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慢性肾衰竭的综合治疗:
针对慢性肾衰竭,治疗的首要任务是寻找并纠正使病情恶化的可逆因素。尽管原发性慢性肾脏疾病可能难以逆转,但有效的治疗仍可使肾功能得到改善。这包括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特别是水钠缺失,及时控制感染,解除尿路梗阻,治疗心力衰竭,停止肾毒性药物的使用等。
对于慢性肾衰竭的原发病的治疗,是措施上的重要环节。特别是狼疮性肾炎,即使进入尿毒症期,仍有逆转的可能。寻找和纠正尿毒症患者的可逆因素十分重要,其疗效远胜于对症和替代治疗。对于危重患者,透析疗法可改善其一般状况,为纠正可逆因素赢得时间。
延缓慢性肾衰竭的发展:
应在慢肾衰的早期进行。饮食治疗是重要措施,合适的饮食治疗方案可以缓解尿毒症症状,延缓肾单位的破坏速度。
1. 限制蛋白饮食:减少饮食中蛋白质含量以不产生负氮平衡为原则。每天给予0.6g/kg的蛋白质尚能满足机体生理需求。其中60%以上的蛋白质需是富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如鸡蛋、鱼、瘦肉和牛奶等。
2. 高热量摄入:摄入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减少蛋白质为提供热量而分解。热量每日约需125.6J/kg。
3. 其他:钠的摄入根据病情而定;钾的摄入在尿量每天超过1L时无需限制;给予低磷饮食;饮水需根据尿量及水肿情况调整。
文章还详细介绍了并发症的治疗,特别是水、电解质平衡的调整。对于不同的并发症,如高血压、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作者也给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特别强调了清除钠、水潴留的重要性,并提到了使用利尿剂、降压药、心包穿刺引流等方法。
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而言,一系列并发症的处理与透析疗法的实施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血液系统并发症、肾性骨营养不良症等方面的处理,同时涉及感染、神经精神和肌肉系统症状等其他并发症的应对策略。
一、血液系统并发症
维持性慢性透析能够显著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贫血状况。对于无法使用EPO(红细胞生成素)的患者,若血红蛋白低于60g/L,应予以小量多次输血。输血可能带来感染肝炎等风险,并可能抑制生成红细胞。针对缺铁患者,应补充铁剂。目前,西方国家普遍推荐静脉补铁,以避免胃肠道反应,使铁元素直接入血,得到更好的利用。
二、肾性骨营养不良症
在慢性肾衰竭早期,纠正钙磷平衡失调是防止继发性甲旁亢和肾性骨营养不良症的关键。骨化三醇的使用可以有效改善小肠对钙的吸收,并调节骨质软化。对于长期透析的患者,此药物疗效显著。但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磷和血钙,以防发生异位钙化。
三、感染
尿毒症患者较常人更易发生感染。在选择和应用抗生素时,应遵循一般感染的原则。若抗生素经肾排泄,应调整剂量。应避免使用具有肾毒性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
四、神经精神和肌肉系统症状
充分的透析可改善神经精神和肌肉系统症状。成功的肾移植后,周围神经病变可显著改善。骨化三醇、补充营养和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使用亦有助于改善部分患者的症状。
五、其他并发症
1. 对于糖尿病肾衰竭患者,随着GFR的不断下降,需相应调整胰岛素用量。
2. 针对不同症状的瘙痒,可采用外用乳化油剂、口服抗组胺药、控制磷的摄入及强化透析等方法。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有时对顽固性皮肤瘙痒症有效。
六、透析疗法
透析疗法可替代肾脏的排泄功能,但在内分泌和代谢功能方面仍有局限。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疗效相近,但各有优缺点,可互为补充。
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综合治疗策略的实施至关重要。在透析疗法的基础上,针对各并发症的处理需精细化、个性化,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透析时机的选择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来说,仍然是一个热议的话题。当慢性肾衰进展到终末期,保守疗法无法使病人症状缓解时,透析疗法便成为了一种必要的选择。关于透析的起始时机,目前尚未有一致看法。
有观点认为,当肾小球滤过率(GFR)略低于10ml/min时,即应考虑开始透析。病人的血尿素氮(BUN)一般超过35.7mmol/L,血清肌酐则超过884mol/L。特别是对于老年病人,如果蛋白摄入不足,BUN可控制在不超过35.7mmol/L。尽管如此,并非所有病人都需要等到GFR低于10ml/min才进行透析。一些病人,尤其是伴有严重水钠潴留或顽固性心衰的病人,可能在GFR大于10ml/min时也需要透析。
除了GFR、BUN和肌酐水平,尿毒症所致的心包炎、脑病、严重的胃肠功能紊乱、全身衰竭,或威胁生命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也是透析的指征。我们主张应早期透析,在GFR降至10ml/min时即开始,这样有利于保护其他脏器功能。
随着透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高龄已不再成为透析的禁忌。欧洲透析及移植协会的登记数据显示,接受透析的老年患者比例正在逐年上升。在美国,7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开始接受透析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血透和腹膜透析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且老年患者的生存率正在逐步提高。
对于血液透析,预先作动静脉内瘘是非常重要的,位置一般在前臂,便于建立血流通道。每次透析的时间视病情而定。在开始血液透析的初期,尿毒症症状会逐渐好转,但血肌酐和尿素氮不会完全降至正常水平。对于老年病人,心血管疾病是接受血液透析的重要考量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高磷血症等危险因素必须尽早确定并治疗。
对于腹膜透析,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疗法(CAPD)因其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有效而越来越受欢迎。CAPD可以家中自行操作,不会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CAPD对心血管情况不稳定的老年患者、糖尿病肾病患者等特别适用。
除了透析治疗,肾移植和康复治疗也是一部分患者的选择。康复治疗包括饮食调理、心理支持和日常护理等。对于慢性肾衰的患者,饮食应以素为主,避免辛辣助热发物。同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个人卫生习惯。
慢性肾衰竭是一种病情严重、治疗效果较差的疾病,病死率极高。选择合适的透析时机和方式,以及进行康复治疗和日常护理,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