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为什么有那么多烂片?
十年前,中国电影市场刚刚起步,虽然票房不高,院线有限,但每一部电影的评分都真实反映了观众的心声。十年光阴荏苒,中国电影市场迎来了资本时代,看电影已成为当下年轻人最流行的消费方式之一。人们在社交平台上晒电影、晒简评,分享自己的观影感受,也成为了流行的生活方式之一。
中国电影品质并没有随着市场的繁荣而得到提升。大量粗制滥造的电影充斥市场,许多曾经以佳作闻名的导演也开始胡编乱造,毫无底线。在票房利益的诱惑下,他们的创作初心似乎变得可笑,失去了底线。
电影市场虽然繁荣,但好电影却越来越少。引进的电影多数为大片,而中国观众尚未建立起完整和成熟的观影思维及评判标准。在“羊群效应”的驱使下,人们容易被氛围影响,不敢表达自己的不满。一旦媒体炒作和水军出动,就可能出现网络口碑极佳但实际质量平平的作品。
华语电影目前经历着一个尴尬的时期,烂片依旧烂得透彻,佳作却未能真正达到高度。以电影《忠爱无言》为例,虽然电影的立意有其感人之处,但品质只能说平庸。该片试图借助先行上映的引进片《一条狗的使命》引发的情感共鸣来吸引观众,然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与一些经典作品如《忠犬八公》相比,《一条狗的使命》本身电影品质就不高,显得急躁而刻意煽情。而《忠爱无言》这部电影除了依托题材的的真实性之外,电影技巧难以称道。由于有水军的强大力量推动,许多不明真相的电影爱好者开始盲目跟风好评。
这种现象就像是被迫随大流,就好比被迫说一道屎好吃。即使你心知肚明那并不美味,但在群体压力下,你仍会违心地称赞。这种被潮流审美所左右的结果就是,你失去了真正的独立思考和审美底蕴。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应该引发人们深刻的思考和共鸣。在资本和利益的驱使下,许多电影已经失去了其艺术性和。希望电影从业者能够回归初心,创作出真正有和内涵的作品,让观众能够真正体验到电影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