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心血管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伴有的精神障碍?为了远离疾病的折磨,我们应当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以下是心血管疾病的五条预防防线,旨在帮助大家深入理解并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
一级预防:防患于未然。在这一阶段,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基本的措施。干预血糖、血压和血脂是重点。由于人们通常存在多个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等,需要心脏、糖尿病、神经、内分泌等多学科共同控制多种危险因素。建立科学研究、院内治疗、急救、院前急救以及社会和社区医疗功能的集合至关重要。特别强调医院专科医生和社区全科医生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一致认识和行动,确保防治实践的连续性。对于高危人群,必须用药物干预,同时强调适度运动的重要性。
世卫组织在9月26日世界心脏日公报中鼓励儿童和青少年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良生活习惯如肥胖、饮食不合理、吸烟、饮酒等是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公众应增加体育活动,提倡有氧代谢运动,如步行、跑步、跳绳等。健康饮食和也被广泛推荐。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研究表明,将血压降低到这个水平可以显著降低死亡风险。干预血脂异常也是一级预防的重要任务。心脏病学专家正在验证一个假设,即患者的危险水平而不是单一的血脂水平可能是预防的关键。他汀类药物等脂肪调节药物的使用尤为重要。
二级预防:保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预防血栓形成,防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可能导致残疾和死亡的严重事件。这需要通过建立脂肪调节防线和使用他汀类药物来实现。除了减少脂肪外,他汀类药物还有稳定斑块的作用。抗栓形成也是关键,阿司匹林是最便宜有效的药物。
预防心血管疾病需要我们采取综合措施,从改变生活方式到药物治疗,都需要我们积极参与。通过建立防线、加强防治、提高公众意识,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远离疾病的困扰。关于有溃疡病史的患者和老年患者对抗栓治疗的注意事项
对于有溃疡病史,特别是老年患者,在抗栓治疗中需更加小心。目前对于不稳定性斑块(临床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单独使用阿司匹林可能不足。这些高危患者还需要联合使用氯吡格雷。氯吡格雷因其较小的副作用和对胃的刺激小,已经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PTCA)的常规用药之一。简而言之,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不稳定斑块,应采取综合治疗策略。
对于严重的静脉血栓栓塞和心房颤动血栓栓塞,阿司匹林的疗效不如华法林。但使用华法林时,必须定期监测药物后的抗凝强度,其指标为国际标准化率(INR)。INR的控制在2.0至3.0之间较为合适。虽然华法林有效,但其效果受饮食等多种因素影响,需要监测INR,给患者带来不便。目前,正在研究一种新的直接口服凝血酶抑制剂,该药物口服后能迅速转化为有效代谢物,无需监测,更为安全、可靠。相关的临床研究主要围绕预防大骨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静脉血栓栓塞的二级预防、非瓣膜心房颤动的脑卒中预防以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后的复发预防展开。
对于发生ACS严重事件后,尽快识别并干预是挽救心肌和生命的关键。冠心病最常见的表现为胸痛,而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兆并不明显,可能突然发生胸闷、胸痛。实验显示,从血栓形成到心肌组织坏死的时间很短,因此心脏科医生需要在“时间窗”内采取行动即救援的黄金时间。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窗,患者可能会面临致残和死亡的后果。PTCA手术要求在医院到达后60至90分钟内完成,如果能在起病后1小时内进行血重建,心肌几乎不会坏死。
对于获救的心肌梗死和中风患者来说,二级预防至关重要。这是防止疾病发生后的第二次复发的高危人群。二级预防的五个重要防线包括:阿司匹林和ACE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和控制血压、降胆固醇和、控制糖尿病和合理饮食以及运动和病人教育。每一个防线都有两个关键内容,患者应严格执行并坚持下去。提倡“双有效”,即有效药物和有效剂量。许多患者虽然服用了正确的药物种类,但剂量太小或时间不对;有些人则不遵循医嘱,擅自停药,这都是非常危险的。需要二级预防的患者应定期到医院或社区复查随访,并遵循这五项规定,管理自己的病情和病程。
随着早期干预的成功,越来越多的心肌梗死和中风患者得以存活。慢性心力衰竭是这些患者10至15年后常见的并发症,预后较差且费用巨大,已成为全球医疗负担最重的疾病之一。对于这类患者,防治心力衰竭同样重要。当前,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日趋多样,药物费用相对较低,但与之相关的住院费用则相对较高。这是因为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长期性疾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的住院治疗,这也使得大医院在接纳此类患者时有所顾虑,患者自身也不愿长时间住院。
想象一下,在大型医院开设专门的心力衰竭门诊,为每位患者建立详尽的病历档案,这些档案与社区电子病历联网,形成一套完整的家庭病历系统。通过这样的模式,我们可以对每位患者的病情进行实时监控,更有效地调整药物剂量,提供个性化的系统治疗。治疗与住院费用也能得到更好的控制,降至最低消费水平。
这种家庭病房的模式在诸多发达国家已经运行得相当成熟。例如,丹麦早期的医院众多,随着发展,养老院逐渐兴起,而医院数量反而逐渐减少。这并非意味着医疗水平下降,而是医疗模式的转变许多慢性重症患者得到了回归社会、回归家庭的机会。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变革,我们借鉴并整合首都的心血管预防与控制方案,能够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大大节省医疗资金。
在生活中,我们也能通过一些简单的方式来保护心血管健康。多吃蔬菜和水果是保护心血管的良方。例如,玉米、西红柿、苹果、海带等都是心血管疾病的最佳保健食品。这些食物富含营养,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
我们呼吁大家关注心血管健康,合理饮食,预防疾病的发生。我们也期望医疗界能够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方法,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让他们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