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蜗牛毒液提炼可作止痛药物

近日,澳洲科学家在《文汇报》上发布了一项令人振奋的医学发现。他们发现一种特殊蜗牛所分泌的止痛物质,其效果是传统药物如和加巴喷丁的约百倍,并且至今尚未发现任何副作用。这项发现有望为慢性神经疼痛患者带来福音。

众所周知,当前用于治疗神经疼痛的药物,如,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却伴随着成瘾甚至过量的风险。而此次发现的蜗牛毒液提炼的止痛物质,不仅效果显著,而且暂时未出现任何副作用。科学家们预计,这种新型药物有望很快进入临床实验阶段,并可能在两年内应用于临床治疗慢性神经疼痛。

这一重大发现源于澳洲昆士兰大学的科学家们的深入研究。他们发现,出没于太平洋西岸和印度洋一带的锥形蜗牛,能够分泌一种活性芋螺毒素,用以猎杀鱼类等大型猎物。科学家们利用这种芋螺毒素研制出了五种新型试验药物,并在老鼠身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证实这些药物能够显著减轻疼痛。

近年来,医药公司已经开始研究动物所分泌毒液的止痛效果。这些毒素能够麻痹部分神经系统,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其中一种名为齐考诺的芋螺毒素源性药物已经获得批准,可以用于人类,但仅限于通过注射脊髓下半部给药。

这项新发现的止痛物质为医药领域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相比传统药物存在的风险和新药物的潜在应用前景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们期待这种新型药物能够顺利通过临床实验,并早日应用于临床治疗,为广大神经疼痛患者带来福音。更多相关精彩内容请浏览环球网。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