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潮湿环境中普遍存在

近期,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的一批产品惊爆黄曲霉毒素M1超标达140%。这一消息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针对此事,知名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为我们作出了解释。

董金狮指出,黄曲霉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霉菌,尤其在潮湿易发霉的植物和食品中更为常见。在某些发酵食品中,由于发酵过程本身容易滋生黄曲霉,因此可能会存在黄曲霉毒素。在一般情况下,黄曲霉本身的毒性并不大,高温即可杀灭。

董金狮强调,黄曲霉在达到一定浓度后,其代谢物会产生毒素,这些毒素具有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能力,长期摄入可能引发肝脏病变甚至致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经过牛奶加工中的高温巴氏杀菌法,也无法清除黄曲霉毒素。此次蒙牛乳业产品中的黄曲霉毒素,很可能源于奶牛所食用的饲料,如潮湿秸秆、发霉豆粕等。

据了解,黄曲霉毒素是霉菌的二级代谢产物,早在1993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列为1类致癌物。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和致癌性最为强烈。而黄曲霉毒素M1则是黄曲霉毒素B1的代谢物。在我国,乳及乳制品中规定的黄曲霉毒素M1的限量标准为0.5μg/kg,粮食中黄曲霉毒素B1的标准为10μg/kg。

此次蒙牛乳业产品的黄曲霉毒素M1超标事件,无疑给消费者敲响了警钟。食品安全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更加关注食品的安全问题,选择有信誉的品牌,保护自己的健康。也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上一篇:长脂肪粒和眼霜有关系吗?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