄时,他就开始了博客生涯,专门进行乙肝的科普介绍。这对于一位患有白内障、又不善用电脑的老人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骆教授却以其惊人的毅力和决心,克服了种种困难,写下了百万余字的博客文章,累计点击量高达780多万次。他的博客成为了患者获取乙肝疾病常识的重要平台,更是他传播医学知识、帮助患者战胜疾病的重要工具。

骆抗先教授的事业令人敬佩,他的精神更令人感动。他说:“我一辈子做的事就是给乙肝病人好好地看病,我只是做了一个医生应尽的本职工作。”这种谦逊的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了他的医者仁心。他不仅在医疗技术上追求精湛,更在医德医风上追求高尚,是广大医生的楷模。

在医疗实践中,骆教授始终坚持患者至上,认真倾听患者的诉求,为他们提供精心的治疗。他独特的“爱心处方”,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关怀,许多患者在他的鼓励和开导下,重拾对生活的信心,积极进行治疗。骆教授因此被患者称为“最可敬可爱的老人”。

除了在临床医疗领域的卓越成就,骆抗先教授还致力于医学教育,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他先后培养了70多名博士生、硕士生,其中许多学生已经在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骆抗先教授的医者仁心、博客传奇以及他在医疗和教育领域的卓越成就,都体现了他的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他的事迹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追求医疗事业的进步,为更多患者带去希望和健康。

这位八十三岁的医学巨匠,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医者仁心。他的事迹将永远铭记在医疗事业的史册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医学工作者,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奋斗终身。马云曾分享过一个生动的比喻,就像一根稻草,丢在大街上可能只是垃圾,但是绑在大白菜上,它的价值便与白菜紧密相连,若是绑在大闸蟹上,更是随之身价倍增。同样,侯金林将自己比作“被绑在了骆教授上的稻草”,他感激地回忆,有幸追随恩师骆抗先学习,受到其潜移默化的影响。骆教授的存在,仿佛使他们的学术追求变成了驰骋于广袤沙漠中的骆驼队,而骆老便是他们的“赶驼人”。

骆抗先教授的奉献和付出,无疑是年轻人的榜样。他淡泊名利,将机会和经费都让给学生,竭尽全力为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创造有利条件。正如南方医院感染内科的冯筱榕教授所说,改革开放初期,骆抗先作为首批公派学者赴英国深造,当时的薪酬微薄,但他仍攒下1000英镑,作为未来学生出国的经费,几乎没为自己和家人购置物品。

面对荣誉,骆抗先教授始终保持谦虚低调的态度。他认为,他只是做了一名医生应该做的本职工作。更重要的是,他致力于通过网络的力量普及医学知识,让数十万甚至更多的患者了解乙肝病的长期治疗及转氨酶检查的重要性。只有当更多的患者认识到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时,他才觉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他的这一理念和行为,无疑为医学界树立了榜样。

骆抗先教授深知知识的力量。他坚信,通过普及医学知识,可以拯救更多的生命。他的学生也深受其影响,不断追求学术进步,为医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的精神传承,正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正能量。我们期待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在骆抗先教授的引领下,成为未来的医学精英,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