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日剧《贤者之爱(者の)》?
《贤者之爱》的故事灵感源自日本文学大师谷崎润一郎的《痴人之爱》。谷崎润一郎在六十年代因其卓越的文学成就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其笔下的世界总是充满了荒诞与奇异。在1925年,他发表了《痴人之爱》,这部作品以一位崇尚西方的公司职员为核心,讲述了他与一位混血少女的邂逅及随后的故事。这位职员以自己的方式逐渐将少女塑造成为他心目中的完美女性。尽管这部作品与现今流行的养成系故事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但其中的差异在于,一个是痴人的养成,而另一个则是贤者的教导。尽管角色不同,但他们的共同之处便在于那份深沉的爱意。
故事中的真由子,因家庭的呵护而自小展现出温柔且有教养的个性。与许多独生子女相似,她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了家庭的充分照顾,因此她常常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以及如何拒绝他人。而这也为她日后的遭遇埋下了伏笔。与真由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的闺蜜百合。由于缺乏关爱,百合更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真由子因过于柔弱和不知如何表达,常常陷入被动之中,甚至失去了自己的初恋。
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由子的生活开始受到闺蜜扭曲的嫉妒和嘲讽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她与路人结缘,这使得她不再是那个麻烦的处女。当百合的孩子出生时,真由子内心的愤怒如火山爆发。在给孩子起名为直巳的那一刻,她决定对其进行精心的培养,以此作为对百合的报复。许多观众认为这一过程与《楚门的世界》中的楚门有诸多相似之处,真由子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将直巳培养成一个复仇的工具。如果我们仅仅将真由子的行为视为复仇,那么我们无法称她为贤者。
在这部作品中,真由子的行为虽然充满了矛盾和复杂性,但她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选择。她的爱虽然深沉而充满挑战,但也正是这份爱让她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贤者。她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成长、爱与选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